Original Sharings  /  2019低碳的困惑【碳阻迹原创】

2019低碳的困惑【碳阻迹原创】

  • Date: 2019-02-18
  • View: 1746

今天我们正式开工了,在不短不长的假期休整后,碳阻迹也开始了2019新的征程,抱着很大的希望,也面临很多的挑战。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让更多的机构和普通人真正参与到低碳中来,这也是我们的使命和内在驱动力。

2018年忙忙碌碌,日常琐碎,很少有时间静下来深度思考,觉得有些虚度光阴。所以今年决定每个月发布一篇原创(2017年尝试过每周一篇,确实有时候疲于奔命,为了完成任务而牺牲了文章的质量。为了保证文章的质量,决定还是月度发布比较适中),多一些行业思考和总结。


碳阻迹成立快八年了(201133日诞生),八年抗战累计下来做了近千个项目。一路荆棘坎坷,令我们骄傲的是碳阻迹始终源于初心,不忘创新,创造了很多个行业中的第一:比如中国第一款碳管理软件-CAMP、中国第一个低碳领域的微信号-碳阻迹、中国第一个低碳领域的在线学习平台-碳学堂、中国第一个低碳领域的微信小程序-全民碳交易等等。

这些项目中包含了很多智慧精华,我们也希望通过月度原创的形式,把项目中我们的感悟,合作方和客户的智慧提取出来,分享出来,希望可以有益于企业机构,有益于低碳整个行业。

2019,我们面临很多的困惑,相信整个低碳行业也面临各种各样的困惑,我们需要沉淀和思考,需要有力的突破。这篇文章也是想从我们的角度(或许具有一定的行业代表性)多做一些披露和分析,总之也是希望低碳这个事业可以持续有力的推进下去。

困惑一:脆弱的碳市场

首先要谈的困惑就是行业从业人员最关心的碳市场了,从20171219日启动,到现在,一年多过去了,我们没有看到太多的进展,2020后才会有进展的传闻正逐步变成现实。今年理想的预期是电力行业可以开始模拟交易,2018年度的碳核查工作可以做得更扎实一些,仅此而已。 

碳市场推进进程的滞后,客观上受到了去年上半年发出的部委调整的影响,中国主管低碳事务的国家发改委气候司调整到了生态环境部气候司。尽管气候司的主要人马都平移到生态环境部气候司,但是受转隶影响,具体工作的推进就受到了很大的耽搁。国家层面完成了调整,但是落实到省市县至少还要到3月底以后。 

由于碳市场本身是有一个政策性市场,政府主管部门对其健康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主要负责人对于碳市场的态度和关心程度又是重中之重。之前发改委某司长级别的领导回应未来5年低碳工作打算如何推进下去的时候,回答令人吃惊但也觉得合理,“五年之后,我都不一定在这个位置上了。低碳本身也是个虚无缥缈的行业,没什么实际价值”,如果都是这样价值观的人来操盘低碳工作,如何可能成功。指望一个把低碳工作只是当作自己常规职位的领导为中国的低碳事业带来什么实质性的进步,基本属于痴心妄想。领导们为了自己的政绩可以理解,但如果完全没有热爱,谈何成就。 

所以我们非常需要主管部门的领导们首先是这个行业的专家,更需要他们热爱低碳行业,需要有真正的社会情怀和担当。

至今,碳市场仍是撬动广大企业开展碳排放管理和披露的最重要工作之一,希望这个脆弱的工具可以在正确而有力的领导下发挥其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作用,督促企业实体全方位开展节能减排。 

困惑二:有多少企业是真心想做低碳 

前面讲了碳市场是政策性市场,换句话说,参与其中的近万家企业都是被强制要求的,有多少是真心想做低碳的实在是笔者的一大困惑。

除去政策市场,回到自由市场中,还有不少企业从不同的诉求出发做了一些低碳的工作,比如出于社会责任的考虑,抑或是出于供应链下游客户的压力,似乎真正想做低碳的企业少之又少。我们可以理解企业的主要目的是盈利,这当然无可厚非。有些企业认识到做好低碳工作,可以为其品牌带来良性效果,能对其主营业务有帮助,那就已经是非常前瞻了。而如果能想到并且开始让主营业务产品参入低碳元素,将低碳作为其产品重要的营销点,那就非常了不起了。 

举一个例子:新加坡的捷运公司,主要利用秸秆生产家具、办公用品以及各类潮品等,公司的高管们尽管不是低碳领域的专家,但是观察下来,他们推广产品的最重要的营销点一直都是集中在全球变暖、应对气候变化这些议题上。这里也推荐一个他们最近做的秸秆拉筋板,放在办公室里拉拉筋,锻炼锻炼身体也不错。 

期待一个企业真心做低碳工作,就像期待一个普通人开始低碳生活一样。最近一些发现让人比较兴奋,笔者平时一起打球的球友(跟低碳毫不相关的一个人),最近打球都一直带着一个比较亮眼的手环,我好奇的问为什么最近都带手环了,他的回答让我吃惊又欣喜,“为了蚂蚁森林的能量啊,打球的时候跑动也能算步数呀,希望早日可以种上一株胡杨”,而这位球友也是一家公司的高管,他自己能做到,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他的企业也会真心愿意做低碳的工作。

在经济下行的当今,有多少企业是真心想做低碳,确实是很大的困惑,需要标杆企业站出来了。 

困惑三:低碳领域咨询公司的生命线

除去政府和企业,低碳这个行业中重要的一个相关方就是咨询公司、第三方公司了。

对于大多数低碳行业咨询公司而言,这几年都过得比较艰难,很多机构选择关门或者彻底转型了。对于大多数碳圈机构来说,这些年除了碳核查、清单和低碳课题,机构还能做些什么是一个很大的困惑,主流市场不给力,创新业务入不敷出,这是普遍的感受。强攻地方政府(初期投入几十万公关成本,成为当地碳核查机构以及技术支撑单位,后期可以获得一些碳核查和课题项目,这已成为行业不成文的规则),但如何保证企业排放数据的质量,碳交易的数据问题这些年一直没有解决好,老调重弹了。 

从哪里突围是很多碳圈机构日夜思考的话题,但笔者认准一个原则,做行业中受尊敬的机构,而行业中最受尊敬的机构一定会是给企业和社会真正带来价值的机构。

困惑四:最火的区块链凉凉了,低碳+区块链也要凉凉吗 

一年前的今天,区块链这个说起来有那么一点拗口的名词可以说是火遍大江南北,很少有人不为之所动。有些花钱买比特币、以太币,有些干脆投资了矿机,甚至有些机构All in 区块链了。碳阻迹在去年上半年也收到一些币圈和链圈机构的邀约,共同开发一些以低碳为主题的区块链项目,比如尝试过跟共享单车合作开发一个低碳出行区块链项目,简单说就是骑车挖矿,但是越到后面越发现有问题,底层逻辑行不通了:我们无法向我们的用户证明这是一个区块链的应用,因为从应用的表面来看,我们是看不出来这和中心化的应用有任何区别,应用的逻辑可以通过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来实现,也可以通过中心化的方式来实现,对于用户我们无法证明是区块链,也就没法展示区块链的特征优势了。后来我们决定暂停了这个项目,尽管  项目基本都开发完成,Demo版本都做好了。 

总的来说,当前人们关心区块链还是在意ICO, 而非区块链技术本身,所以一阵狂潮之后就是现在的沉寂,但笔者仍然相信区块链的技术本身仍是有很大的应用空间,这里面需要突破信任机制的显性展现问题,打破传统利益/权力格局(微信推出区块链发票也是因为政府部门愿意尝试,愿意将自己控制的信息放到区块链上,只有更多的既得利益者/权利拥有者愿意尝试创新,区块链才能发挥其真正作用。) 

困惑五:低碳领域人才匮乏 

人们都说低碳领域人才济济,名校毕业,颜值担当。但最近笔者在Boss直聘上了面试了不少于100个人,找到能力上匹配的人不难,难的是找到appreciate低碳行业的人,而笔者的经验是如果不认同这个行业的人,在这个行业中发展下去,对自己对公司都不利。不如从源头上进行限制,宁缺毋滥。 

为何会出现人才匮乏的问题,笔者分析下来,首先是国内高校缺乏相关的专业,只有比较相关的环境科学或者环境工程专业,而笔者之前寻找人才的渠道比较局限在国外学碳管理、碳金融相关专业方向的人才。希望越来越多的国家,包括中国开辟更多的低碳相关的专业,也可以请碳圈一些资深人士去高校里开设辅修课程,这将有利于更多的人才从学校开始就了解低碳行业,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基础。 

我们近期还在招聘,欢迎推荐碳管理师,来做一些有趣而接地气的低碳相关的产品和服务,综合薪资高出行业平均水平50%以上。我们一起来创造新的未来,让每个产品都有碳足迹。 

困惑六:普通人能做什么 

最近大家可能都看了《流浪地球》,比电影里描述的更贴近普通人的也许就是气候变化、全球变暖了。而对于普通的我们来说,我们可以做点什么改变呢,或者我们可以如何参与呢,至今仍是一个很大的困惑。 

高兴看到很多大型企业开始专注增进与用户之间就低碳议题的沟通,比如蚂蚁森林通过这两年的努力,获得了4亿用户以及6000万的日活,不光是低碳圈,甚至是整个互联网圈都可以排进用户量前十的应用了。 

最近可能大家也注意到人民日报公众号发布的一篇文章,美国NASA公布了一张照片,近20年全球绿化面积有较大改善,而主要的贡献国居然是中国和印度,这多少有点让人吃惊。而这样的趋势估计还要继续扩大,目前越来越多的普通老百姓正在通过蚂蚁森林等互联网产品进行虚拟植树,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绿化做贡献,普通人参与环保有了简单易行直观透明的方式。

(图片来自人民日报公众号) 

笔者最近在跟一些合作方头脑风暴的时候,他们觉得中国的公众可能已经对低碳这些概念理念性的东西理解并接受了,现在是需要他们采取更多的行动了。蚂蚁森林厉害的地方在于让用户不知不觉之中就产生了绿色能量,用户产生绿色能量不需要做任何额外的动作,所谓“润物细无声”,这是一个成功互联网产品的特征之一,但是我们现在也许需要用户们多做一步了,让他们可以主动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行为,比如在外卖的时候需要人为的选择是否需要餐具;在网购的时候是否愿意使用绿色包裹(将来如果是消费者承担这部分费用的话);在日常消费的时候是否愿意多付出一点成本购买有产品碳足迹标签的低碳产品,在乘坐飞机高铁的时候是否愿意为自己这趟行程进行碳中和,这样消费者的低碳行为就是出于思考后产生的,而这样的低碳价值更高。要达到这一步,需要很多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许多商家愿意鼓励消费者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许多电商平台有完整的绿色包裹绿色物流体系;许多产品有了碳足迹和碳标签;许多民航公司以及12306上线碳中和的功能。 

困惑七:低碳传播的失效 

低碳这个议题近些年成为社会热点之一,然而我们碳圈的人在对低碳进行传播的时候还是缺乏技巧和创新的思路。这点笔者感受颇深,传播的效果很重要取决于受众群体,碳圈核心人群也就几百人,最多几千人,所以这篇文章预计的阅读量也就最多几百。要想达到几千、几万甚至十万加,可能性非常小。一个普遍的问题在于自说自话,不会从读者的角度进行阐述,不会利用新的技术或创新手段,传播素材没有设计感。 

去年“双十一”的时候我们与合作方做了一个绿色消费的研究,并通过与媒体的合作将绿色消费这个概念通过讲故事配合精美的手绘图的形式进行传播,取得了7万多的阅读量,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笔者团队后来进行了一番总结,除了媒体本身自带流量之外,这个传播的亮点在于通过数字说话,用讲故事的形式并且通过手绘图的新颖方式,让用户觉得耳目一新。

点击阅读 双十一绿色消费宣传文章  

平时我们更多专注在我们的专业上,做碳排放核算没人做得过我们,但如何让这些枯燥的东西以轻松的方式让老百姓接受就是我们需要花时间做功课的。 

困惑八:环境协同效益 

低碳的工作已经被纳入新成立的生态环境部(原环保部),很多人觉得低碳不像以前在发改委那边那么重要了,国家只把它当作一般污染物来对待了(低碳本身除了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也是关乎国家能源安全的问题,所以之前归属于发改委)。但笔者认为不尽然,这几年国家在环保方面的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雾霾的肆虐以及公众对良好环境的呼吁使得环保已经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低碳纳入生态环境部也正好借助这几年环保督察的强势力度让广大企业接受并消化。笔者的困惑在于低碳和传统污染物如何发挥协同效益。 

之前发改委的领导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是:低碳和传统污染物是同宗同源同步的关系。但是在很多场景之下二者却又是矛盾的:有的时候环境变好了,气候变化问题就更突出了(例如某大型工厂加大力度购买先进设备消除污染物,污染物减少了,但是能耗的上升就造成了碳排放的增加);有的时候气候变化问题应对好了,而环境却出现了新的问题(例如企业投入新能源的开发,光伏发电是更加低碳,但是光伏板的生产和处理却是新的环境负担,而有些水电风电项目对于当地自然生态的破坏也是非常显著的)。如何找到一个协同的,综合效益最高的模式成为我们的挑战。笔者认为这里面需要一个科学的量化方法学,综合考虑自然资本,对于每一项新技术有一个综合的环保低碳量化评估,避免顾此失彼,这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需要跨部门的协作以及交叉调研,提出可行性方案。 

困惑九:低碳场景的数据监测以及公平性 

最近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和企业开始尝试建设自己的碳账户/碳普惠平台,力图增进与普通公众就低碳议题的联系。用户日常的低碳行为能够被监测下来,通过科学的计算转化成生态下的碳积分,积分可以用于兑换不同的权益,例如红包、植树、礼品、优惠券等等。随着此类应用的蓬勃兴起,不同机构开发了不同的低碳场景,而在开发过程中普遍遇到的一个困惑就是对于这些场景的数据监测存在挑战,即无法准确获取到用户参与某个低碳场景的客观数据,没有准确的数据,也就谈不上公平性了。最近笔者帮一个国际机构评估了一个英国开发的碳账户应用,评估这个应用是否值得近十万英镑的支持,大致看了下,他们采取的方式还是允许/要求用户自行填报生活中的耗能数据,例如今天是否素食了,今天是否公交出行了,缺乏对用户数据的监测和核实,而监测又是该类应用最核心的价值和功能之一。 

随着很多大的互联网公司开始涉足此领域,该困难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缓解,比如微信将微信运动的数据通过小程序接口的方式开放给广大小程序开发者;蚂蚁森林可以监测到阿里生态下用户的各种减碳数据,并且愿意开放合作;百度也有自己的AI开放平台,开发者可以利用好这些开放平台做一些创新应用。 

除去BAT这些互联网公司外,政府部门也逐渐愿意将市政数据合作开放,例如乘坐公交、地铁的数据,家庭用水用电用气的数据等,这些都是一个公民参与到低碳生活中的核心场景及数据。我们呼吁更多的开放,更多的创新应用的出现。 

困惑十:招投标的不合理性 

但凡政府、国企和大型民企的一些稍大一点的项目,基本都要求进行招投标,我相信这也给很多低碳行业从业机构造成了困惑,很多已经确定合作的项目,但是因为需要走招投标流程,时间上往后拖了,现金流押上了,还要找两家机构进行陪标,欠人情、劳民伤财,费时费力。但这也是项目执行过程中的不成文的规定了,大家都知道其不合理性,目前又没有更好的替代办法。 

这就造成了有些行业中很多混乱的局面,在有些传统行业,有的公司专门是参加各种投标的,中标率还非常高,中标之后就外包出去,收取10%的手续费。这就给行业中真正在经营的公司造成很大的财务负担。

当然好的迹象是,目前有很多机构已经开始采取定向邀请的方式,避免招投标带来的低效和高成本。

2019来了,我们的困惑有很多,但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需要找到解决办法或者适应的办法,希望大家都能达成所愿。正月十五之内都是年,这里也给大家拜个晚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诸事顺遂、身体健康,当然也希望我们的低碳事业可以红红火火的推进下去。




碳阻迹 ∣带您走近低碳未来


扫码,加关注

获得更多低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