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ginal Sharings  /  碳中和终局之战【碳阻迹原创】

碳中和终局之战【碳阻迹原创】

  • Date: 2021-10-08
  • View: 1302

2021年10月5日,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做全球变暖的物理建模研究,在科学层面上已经彻底反驳了“气候变化是阴谋论”的观点。除此之外,近些年诺贝尔和平奖、诺贝尔经济学奖也都授予了气候变化、碳中和相关的研究,这也说明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碳中和这个话题从2020年9月22日到现在,一年时间从无人问津到无人不谈,碳中和实现了真正的破圈!碳中和到底是什么,怎么实现碳中和,我们该为碳中和做点什么,碳中和领域哪条细分赛道最值得投资等等话题在过去一年时间里不断不断的被热议。


碳中和有多热?笔者分享一个亲身经历,碳阻迹在上半年拿到高瓴和经纬两大头部投资机构的投资后,官宣的那天笔者收到了1000多条未接来电以及200多个投资机构(所有的头部投资机构都在列)的微信加好友信息,他们都是希望通过碳阻迹可以多了解一些碳中和行业状况或者投资碳阻迹的下一轮(有的投资人甚至都带着公章直接来公司拜访,表示能决策的人都来了,希望可以快速推动下一轮碳阻迹的融资),那段时间笔者也觉得过于膨胀,只能到深山里去躲躲。这种火爆程度很多投资人也坦承多年没有见过,也难怪在投资圈已经把碳中和赛道定义为“百万亿的史诗级黄金赛道”。




喧嚣过后,冷静下来,笔者最近经常遇到的也是最值得深度思考的问题是碳中和这么热,那碳中和的终局到底是什么?因为只有提前想清楚终局,以终为始我们围绕碳中和开展的工作内容和节奏才是真正的有的放矢,才不会南辕北辙或者因小失大。


接下来,本文将围绕以下几个主题进行展开:


1、碳中和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吗

2、碳中和终局畅想

3、碳中和: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

4、四大重点行业(能源、科技、金融、消费)的碳中和终局浅见

5、常见问题解答


碳中和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吗

在回答碳中和的终局之前,我们或许更应该回答一个问题:碳中和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吗?笔者的回答:很遗憾,不是!应对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才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笔者经常拿碳中和与互联网做对比,它们都是可以让所有行业重新做一遍的底层基础设施级别的行业。碳中和跟互联网相比,一个共同的特征是它们都可以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是社会发展到不同阶段的基础设施。而碳中和更加深刻的一点是它不光是解决人自身的问题,还更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


地球超载日的不断提前(2019年已经来到7月份了,相当于我们每年大概半年的时间就用掉了地球要用一年才能再生的资源),意味着我们正在大量透支地球的资源,这是向子孙后代去借的资源。我们有使命把这些资源还回大自然,还给后代,这就需要首先实现碳中和,继而实现负碳排放。


客观来说,碳中和是我们实现人与地球、大自然以及我们的子孙后代和谐共存的必由之路,也是重要的工具手段。


作为碳圈人,我们往往会因为自己所处的行业和工作内容,不能客观全面的看待碳中和与其它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的关系。


碳中和发展到最远的未来,不是一定要每个国家、每个行业、每个企业、每个个人必须都是碳中和的绝对体,但我们的目标一定是资源和环境负载上达到平衡。除了环境和资源的平衡,还需要我们看得更全面一点,也就是社会的平衡(例如如何解决碳中和实现过程中造成的煤炭工人的失业问题)。


碳中和的终局畅想

人与地球和自然的和谐相处,碳中和是必经之路,那么碳中和的终局到底是什么?

笔者的理解是:碳不仅仅是国家之间的话题,逐渐成为企业经营的重要考量因素,最终会落在消费端,消费者开始认可低碳的价值并且愿意为低碳产品和服务买单,这将是碳中和的大结局。到了实现碳中和的那天(也许我们不用等到2060年就能实现碳中和),生活中、工作中都需要考虑到碳足迹,都可以科学准确的定义、监测和计量,并且可以公平的确权,成为一种新的“货币”。这是笔者想象中的实现碳中和的场景和形态。简言之,碳中和的终局就是无处不在的碳将被数据化、可视化以及价值化。


碳中和:该做与不该做的

终局明确了,企业面对碳中和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大挑战和大机遇,应该怎么选择,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笔者建议唯一的原则就是:做难而正确的事。碳中和已经上升到国家核心战略,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旋律,它是一件正确的事情已经被论证很多遍了,在碳中和领域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找到真正难的事情,这样的事才有壁垒,才是真正有长期社会价值的事。


碳中和对于产业来说,无非就是做好两件事情:减少碳排放以及增加负碳。无论能源行业、交通行业、建筑行业、制造业还是服务业等都需要积极减少各个环节的碳排放,并且考虑使用可能的各种负碳技术(目前主流的CCUS和碳汇等),使自己可以在碳中和大潮中处于主动的位置。


一般而言(跨行业普适性原则),在碳中和领域,企业该做的事:

  1. Calculating:首先摸清碳家底,通过建立专业团队以及利用好工具等,提升自己的碳排放数据管理水平,计算清楚自己的碳排放,摸清自己的碳家底,找到自己核心的减碳环节和空间;

  2. Reducing:结合自身行业的业务形态,找到减排效果明显或潜力巨大的技术方案,使自己能在碳中和大行业赛道中化被动为主动;

  3. Engaging:除了自己的减排外,如有机会可以带动利益相关方一起参与减排行动,这是大多数行业开展碳中和的真正终局;

  4. Offsetting:不可避免的排放,通过优质的减碳项目或碳汇项目实现抵消;

  5. Spreading:既然碳中和已经成为确定的趋势,早晚都要做,不如早行动,早发声,赢得最佳传播时机和品牌影响力。

以上五步是基于碳阻迹团队年初提出的CREO碳中和路径的升级,加上了Spreading这一步。据我们了解,很多企业实际上把前四步都已经做好了,就等最后的官宣环节了,我们鼓励企业更早的发布,这对企业对社会都是好事情。


在碳中和领域,企业一般不该做的事:

  1. 不关注自己排放的数据,盲目推崇减碳技术和项目,这也是目前大多数企业开展碳中和的实际情况,这样无的放矢,容易造成资源的极度浪费,不值得推崇;

  2. 过度依赖于抵消措施,不主动积极的减排,容易引起行业质疑。

  3. 迟缓的行动,等到同行都做了,再提出碳中和目标或开展碳中和行动,战略价值和行业先机就失去了。


四大重点行业的碳中和终局

碳中和覆盖了各行各业,原则上每个行业都需要实现碳中和。下面笔者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行业(也是碳阻迹长期深耕的四大行业)分享他们碳中和终局的一点浅见。


  • 能源

能源行业是一个国家碳排放的最主要来源,一般占到国家排放的70%以上。国家要实现碳中和,首先必须碳中和的就是能源企业,例如国家能源集团,一年的碳排放就有近10亿吨,接近全国碳排放的10%,假如国家能源集团一年减碳20%,这甚至会为全球降温带来直接明显的贡献。


能源行业企业的碳中和路径基本都是先碳达峰(提出碳达峰目标的能源企业2028年,2030年居多),继而深度脱碳,最后利用负碳技术/项目实现碳中和。


近期笔者参加一家国有煤炭集团的碳中和研讨会,会上有一位国家发改委的专家提出,煤炭企业或者能源企业未来的终局不是因碳中和而被淘汰,而是成为新的化工企业,通过CCU技术(注意不是CCUS,而只是CCU,碳封存的应用前景显然不如碳利用开阔),能源企业产生的巨量的CO2,可以成为很多化工产品甚至食品的原料,所以这家煤炭企业将来可能真会改名为“**化工集团”。近期CO2人工合成淀粉的突破性进展已经引起社会巨大的反响,尽管科学研究离商业化还有一段距离,但无论从投资还是技术创新来看,这都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能源企业每年产生的超过50亿吨的CO2在不断通过节能改造技术降低之外,把CO2捕集并变成新的原料,这成为社会发展新的生产要素和驱动力。


可喜的是这样的现象越来越多了,我们一家能源企业客户近期开始在新能源领域布局,据说已经要给华联商厦提供分布式光伏的新能源解决方案了。


与其等着被碳中和大环境所淘汰,倒不如化被动为主动,大力发展新能源,并且把不得不产生的CO2变成原材料和资源,这也许是能源企业在碳中和大背景下的终局!


  • 科技

科技企业本身的碳排放确实不够多,从公布数据的中国科技企业来看,百度目前是唯一一家,百度2020年的碳排放大概为50万吨,其它中国头部科技互联网企业的碳排放量也差不多都是这个量级。科技互联网行业也是笔者所在机构近期实战经验最丰富的行业,目前与所有头部科技互联网企业在碳中和领域都开展了合作。


根据碳阻迹观察,对于科技企业来说,碳中和CREO(Calculating-Reducing-Engaging-Offsetting)路径中,算清楚自己的碳排放是第一步,目前笔者接触到的有些科技企业走得非常前沿,不光是考虑到自己的Scope1,2,3的排放和减排,还甚至考虑到自己未来业务模式增长带来的排放,我们把它定义为Scope4(与行业中头部专家共同确认这个说法),这个概念也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认可和推动。


第二步则是减少各个Scope的排放,对于大多数科技企业来说,数据中心基本都占到了最大比例的排放,笔者机构接触的几家头部科技公司,年度排放中接近90%来自于数据中心,目前有科技企业已经提出要拿出百亿资金将所有的数据中心用清洁能源来发电,这是需要创始人&CEO的魄力才能推动的工作!期待更多这样激动人心的行动!


第三步也是科技企业碳中和最重要的一步:带动Engaging,通过自己的平台生态建立个人碳账户,带动用户共同参与碳减排的行动中。蚂蚁森林一直是一个很好的个人碳账户案例,推动了6亿人参与减碳行动,并种了2亿多棵树。巨大的用户流量和粘性为蚂蚁森林带来了巨大的品牌价值,之前笔者机构就操作过帮助一些企业和活动在蚂蚁森林上完成了碳中和,并且在蚂蚁森林上得到露出,当蚂蚁森林用户拿绿色能量来认领种树时,就可以看到这家碳中和企业的名称,logo和碳中和的信息。这个模式对于企业来说,本来就要碳中和,但还可以借蚂蚁森林这样的流量平台得到曝光,这就很有动力了;而对于蚂蚁森林来说,可以获得更多企业的参与,可以减少自己种树的成本,尤其是碳中和的大背景下,碳中和的企业需求明显增加,完全有机会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真正的企业碳中和聚集平台,这就是一个理想的多赢的合作模式。


这个模式原则上任何一家头部互联网公司都可以做,利用数亿用户的流量优势,吸引自愿碳中和的企业在平台上购买用户减碳行为产生的减碳量或者平台自己的碳减排或碳汇项目(例如种树)。不同的是,蚂蚁森林已经声明了自己是一个纯公益平台,但其它科技公司有这样的机会建立自己的碳交易体系(前提当然是符合碳减排量的MRV要求,并且买卖双方达成共识),一来可以跟蚂蚁森林一样成为企业和个人碳中和平台,还可以利用碳交易(或碳普惠交易),打包用户的总减排量在碳交易市场里交易,卖给那些高排放的电力或钢铁企业,实现真金白银的经济收益(收益可以部分返还给用户或用于绿色项目投资等,但这个自主权在科技企业自己)。


利用自己的流量优势,打造自愿碳中和交易平台,这或许就是科技企业碳中和最理想的终局!


  • 金融

金融机构自身的碳排放就更少了,有些投资机构一年的碳排放也才几千吨,甚至几百吨,要完成自己的碳中和只需要花几十万甚至几万元的经济成本即可完成。但为什么选择金融行业作为重要的行业赛道呢,主要还是因为它的Engaging,通过绿色投资、绿色信贷和其它金融业务,带动被投企业和客户一起实现碳中和,这才是金融机构的价值。笔者觉得金融机构可以向淡马锡看齐:淡马锡2020年实现了自身的碳中和;宣布在2030年将实现一半Portfolio的碳中和;在2050年实现整个Portfolio的碳中和!这样有雄心的碳中和目标值得中国的金融投资机构效仿学习。


高瓴已经宣布了自己将在今年实现碳中和,并且将在2025年实现机构自2005年成立以来历史所有碳排放的碳中和,同时将ESG纳入到高瓴投资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中!


碳阻迹今年融资过程中,笔者感触最深的是顶级投资人在碳中和这个赛道是在意情怀的,他们对投资标的的考量也很大程度在于创业团队对碳中和这件事情的历程、决心、笃定和长期价值。


金融机构碳中和的终局也许就是从自己出发,带动生态伙伴,每个投资机构(或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每个从业者以及每个被投企业(或客户)都实现了碳中和,这是最大的情怀,也是格局最大的终局!


  • 消费

对于消费品企业来说,自身组织层面的碳中和是常规步骤,更重要的是他们生产的消费产品是碳中和的,所以这需要对每个产品, 每个SKU计算碳足迹,并且引导消费者购买低碳的产品和服务。


产品碳足迹的计算一般而言是需要计算一个产品全生命周期(原材料、加工制造、分销运输、使用以及废弃处理等过程)的排放,是一项无论经济成本还是时间成本都非常可观的工作。


笔者分享一个亲身经历,2010年左右笔者还在英国工作的时候,当时老东家为英国最大的超市Tesco计算超市里产品SKU的碳足迹,每个产品碳足迹计算的咨询费用大概是1-2万英镑(大约10-20万人民币),通过人工咨询的方式计算产品SKU的碳足迹大概需要一个高级碳咨询师2-3周的时间。无论从经济上还是时间上都是负担很重的,后来Tesco放弃了这个项目,也放弃了让每个Tesco产品都有碳足迹的承诺,再后来笔者之前所在的英国碳咨询公司也消失了。


这个事情对笔者的触动很大,2011年回中国创业的目标就是希望建立出一套碳管理软件产品可以大幅度提升碳足迹计算的效率,降低企业计算组织和产品碳足迹的费用成本和时间成本。碳阻迹团队近期推出的碳云平台-产品碳足迹计算功能也就是为此而生。


这里举一个非常典型的突破性案例:星巴克是碳阻迹的老客户了,因为上海前滩太古里国庆节前要开业,星巴克要在前滩太古里打造一个史上最绿的门店,所以找到碳阻迹想计算一下星巴克十几种植物肉产品的碳减排(相比起动物肉)。按照我们的传统服务模式(依赖于人工咨询),可能最快需要2周时间计算一个SKU的碳足迹,每个产品碳足迹计算至少需要5万元,但是星巴克考虑到时间周期很短(为了赶开业,只有不到十天的时间),加上这次SKU数量很多,在时间上和费用上都严重超支了。这时正好碳云平台上线了, 碳阻迹给星巴克团队以及星巴克的供应商们演示了这套软件后,发现可以非常清晰且快速的计算一个产品的碳足迹,并且可以计算出来对比基准产品的碳减排量。在这样一个现实情况下,碳阻迹用碳云平台接下了这个单,随后利用碳云的强大数据基础和软件的效率优势,在不到1天时间内算完了全部SKU的碳足迹,单位SKU的产品碳足迹计算成本降低到了原来的1/10左右, 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客户可以在预算范围之内完成所需SKU的碳足迹的计算。这给了碳阻迹团队很强的信心,SaaS化碳管理模式逐渐跑通了,这对消费品牌来说也是一个福音,将来做产品SKU碳足迹的成本就只需要以往的不到1/10的价格了!


所以,消费品牌的终局或许就是他们在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可控的前提下,找到合适的工具和模式,让每个产品SKU都有碳足迹,推动几亿、几十亿消费者参与到碳减排行动中,这应该就是最功德无量的终局了!


除了上面提到的四大行业之外,还有很多行业在碳中和领域在积极发力,例如交通、建筑领域的碳中和最近也是越来越火,这些行业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要实现碳中和。各个行业的碳中和终局不同,但是实现路径上却有非常强的普适性,碳阻迹团队在年初提出的碳中和CREO路径值得企业们深度学习和应用,这套模式已经在科技、金融、消费、能源的最头部的企业都得到了应用并获得非常积极的反馈。关于碳中和目标设定的CFOS法则以及实现碳中和的CREO路径请详细参考笔者写的一篇文章:中国碳中和


常见问题解答

近几个月,碳阻迹接到很多关于碳中和的问询, 借这个机会,跟大家做一个交流,回答一些普适性的问题。


1、2060年中国实现碳中和,是不是意味着就不需要碳圈这些机构了?

这个问题经常有人问起,中国宣布了2060年前国家要实现碳中和,那2060年之后企业是不是就不需要碳管理了,不需要继续减碳了? 


笔者的答案是:对于企业而言从现在到2060年之前,我们将经历:熟悉和计算碳排放,减少碳排放,抵消不可避免的碳排放,最终实现碳中和这几个核心阶段。实现碳中和后,并不是就可以高枕无忧了,碳中和的企业更需要兑现自己的碳中和路径承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降低排放, 减少使用抵消的额度,使自己的排放接近绝对零排放。企业实现碳中和了,就更要保证以后每年都能实现碳中和,这就需要更加敏感和精细化的管理企业的碳排放。这对于碳管理这个行业也会产生比较大的改变,垂直行业深度脱碳将成为很多公司的选择方向,但碳排放计算和管理是任何一家企业在任何时候都必须严肃认真对待的。几十年之后,大多数企业实现了碳中和,行业数据也更加丰富,横向对比也会显得更有价值,那时候碳管理对于碳排放数据的依赖程度比现在还会更高很多。


2、电动汽车到底是否低碳,以及是否值得大的投资?

电动汽车的低碳性确实经常被挑战,一个是因为其生产环节以及电池的全生命周期产生显著的排放,另一个是因为电的来源如果是高碳的,那作为消费端的电动汽车也将是高碳的。


笔者在2016年为阿里巴巴做了一个研究实验,当时比较了同样行驶100公里,如果在杭州,电动车比燃油车确实低碳;但放在北京,电动车比燃油车却高碳了(因为华北主要是煤电)。那到底要不要发展电动车?这个问题一直存在。前段时间“老汪聊碳中和”的老汪的观点个人觉得还是非常成立的:电力脱碳毕竟是大势所趋,而且技术以及经济性都更可行,未来每度电的排放在全国范围都会大幅度下降,发展电动车确实是碳中和这个大赛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也借机向老汪前段时间帮碳阻迹PR碳云产品表示感谢,笔者认为目前在碳圈里,最有价值的原创自媒体就是“老汪聊碳中和”公众号了,甚至没有之一,高质高量的产出成为碳圈人的必读。


谈到电力碳排放的下降,碳阻迹团队最近做了一个研究,随着中国碳中和的深入进行,新能源的比例将从目前的不到20%上升到2060年的70%以上,这导致目前每度电的0.61千克碳排放将下降到2060年的大约0.07千克,每度电的碳排放将下降90%!


3、中国都在讲碳中和,国外的语境是怎样的?

很多人关心中国近期这么积极推进碳中和,那国外的情况怎么样以及国外怎么看中国的碳中和? 这两年由于疫情跟国外交流的机会并不多,但这周受迪拜世博会组委会的邀请,笔者线上参加了一个圆桌论坛,和英国、智利、阿联酋的嘉宾一起探讨了“如何利用科技减少我们的碳足迹”,中国都在说碳中和,他们的口径基本还都是说Net-zero,各国嘉宾们除了赞扬中国碳中和的承诺和减排体量大的优势外,也表达了对中国企业还是过于依赖于碳抵消方式实现碳中和的担忧。竭尽全力减排并且选择高质量的碳抵消方式,是中国企业当下实现碳中和的主流方式。



4、碳阻迹最近有没有招人?招聘的原则是什么?

碳阻迹最近招人比较多,但要求也是比较严。目前招聘岗位包括:高级碳咨询师、低碳相关专业毕业实习生、高级IT工程师(前后端、测试等都需要)、商务BD等。


所有的面试笔者都会参加。面对每个候选人,无论是咨询师还是开发工程师,我都会问一个听起来最“片汤”,但最实际的问题:你了解碳中和吗? 如果是的话,讲讲对碳中和的理解;如果不了解也不认可这个行业的话,就直接Pass了(感觉我是在透露面经?)。我们的原则还是希望找到认可碳中和行业以及碳阻迹公司理念的人才,可以跟我们走得最远,去打我们最需要打的仗,一起去探索远方,做对社会有长期价值的事,时间一定会馈赠真正努力和对社会真正有价值的人和机构。


碳阻迹对人才的要求是:简单、正直、靠谱、有Sharp的执行力、创新力、学习力以及领导力。


碳阻迹团队目前大概有40人,涵盖了产品、前端开发、后端开发、测试、UI、动画、咨询师、BD、PR、HR、行政等不同岗位。到年底之前,我们希望在目前的人员数量基础上翻一番,希望有志之士加入碳阻迹!


碳阻迹公司文化:扁平、温暖、积极、深刻;鼓励把时间留给深度思考、执行和运动!


碳阻迹的公司理想:让每个产品都有碳足迹!


5、碳阻迹在碳中和领域选择的难而正确的事情是什么?

过去十年,对于碳阻迹来说也是在做了几件难而正确的事情: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去收集和整理全球的碳排放因子数据;前瞻性的开发了中国第一个碳排放计量管理平台,并于近期发布了中国(乃至全球)唯一一款企业一站式碳管理平台-碳云,包括了企业计算组织层面碳排放(基于碳阻迹服务过的上千家企业的组织层面碳盘查经验,兼容国际ISO-14064:2006和2018版,以及国内24个重点行业碳核算指南)、产品碳足迹(基于国际标准以及碳阻迹积累的数百个SKU碳足迹计算的丰富经验)、场景碳减排(基于碳阻迹历史上积累的数百个碳减排场景计算)、个人碳账户(基于参与蚂蚁森林、北京少开一天车等的碳账户项目建设经验)、绿色会议(基于联合国环境署与碳阻迹共同发布的绿色会议指南以及中国本地标准)等核心功能模块,并一键实现碳中和。




碳阻迹不做的是红海市场、周期较长以及从终局思考不能产生长期价值的事情。例如政府项目(碳阻迹之前帮内蒙一个当地政府做的一个碳管理平台的项目,拖了4年,尾款还没有收回来,整个过程中与政府官员的沟通也非常不同频)金额一般确实很大,但大多数政府项目周期长,并且需要各种公关手段(与其耗费精力在公关上, 不如踏踏实实把产品和项目做好)。


碳中和可能是一条百年都难遇的黄金赛道,需要所有碳圈从业者的珍惜和共同努力。提前思考终局,以终为始,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的认识当前的状态、方向和节奏,多些时间思考和锻炼身体,为我们打赢碳中和这场仗奠定基础!


碳中和的未来已来,激动人心,让我们一起来迎接碳中和这场波澜壮阔的大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