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阻迹
2018-03 05
View 1542
碳资产管理系统前瞻【碳阻迹原创】

Date:2018-03

View:05

今天要给大家讲的是碳资产管理系统。随着低碳进程逐步深入,尤其是全国碳交易启动,不少企业开始认真对待碳排放的管理了,逐渐形成机构的碳管理体系,成立专职部门团队负责碳排放管理。而目前来说,一些大型企业以及一些意识超前的企业也开始使用软件系统来对企业的碳排放碳资产进行综合管理。碳阻迹之前参与过一些企业的碳资产管理系统的研发,并且开发了四代碳排放管理平台CAMP, 在开发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也遇到过不少问题,如需求不明朗、核算标准复杂以及数据接口对接等多方面的挑战。经过这些年的总结思考,觉得下一代的碳资产管理软件可以在增强与企业的真实需求匹配、增加使用频率、提升界面展现、优化系统兼容性、可扩展性方面有一些提升。以下是笔者总结的碳资产管理系统未来可以体现的一些趋势。 1,  企业开发碳资产管理系统的动机由被动转为主动 首先企业对于碳排放管理这件事情大多数还是被动的,政府政策落地了不得不做。而开发碳资产管理系统的动机也是盲从的,看到有些同行做了就开始模仿,也不是特别清楚做这件事情的真实意义。系统开发出来的功能也都是标准化,应付差事。这是中国企业碳资产管理系统的现状。 相信随着企业碳管理以及碳交易、碳披露等政策措施的深入推进,企业会逐渐转变意识,从“应付差事”向“主动寻求机会”转变。碳资产管理系统也会根据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定制性开发,以迎合不同类型企业的不同诉求,使得碳资产管理系统做到效益最大化。这是一个长期磨合的过程,需要企业和碳资产管理系统开发机构共同研究需求,提升用户体验,需要更多创新和创意,提升系统的可用性。 2,  与国际标准融合 目前中国绝大多数的碳资产管理系统基本都是参考国家24个行业碳核算指南。对于参与碳交易的企业而言,按照国内标准就足够了,但是企业在有以下几个需求的时候,就需要考虑与国际标准融合了。 有跨境业务的企业:对于出口企业来说,可能受到国内政府碳排放报告、碳交易的要求,同时也受到国外客户的要求需要提供碳排放报告。所以企业在核算和报告碳排放的时候就需要兼容国内和国际碳排放核算标准了。目前碳阻迹在做民航行业的碳管理系统,就根据客户要求实现了国内核算标准以及国际碳核算标准的兼容,使得系统帮助用户满足不同的利益相关方的诉求。 有碳排放披露需求的企业:现在碳排放信息披露,目前包括陕西、四川等地区都开始明确要求企业进行碳排放信息披露,并且制定了明确的披露节奏。而碳排放信息披露里就要求企业不光是披露CO2,而是要求披露6种温室气体(现在是7种温室气体,加上了NF3),这就要求系统在核算碳排放方面需要把其它温室气体的核算提前设计进去。 3,  使用频率将大幅增加 现在企业对碳资产管理系统的使用,一般是非常低频的,有的企业是一年用一次(要做核算报告的时候使用一次),有的甚至是开发购买之后几年都没有怎么用过,这是目前的状况。 然而随着企业参与碳交易、碳管理的工作深入进行,尤其是对于碳交易的企业或者将碳排放纳入企业经营管理的企业而言,需要时刻关注能源使用、碳排放变化、碳排放配额价格变动以及分配配额、履约等碳交易操作时间节点。这将大幅提升企业使用碳排放管理的频率,这也就要求碳资产管理系统在用户友好性以及人性化(比如提醒功能)方面有更好的表现。 4,  更注重前端展现 尽管碳资产管理平台这类to B的平台对于前端页面的要求不如那些直接面向公众消费者的to C应用,但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软件需求分析阶段都开始对前端页面的展现更加重视,特别是在后端功能基本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前端展现的酷炫效果以及人性化操作将更有利于企业用户长期高频使用碳资产管理平台。 在前端页面展现上,JS, Html5将显得非常重要。 5,  与企业经营情况深度结合 以往我们都是相对独立的看待碳排放、碳资产,而将其与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分离开。这使得企业对碳资产管理平台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只有在要履约的时候才可能会登陆系统去看看状况。 而如果碳资产管理系统是跟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结合起来,那么这个系统将成为一个日常使用的软件,就会像考勤、OA使用一样频繁,而系统才会有真正的生命力。 而这样的趋势离我们到底有多远,不少企业已经开始将碳排放价格作为企业是否生产主要产品的考量因素,如果在碳交易环境下,企业生产一吨甲醇的收益比起因此产生的碳排放价格更低,那么企业就要考虑到底要不要继续生产了,也倒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低碳转型。 所以未来的碳资产管理系统一定会将生产状况与碳排放价格进行对比,并且通过预警告知企业采取合理的经营策略。 6,  与产品碳足迹结合 企业生产产品的碳足迹与企业年度的碳排放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尽管是正相关的)。对于中国参与碳交易的企业,企业可能存在生产产品外的其它碳排放,企业也可能同时生产多种产品,导致无法分配碳排放到每个独立的产品,这就导致组织层面的碳排放与产品碳足迹不能建立直接的联系,所以目前来说很少有企业在碳资产管理系统中会考虑融入产品碳足迹的功能。 然而对于碳交易企业来说,补充数据表里需要填写的正是每个产品的生产设施产生的碳排放量,也就是单位产品产生的碳排放,这实际上与产品碳足迹就非常像了。基于基准线法,企业们实际就是在比较谁单位产品的排放量更小,管理好生命周期产品碳足迹的企业在碳交易市场中也将有先发优势。 而对外向出口型企业来说,产品碳足迹也是可以直接与客户乃至终端消费者直接沟通的积极信息。产品碳足迹在内部管理以及外部沟通过程中对于企业的环境表现都有重要作用。 所以在碳资产管理系统中,根据不同行业开发生命周期产品碳足迹计算模型,将成为大势所趋,利于企业充分了解产品碳足迹,提高效率、减少成本并且在碳交易中占据主动地位。当然也需要根据行业产品的实际情况,决定计算产品碳足迹的边界范围。 7,  外部数据动态获取 碳资产管理系统一般涵盖碳排放相关的数据和信息,而其同时又需要从外部获取数据和信息,比如碳价数据,比如更新的碳排放因子,比如最新的核算指南以及补充数据表等等。 单纯依靠人工维护这些信息存在失准、滞后等弊端,通过技术接口对接以及爬虫抓取将成为大势所趋。 对于政府发布的新核算指南,除了发布word版指南之外,建议提供可编辑的Excel版本以及相应的数据接口,这样将利于企业通过建立对应的数据接口进行自动获取。将来大型集团与国家的碳排放数据系统对接将成为大势所趋,而这在银行行业已经非常普遍,很多大型企业与银行进行银企直连。这个功能的实现要求碳资产管理系统具备足够的兼容扩展性,可以快速智能的兼容新的核算指南以及碳排放因子数据。 对于碳价数据,企业可以从各大交易所发布的信息中自动抓取,或者从一些第三方平台提供的数据接口中获取,例如易碳家或者碳道的整理好的数据接口中获取。 另外,企业可以通过碳资产管理系统的信息抓取功能获取到市场最新的供需信息以及成交信息,这比起人工方式更高效更准确。 碳阻迹去年发布了碳排放因子数据库小程序,也开发了对应的数据接口,免费供合作伙伴调取。碳资产管理系统也可以顺畅的调取该数据库的碳排放因子数据作为系统的基础数据。 8,  手机端自适应 碳资产管理系统本质上是一个面向企业机构的系统,大部分使用场景目前还是基于PC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除了碳资产管理系统的页面要做成适应手机端外,很多应用场景也可以转移到移动端,比如: 查看碳价:由于查看实时碳价的实时性以及高频特性,手机端比起PC端更方便,随时随地可以操作。 查看决策分析:手机可为企业碳排放管理以及交易策略提供及时信息。 上传图片:上传排放报告相关的佐证图片,使用手机端更高效。 咨询反馈:对于企业,尤其是大型集团企业来说,在开展碳排放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有客户维护人员为各级单位使用碳资产管理系统提供支持帮助,咨询反馈功能显然在手机端更合适。 当然这是笔者总结的一些可能场景,不够全面,将来碳资产管理系统手机端的应用场景会越来越多,大家觉得有好的手机端场景假设也欢迎给我们留言(有机会获得碳学堂100个碳币)。 9,  兼容碳披露问卷、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以及可持续发展报告 目前国内外对企业的碳排放相关信息的披露要求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严格。不光是国外CDP长期对中国企业有要求进行碳排放信息的披露,也包括国内政府考核要包括了辖区内企业的碳排放信息披露内容。企业碳资产管理系统在报告生成功能应该做到更加灵活,允许用户自行定义报告框架(系统需预先录入报告模版)以适应不同披露要求。 花絮 致力于为公益机构提供信息化服务的灵析上周宣布了在他们的产品(邮件、表单、活动等)中加入绿色贡献功能,将来用户在使用灵析的产品时看到自己做的绿色贡献(主要来自于通过电子化取代传统纸质材料产生的碳减排量)。查看相关文章:灵析绿色贡献 碳阻迹 ∣带您走近低碳未来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关注碳学堂获得更多低碳知识! www.tanxuetang.com

2017-12 11
View 1640
区块链在低碳圈的应用【碳阻迹原创】

Date:2017-12

View:11

今天的主题是关于区块链。这个词可以说是一个偏“极客”的词。笔者在准备材料以及定位文章的深浅度的时候,做了一些调查,发现碳圈里相当一部分人对其仍很陌生,所以此文相对来说会是比较科普的性质。希望这篇文章为区块链做一些普及,也希望大家都可以谈谈区块链与低碳这两个领域能够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区块链是什么 “一般而言,越是前沿的东西,越难找到合适的普及语言来表达”。区块链的定义是指通过去中心化和去信任的方式集体维护一个可靠数据库的技术方案。相信大多数人看完区块链的定义还是不知道怎么回事,笔者觉得要理解区块链,主要需要理解区块链的两大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去中心化 一般意义上的应用都是安装/部署在一个中心的服务器上,用户电脑与中心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比如我们网上淘宝,买方是将钱支付给支付宝的中心服务器,卖方在买方收到商品后从支付宝中心服务器获得商品收入。这种中心化的应用是大家普遍可以理解的,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模式,然而这种模式存在一个极大的风险就是如果中心服务器发生故障(如断电或者物理上的损毁),那么整个系统将崩塌,这是中心化应用的致命伤。 所以一种称为分布式的应用获得了用户的青睐,比如IT领域的代码版本控制器从中心化的CVS, SVN升级到分布式的Git,又比如电力领域的集中发电向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过渡。 而区块链就是一种分布式的共享数据库,任何人在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信息的输入,实现分散记账;不存在中心服务器,它具备点对点价值转移的去中心化特性,所有被公开记录在“公共账本”上的数据都不能被篡改(要覆盖半数以上的终端数据被变更了,数据才能被更改。而终端数量越大,被更改的可能性越小),且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可以看随时查看。 第二个特点是去信任 “去信任”的意思不是不要信任,而是让信任变得自发。这里的意思其实是技术上解决信任问题,摆脱传统上依靠对权威的信任,让它变得更信任。 这里还是以支付宝为例,大家愿意把钱交给支付宝保管,这就是对“支付宝”的绝对信任,但是这种信任却不是百分之百有保障的。另外举一个极端的例子(来源于知乎),火箭和勇士是这赛季NBA夺冠的最大热门(詹蜜们请担待),A和B打赌分别支持火箭和勇士夺冠,都拿出100元交给他们都信任的好朋友C来保管,赛季结束后,胜方从C处获得一共200元,这是基于对C的绝对信任,然而如果C卷款而逃,那么A和B的利益是没有保障的。 对任何第三方的信任都不能称之为绝对的信任,只有技术才能使得信任不再是障碍和问题,而区块链就是这样一种技术方案,基于分布式加密账本上记录信息的方法——消除了许多应用中对第三方的信任或中间人的作用。 在碳市场里面,最需要保障的就是企业的碳排放数据、配额以及CCER的真实性和透明性,中心服务器对数据真实性和实时性无法做到绝对保障,真实交易碳价的不透明也使得外部机构或个人很难真正参与进来。碳市场区块链或许可以成为下一代碳交易系统的核心底层方案。而在自愿碳中和市场,每一吨VER或者碳汇量是处于什么状态,对于购买方来说几乎完全是屏蔽的,所以这也使得碳中和目前仅适用于某些大型企业机构偶尔的临时活动,却很难成为一种常规行为。 区块链有什么用处 尽管近些年区块链概念已经被炒得火热,但真正成熟的应用却寥寥无几,尤其是低碳领域,我们仍未看到比较成型的区块链应用。大多数人对区块链的使用场景也没有想法,我们不妨看看其它行业领域区块链都有哪些相对成功的应用,为将来区块链和低碳的结合打下基础。 比如招聘行业中,如何杜绝申请人简历造假是HR们普遍遇到的挑战,因为很多信息无法追踪和追溯。而引入区块链技术,可以从源头开始追踪每个申请者的基本信息,并且基本信息无法篡改。在高风险行业,雇主必须进行尽职调查,如果你要在金融服务行业把自己的钱交给某人去投资,你肯定不希望这个人是通过简历造假来获得这份工作的,去看医生或找护士时也是一样。而像NBA一些热门球赛也希望通过追踪每张票的交易足迹信息杜绝黄牛把票价炒到天价,维护普通球迷的利益。 当然最著名的区块链应用还是比特币,最近已经成为无数人推崇的投资产品,这里面的原因除了一部分机构和原因炒作之外,当然一个根本原因还是其底层技术方案-区块链的特性:去中心化和去信任使得人们更愿意相信,甚至产生信仰。 而能源互联网与区块链的应用也正开展的如火如荼,区块链技术理念也与分布式发电和售电业务非常吻合。这方面的介绍网上已经非常多了,笔者不展开赘述了。 区块链跟低碳如何联系 前面讲了一些行业与区块链的结合,我们发现最基本的结合点还是在于去中心化和去信任。所以低碳行业与区块链结合也可以从这两个点进行突破。 这里笔者分享一个最近的思考,近段时间碳阻迹都在推产品碳足迹的服务,包括一些案例的推出以及低碳行业碳排放因子数据库的公开发布,希望从基础设施层面推动产品碳足迹的发展,进而引起更多的机构参与到产品碳足迹计算,从而建立起低碳商业应用的基石。 今天写到最后一篇文章,发现产品碳足迹的未来出路或许就可以通过区块链来实现。目前进行产品碳足迹计算很大的挑战来自于上游数据难以获取,进而使得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计算难以完整和准确,而这个缺陷正好可以通过区块链进行弥补。通过区块链构造底层碳排放数据流转框架,使得产品碳足迹链条上的各个节点都可以在区块链上获取信息以及贡献信息,避免重复计算等一系列问题,可以追踪和追溯一个产品生命周期完整的碳排放信息,这样或许可以突破产品碳足迹的困境,似乎找到了碳足迹的真正意义,也是其字面意义-追踪足迹信息。 同理,碳市场中的碳配额以及CCER交易产品等也可以通过区块链重构,实现每吨碳以及每笔交易信息可追溯,避免篡改以及信息不对称。 提到区块链与低碳的结合,大家或许会想到碳币,也许是低碳领域的比特币。笔者当然希望碳币能像比特币一样成为投资界追捧的爆款,但是有一点冲突或许也需要提前考虑到:倘若碳币也像比特币一样设计一个总量(之前有文章称可以设置人类还能排放的总量6000亿吨作为总量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假设),那么挖矿来获取投资收益是很多圈外人士可以参与进来的动力,而比特币的挖矿就目前而言却是一项非常高碳的行为,无数服务器满负荷7*24小时运行,造成了对环境的负担,与碳币的低碳减排属性背道而驰。所以如何低碳挖矿需要成为碳币设计者的考量目标,比如采用新能源挖矿,通过自然冷却措施避免使用太多的空调等等。 互联网上半场解决了通讯问题,而解决诚信问题的区块链或许将成为互联网下半场的主角。   原创系列: 1,中国碳交易市场能成功吗?【碳阻迹原创】2017-10-09 2,个人碳交易市场或许将超企业碳交易市场【碳阻迹原创】2017-10-16 3,中国式低碳创业【碳阻迹原创】2017-10-23 4,企业社会责任与低碳【碳阻迹原创】2017-10-30 5,低碳+互联网+【碳阻迹原创】2017-11-6 6,碳圈这群可爱的人【碳阻迹原创】2017-11-13 7,低碳大数据【碳阻迹原创】2017-11-20 8,我购买的商品会产生多少碳足迹【碳阻迹原创】2017-11-27 9,一种“人见人爱”的碳税【碳阻迹原创】2017-11-20 碳阻迹 ∣带您走近低碳未来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关注碳学堂获得更多低碳知识! www.tanxuetang.com

2017-12 04
View 1391
一种“人见人爱”的碳税【碳阻迹原创】

Date:2017-12

View:04

今天讨论的主题是碳税。听到“税”这个词,人们往往会有抵触的情绪。个人要交个人所得税,企业要交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环保税,未来还有可能要交碳税。传统意义上的“税”被理解成为“大棒”,意味着负担和压力;而我们希望碳税成为一种创新,成为“胡萝卜”,对企业和个人都有一定的激励作用,是大家心甘情愿参与的一个税种,或者说是一个产品。 碳税作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重要工具之一,对推进碳减排和低碳转型进程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尽管目前国家发改委的基调是暂时不考虑碳税(主要通过碳交易市场来实现碳减排),在2020年之后适当时机引入碳税机制,而碳税覆盖的企业也将是碳交易市场的补充,即覆盖小规模企业。作为碳定价的两大支撑工具,碳交易与碳税或许可以打通,对于碳交易里不能履约或者不积极的企业,强制征收碳税(碳税价格应高于碳市场平均价格)。 近些年国内外对碳税的研究也开展的如火如荼,比如瑞典等欧盟成员国上世纪通过碳税制度为国家碳减排做出了显著贡献。笔者最早接触碳税是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贾康所长在2010年的一次论坛上提出我国将于2012年推出碳税,尽管现在看来这个行动已经搁浅了,但当时的一个观点还是让人耳目一新的:碳税实施的同时将适当减少企业所得税(环保企业的企业所得税从25%降到15%)。这其实意味着企业减碳工作做得好就有可能比之前交更少的税,变相的鼓励企业碳减排。 我们今天换换脑子,跳出传统思维,在贾康所长的观点基础上再做进一步发挥,迎接一种也许是“人见人爱”的碳税,之所以称之为“人见人爱”的碳税,是指通过碳税可以使包括政府、企业以及公众都受益。下面笔者解读一下心里所想的碳税: 我们在推进碳减排的工作中,这些年遇到的最大挑战来自于企业以及公众参与的意愿不强,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明确的经济利益的刺激,情怀固然重要,但真正持久的推动力显然还是利益的激励。而我们在寻求直接经济利益刺激的道路上,似乎总是找不到合适的方向。 比如我们探索碳交易市场的建设,希望通过市场的建立刺激企业和投资者在碳市场里牟取收益。然而这些年碳交易的试点过程说明,真正通过碳交易赚钱对于一般企业或者投资机构来说似乎还是遥不可及的,而从全国碳交易目前的态势来看,要真正实现经济上的收益至少也是2020以后的事情。碳交易市场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但需要一段时间、一个周期的稳步运行才能发挥其作用。 而另外一个主力方向是碳普惠,政府和相关企业通过开展碳普惠,通过红包以及各种碳积分兑换等经济利益吸引广大公众参与到碳减排活动中。碳普惠推进最大的难度在于缺少买家。尽管前期政府可以自己出资,并且联合一些企业为碳普惠的兑换资源提供支持,但是这毕竟是杯水车薪并且不可持续(政府的财政资金有限、企业的赞助也是短期行为,不可持续并且随机性强)。“缺乏买家”是碳普惠共同的痛。 在企业和个人端的这两种行动似乎都需要重新创造一个市场,有一定的创造性和创新性,但是也面临从0到1的破局挑战。笔者今天想要分享的也是最近思考所得,借助已有的一些政策和资源,或许可以撬动企业公众普遍性参与到碳减排行动当中(请注意终极目标是为了碳减排),而“税”正是这样一个政策和资源。企业和个人都在交所得税,如果企业和个人参与了碳减排,通过量化核证后可以减免所得税,这对企业和个人都将产生巨大的驱动力。 企业端征收碳税,同时减免企业所得税的做法其实早就在贾康所长2010年的分享中就有所提及。如果企业减碳工作表现良好,就可以免征碳税,同时减少了企业所得税,这无疑是对企业变相的激励。这个逻辑不复杂,就不详细展开了,笔者就个人碳税进行深度阐述。 通过量化每个人实际的碳排放量(煤电气消耗量以及汽车耗油量等产生的碳排放)以及每个人产生的减碳量(步行、骑行、线上支付、电子面单以及电子发票等),得出每个人实际是否低碳,如被列为低碳,则可以申请减免个人所得税。或者简化一些,只计算减碳行为,产生的减碳量就不只是种一棵树了,还可以直接用于减免个人所得税。也许有人觉得这个想法异想天开,首先采集个人碳排放量以及碳减排量谈何容易,其次要推动税制改革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根据笔者的了解,数字城市、数字社会近期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很多地区都已开展试点,现在可以采集到每个公民日常生活工作中80%以上的减碳行动的数据,而关于税制改革(个人所得税减免方案)也并非遥不可及,美国刚刚通过税减法案(减少个人所得税及企业所得税,激活市场活力),十九大也明确了新时代的主要矛盾(需要拉近贫富差距),都为个人所得税降低税率做了铺垫。高碳人群缴纳的碳税可以用于支持节能环保事业,也可以用于扶贫,这对社会都是正能量的事情。 另外一个层面,如果每个产品的碳足迹可以计算出来,可以定义每个同类产品的碳足迹基准,那么高碳产品需要缴纳一部分碳税,或者说奢侈碳税。就像NBA球队都有一个工资帽,联盟规定任何球队每年的工资不能超过工资帽,有些球队为了引入大牌球星超过了工资帽,那么球队老板就需要支付高昂的奢侈税。与之类似,消费者也可以支付高昂的奢侈碳税购买高碳的产品,而这项工作能推进的基础在于产品的碳足迹经过了精确权威的计算。 由此可知,碳税的建立对于政府、企业以及个人都是很有益处的。 政府:碳税的施行,可以为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对气候变化助力。比如,政府每年征收1000亿元的碳税,但是我们减少增值税或个人所得税1000亿,总体上就不会增加社会的负担。 这1000亿碳税如果大部分用于节能减碳事业,那么将对社会碳减排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企业:碳税的施行,伴随配套的企业所得税降低,将使得企业主动寻求减碳空间,开展减碳行动,以谋取经济上的直接利益和长远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间接收益; 个人:低碳人群将免征碳税,同时可以减免个人所得税;而高碳人群除了不能减免个人所得税外,还需要缴纳额外的碳税。 这样的碳税可谓人见人爱,而这样的碳税制度就真的比不上碳交易吗?笔者认为传统意义上碳税的缺点(给企业增加负担)被无限缩小,而碳税的优点则被显著放大(机制完善、建设成本低、管理阻碍小以及市场猫腻少等)。 开展碳税的另外一个好处在于我们主动出击,可以避免国际碳关税的征收,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欧美有些国家开征碳关税,有权对不实施碳减排限额国家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但如果我国已在国内征收碳税,其他国家再征碳关税就涉嫌双重征税,违反WTO协议。因此征收碳税可以降低我国在国际贸易摩擦中受损的风险,并增加我国的税收收入。 以上观点可能碳圈外的人会觉得我们是站在碳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国家或者地方政府为了低碳这个小环节来调节税收制度可能性很小。但笔者认为我们可以把格局放大一些,除了低碳,其实也可以扩大到各种正能量行为,比如参加公益或者志愿者活动(企业从事公益免税已经成熟,个人参加公益将减免个人所得税)、信用积分(高信用积分的企业或者个人可以获得所得税的减免激励),这些都可以成为税收制度改革的重要原因,而低碳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原创系列: 1,中国碳交易市场能成功吗?【碳阻迹原创】2017-10-09 2,个人碳交易市场或许将超企业碳交易市场【碳阻迹原创】2017-10-16 3,中国式低碳创业【碳阻迹原创】2017-10-23 4,企业社会责任与低碳【碳阻迹原创】2017-10-30 5,低碳+互联网+【碳阻迹原创】2017-11-6 6,碳圈这群可爱的人【碳阻迹原创】2017-11-13 7,低碳大数据【碳阻迹原创】2017-11-20 8,我购买的商品会产生多少碳足迹【碳阻迹原创】2017-11-27 碳阻迹 ∣带您走近低碳未来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关注碳学堂获得更多低碳知识! www.tanxuetang.com

2017-11 27
View 1718
我购买的商品会产生多少碳足迹【碳阻迹原创】

Date:2017-11

View:27

今天的主题是关于碳足迹,提到碳足迹,很多人会误解就是产品碳足迹,甚至很多人认为碳阻迹就是做产品碳足迹的,这有一定程度的偏差。事实上,碳足迹涉及的面很广,除了产品层面外,组织层面的碳足迹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 这篇原创的分享我们专注于产品层面的碳足迹。笔者对产品碳足迹的理解包括两层意思:计算以及披露。计算的动力来自于了解家底,发现问题,挖掘减碳空间;而披露的动力来自于主动与利益相关方沟通,赢得市场机会。 产品碳足迹没有推动起来的主要原因 产品碳足迹讲了很多年,但一直都是雷声大雨点小,真正有动机并且愿意投入去开展产品碳足迹的企业仍然屈指可数。那么为什么产品碳足迹这些年没有做起来呢?笔者认为主要有几大原因: 1,品牌企业动力不足 大的品牌企业尽管这些年在宣传上也在重视低碳环保,但是真正落到实处的却少之又少。包括苹果公司在内等大型品牌公司经常收到国内外环保NGO的抨击。 2,消费者认可度不高 环保低碳之于消费者似乎仍是奢侈品。“三分钟热度”后,一般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还是会将低碳置于非常低的优先级。 3, 数据缺乏,企业自身无法计算 企业开展产品碳足迹的计算缺乏专业性支持以及数据支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过去十年,我们看到国外有些机构曾经尝试突破,包括Tesco承诺在其货架产品上为每个产品贴上碳标签,结果也不了了之。那么,现在有什么改观吗?或者说不远的将来,产品碳足迹会有大的突破吗?笔者对此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如今开展产品碳足迹的有利条件 1,更多品牌企业开始重视低碳、披露碳足迹信息 前面说到的苹果从一个差等生,现在俨然已经成为低碳领域的标杆,包括像绿色和平这么“苛刻”的环保组织都开始称其为绿苹果了。 国内企业中,包括京东、阿里等大型互联网公司已经非常重视消费端的绿色低碳了,纷纷开始计算和披露其碳足迹和碳减排信息。 2,消费者认知明显提升 消费者认知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除非碰到历史性的事件,而2012年底开始的雾霾应该就是这样的历史性的事件。之前原创文章的调研结果,也显示雾霾是最容易引起消费者共鸣的环保名词。 大家都希望生活在一个美好的环境之中,而这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不光是自己“少开一天车”,“随手关灯”等身体力行的行为,还可以更进一步,通过低碳消费选择影响上游生产企业进行低碳转型,主动披露碳足迹信息。最高级别的绿色低碳,是来自于产品层面的绿色低碳,因为产品的产业链长,有传导性,影响力广。这非常类似于企业端,企业自己做好自身减排后或者已无多少减排空间,便可以开始考虑管理供应商的碳排放,通过绿色采购引导上游企业进行碳减排。 实体制造业开始复苏,在新零售新消费的新形势下,对于商家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新机会,手握低碳这张牌,赢得更大的市场。 3, 数据逐渐完善,专业机构越来越健全 数据仍然是产品碳足迹和碳披露的主要挑战。随着2013年中国开启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东、深圳和湖北七个碳交易试点,随后又启动了四川和福建碳市场试点,越来越多的低碳专业机构被孵化出来,为包括控排企业在内的众多企业提供碳排放相关的产品和服务。 这些专业机构的能力为企业开展产品碳足迹业务提供了专业技术支持。同时随着碳交易的深入,国家相关的标准和碳排放因子数据陆续公布,这也为产品碳足迹提供了便利条件。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在推行低碳产品认证工作,亿科、碳阻迹等机构也在利用其专业能力将产品碳足迹计算工作的门槛降低,包括软件的出台以及碳排放因子数据的公开。 可喜的是,笔者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从消费端关注其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的碳足迹信息,包括阿里京东等互联网电商都开始在绿色消费领域发力。由联合国环境署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起,碳阻迹参与开发的中国零售业可持续消费平台CRSCP逐渐发挥其价值,很多零售企业在CRSCP平台上可以找到低碳相关的解决方案和案例,也有计算碳排放的工具。 目前国内外已经有不少机构开始了碳足迹计算以及认证的工作,以下是一些比较主流的产品碳足迹标签。 笔者将产品碳足迹标签分为两类: 产品绝对碳排放-产品绝对碳排放标签,也就是最广泛意义的碳足迹标签 (文港毛笔碳足迹) 产品相对碳减排量-产品在生命周期中相对于基准情景产生的碳减排量 (普洱茶碳减排量) (昱庭公益基金会废纸回收利用产生的碳减排量) 提起产品碳足迹,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日用消费品的碳足迹。除了日用消费品的碳足迹,在工业领域其实也有很多行业可以计算碳足迹,并且有些行业已经开展了产品碳足迹的计算,比如水泥、钢铁等高排放行业,碳市场配额分配基准线的确立就很类似于产品碳足迹的计算。 还有金融服务业,尽管他们本身的碳排放很小,但是他们服务或者投资的机构的碳足迹与之密切相关,如果能很好的引导其服务和投资的企业,也算是名利双收。 另外一些二手交易互联网平台,比如瓜子二手车、优信二手车、闲鱼、58赶集等都有充分的机会把平台产生的碳减排量核算出来,与碳普惠性质的互联网平台进行对接,如蚂蚁森林、广东碳普惠、北京少开一天车等。 今后开展产品碳足迹会遇到的挑战以及应对建议 计算产品碳足迹以往是一件非常复杂、耗时耗力的工作,但现在呢?或许我们可以把产品碳足迹的过程分解简化,使之门槛降低,使企业可以通过调取数据自行计算产品碳足迹。 产品碳足迹计算一般遵循摇篮到大门或摇篮到坟墓或摇篮到摇篮的原则,根据具体产品特点,选择合适的边界。如果计算全生命周期有难度,那就可以考虑计算一部分,先将工作开展起来,逐步深入和完善。 另外一个开展产品碳足迹的障碍来自于企业对披露产品碳足迹的信心不足。在披露碳足迹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企业披露绝对碳排放量也许有困难,因为也不了解行业基准,担心披露后会让大家觉得他们很高碳,起到反面教材的效果。所以我们可以换个思路,计算每个产品相对于基准情景产生的碳减排量。 笔者之前分享的第二篇文章“个人碳交易或许将超过企业碳交易”里提到过一种“潜移默化的个人碳交易”。这种个人碳交易就是我们现在讨论的产品碳足迹为基础的碳交易。文章提到了要做成这种碳交易最理想的实施方是大型互联网电商企业。而今我们欣喜地看到阿里巴巴在淘宝里已经实现了部分功能,笔者尝试了一下搜索“高露洁”以及“杜蕾斯”等商品,都有明显的“绿色包裹”的标识了。 看来杜蕾斯不光是最近文案写得好,企业的绿色低碳csr也是做得很用心。对于电商平台的商品来说,其最容易计算碳足迹的部分是运输和包装环节。所以先从包裹领域突破,让消费者选择绿色包裹,也就代表了绿色选择走出了第一步,而消费者选择绿色包裹后,还能自动在蚂蚁森林里获得绿色能量,这就更有意义了。 当然,也可以根据产品碳足迹边界的完整性以及数据的不确定性为低碳产品进行评级或评分。首先我们应该鼓励披露,继而鼓励完整的披露,再鼓励精确完整的披露。 题外话:碳圈与蚂蚁森林团队的低碳互联网盛会 上周,碳圈十余位大咖与蚂蚁森林团队在湖畔大学举行了一天的研讨,主要关于蚂蚁森林的开放计划。蚂蚁希望将部分数据开放,赋能各地开展碳普惠项目,也希望接入更多的低碳场景,推动数字低碳城市进程。碳圈的半壁江山与互联网公司共话低碳互联网,意义重大。 在湖畔大学这一天的研讨会上,多位碳圈同仁都表示非常羡慕蚂蚁森林取得的成就。尽管靠碳圈人自己很难达到蚂蚁森林团队取得的用户量和影响力,但是笔者认为碳圈人从事的是0到1的过程,而蚂蚁团队有能力将这些想法和模式复制到100,覆盖超过2亿用户。蚂蚁森林是一个现象级产品,蚂蚁团队成员也都以蚂蚁森林产品为荣。而碳圈的朋友也都在这个极小的圈子里创造自己的奇迹,易碳家和碳道的微信文章下面能有广告,全民碳交易能有300万的访问量都堪称碳圈的现象级产品。 碳圈有一帮有情怀的人,情怀是什么?情怀是指有更好的职业选择,仍然对碳不离不弃。碳圈人不仅没有离开碳圈,还投入几百万想真正把低碳做起来。  关于产品碳足迹,我们接下来应该怎么做:笔者认为应该从已有碳标签的产品出发,丰富应用场景,并通过降低产品碳足迹门槛,使得更多的产品可以计算出碳足迹信息。碳圈需要形成联盟,为产品碳足迹发力,体现自己的价值。 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离不了你的低碳行为,也更离不开你的低碳选择,而产品的碳足迹计算就是这一切的基础。 一点点进展:阿里、京东、绿色和平等机构都已经开始使用/调取碳排放因子数据库的数据。相信专业,相信品质。 原创系列: 1,中国碳交易市场能成功吗?【碳阻迹原创】2017-10-09 2,个人碳交易市场或许将超企业碳交易市场【碳阻迹原创】2017-10-16 3,中国式低碳创业【碳阻迹原创】2017-10-23 4,企业社会责任与低碳【碳阻迹原创】2017-10-30 5,低碳+互联网+【碳阻迹原创】2017-11-6 6,碳圈这群可爱的人【碳阻迹原创】2017-11-13 7,低碳大数据【碳阻迹原创】2017-11-20 碳阻迹 ∣带您走近低碳未来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关注碳学堂获得更多低碳知识! www.tanxuetang.com

2017-11 20
View 1254
低碳大数据【碳阻迹原创】

Date:2017-11

View:20

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建立,离不开基础数据的建立。但目前缺失以及并不透明的数据确实也成为碳市场建立的掣肘。控排企业的碳排放数据缺失造成了政府决策的困难,碳排放交易数据的不透明使得外部参与方只能采取观望的态势。 大数据是什么 尽管目前大数据这个概念已经泛滥,但不同机构对大数据的定义和理解也各有不同。个人认为大数据是指将数量巨大、杂乱无序的数据进行高速、有效加工,形成高质量、有价值的数据信息的技术。 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换而言之,如果把大数据比作一种产业,那么这种产业实现盈利的关键,在于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 碳圈同仁拥有低碳领域的专业知识,具备对低碳领域数据加工的能力,可以成为低碳大数据加工的核心人群,而这也许是一些碳圈机构可以转型的方向之一。 首先声明,笔者不是大数据的专家,本文也不是大数据的科普文章,更多的是从大数据技术与低碳产业的结合来谈谈我们自己的看法。 任何新兴领域都应与新科技进行深度融合。低碳领域自然也应抓住大数据这把利剑,使低碳行业的高度和深度均得到提升。 大数据有哪些作用 大数据到底怎么用,这可能是很多人的困惑。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形成有意义的信息是大数据典型特征之一。微信运动是用户使用频率很高的互联网应用,它就是把用户手机的振动传感器的数据进行过滤和加工,定义了走一步路的规则,得出了有意义的步数结果,形成了走路步数排行榜,风靡朋友圈;而蚂蚁森林则更进一步,把走路数据变成了碳减排量。这是非常典型的数据加工的应用场景。对于碳圈而言,我们需要利用好大数据为我们的业务服务。以下结合碳圈主要参与方的业务特点,谈谈笔者对大数据在各自领域应用的想法,抛砖引玉。 1,大数据为政府遴选核查机构提供支持 最近一则关于地方政府遴选核查机构的消息引起了行业的轩然大波:某市在几个月前完成了遴选第三方核查机构的工作并已公示,但最近却爆出消息称取消其中两家核查机构的资格。首先为该政府部门的勇气点赞,其次笔者也觉得出现两家机构被取消资格的原因在于评审的时候没有做充分的评估,所以一个详尽的核查机构数据库(包括各省市核查机构名单、核查质量评价等指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广东省近期对核查机构进行评选的行为值得其它地方学习借鉴。 另外关于核查与碳资产管理应区分的话题说了很多很多遍,对于政府机构来说,也需要一个核查机构与碳资产管理公司的名单库,进行验证,以避免利益冲突等问题,这对全国碳市场的成熟运行有百利而无一害。 通过大数据发现哪些机构是合法的,哪些机构有违规记录或者材料作弊等,一目了然。 2,大数据为碳交易所掌握市场规律,增加流动性提供数据依据 对于碳交易所而言,充分掌握碳市规律并寻求合适的办法增强市场流动性是主要工作目标。碳交易试点期间积累的碳市数据尽管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可以为我们分析市场行为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比如交易活跃期、交易主体的性质等,为更好的服务市场参与方打下基础。如何利用好这些数据就显得尤为重要。 3,大数据为核查机构辨别企业填报数据真伪提供协助 碳市场初期,控排企业由于专业水平有限,填报的碳排放数据存在各种弊端,这就需要第三方核查专业机构通过阈值判定等方法发现企业填报中的问题,而这些行业阈值数据就是我们验证企业填报数据的关键因素了。笔者所在机构之前参与一些国家科技部课题中碳管理软件也嵌入了阈值判定的功能,使核查机构可以自动判定企业填报数据的真伪,此块功能值得尝试。 4,大数据为控排企业对标行业基准,寻找减碳空间提供基础 大家都在关注企业应该减排,但是没有谁告诉企业应该如何减排。没有充分的数据作支撑,企业开展减排的工作也是无的放矢,效果可想而知。通过大数据的分析,企业可以发现自己的减碳空间,以及减碳成本,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减碳或履约之路,是为上策。 5,大数据为碳市场投资咨询机构提供真实的企业交易数据和动态信息 价格预测是金融行业里比较普遍的制定策略的方法手段,然而价格预测的基础在于历史数据,越详尽的历史数据加之根据主要因素调整(如政策因素)的机制,预测出来的结果才能越准确。我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历史数据,并且在不断积累新的数据,谁能利用好这些数据(过滤掉无效数据后),谁就有可能为碳市场提供最有价值的服务。 接下来引用一篇碳圈价格预测专业机构-安迅思的刘亮对碳核查领域数据问题的独家观点: 碳排放有用的大数据在哪里? 安迅思刘亮 德国波恩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大会刚刚闭幕,对于关心国内碳市场建设的人们,并没有听到宣布到启动国内碳市场的消息,虽然如此,国内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如解振华主任表示的在按计划建设和完善。鉴于此,笔者对碳排放的数据管理工作做了下梳理。就所有和“低碳”相关的工作来说,夯实碳排放的数据基础,对碳排放达峰目标实现及碳排放总量与强度控制目标实现的意义最为重大,同时也对碳市场的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法的确定,以及碳排放管控履约工作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此之前,提一下排放数据的准确性问题。不乏有政府官员、学者和从业者对企业报送及核查确定的排放数据的准确性提出质疑,甚至一直以此为理由对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前景担忧,这完全可以理解。碳排放数据统计与传统的环境监测数据统计和能耗数据统计工作类似,都是一个需要逐步完善的工作,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完善,企业对环境数据和基本的能耗数据的统计,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由于监管、考核等的各种原因,企业报送的数据很多都是为了满足考核要求或政绩需求,数据的准确性及数据质量很难保证,很难直接被采用作为用于碳配额交易的数据。碳配额交易相关的统计数据的质量关系到碳市场建设的成败,数据质量如果不能保证,碳市场建设的公平性和一致性就很难保证,碳市场的基础数据需要满足一定的误差要求,需要逐渐完善,这需要所有从业者共同的努力,仅质疑而不前进,对碳市场建设本身不益。除非我们彻底否定了碳市场建设这项事情本身,否则,就必须扎实做好数据统计、报送及核查工作。 2012年以前,国际上已经有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及报告的标准,虽然我国当时尚未出台相关规范,但部分大型央企,比如宝钢集团(现为宝武集团)、中石化集团公司分别在2007年和2010年开始参照国际标准进行了集团内部的碳排放盘查工作,收集了碳排放相关的数据,为之后国家相关规范的制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那时甚至还没有提到国内碳市场的概念。但这些先行先试的央企在后续的国家相关行业规范的设计过程中,有了更多的话语权。 2012年以来,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实现低碳发展。国家更加重视了解工业企业的碳排放情况,同时为了探索碳排放达峰路径和时间,也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及履约等工作打基础,同时为国内启动碳排放试点工作做准备,国家发改委先后公布了24个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之后在2013年,国家发改委在北京、上海等七个省市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涉及多个行业,近3000家重点排放单位纳入到试点的碳交易体系,在此基础上,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也将在近期启动。碳交易试点的经验告诉我们“没有数据就没有交易”,健康发展的碳交易市场离不开完善准确的碳排放数据,而完善准确的碳排放数据的获取又离不开完善的碳排放第三方核查工作,第三方碳核查工作以其客观性、公正性和独立性特点,为碳排放数据质量的提升把了至关重要的一关。近些年,在各方努力下,碳核查工作有序展开。碳核查工作的策划、准备和实践,从标准到法规,从核查员考试到机构的备案,试点省市已经初步形成一套科学的规范体系,也培养了大量的碳核查人才。这些核查机构和核查员努力严谨的工作,也为试点碳交易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016年以后,随着国内七省市碳交易试点的稳步推进和国家统一碳市场的启动的临近,我国即将迎来全面的碳排放管控时代。随着《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重点工作的通知》的出台,各个非试点省市也逐渐开展了该通知所涉及的八大行业企业的历史碳排放数据的报送和核查工作,截止目前,除了个别省份,全国各省市的历史碳排放核查工作均已完成,涉及的企业近7000家。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超过300个核查机构近1500名核查员参与了这次浩浩汤汤的碳核查工作。然而,正当全国碳市场建设稳步推进,即将启动的关键时期,过去开展的如火如荼的碳核查工作却在今年出乎意料的“遇冷”了,2016年度排放核查工作并没有下发通知,个别省市自行开展了核查工作,而绝大多数非试点省市并没有开展2016年度的碳核查工作。 虽然即将启动的全国碳市场初期可能仅纳入电力行业,待条件成熟时逐渐纳入其他行业,与此前政府公开宣传的计划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但这也容易理解,毕竟建立全国统一的碳市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较长时期的不断完善,选择稳中求进的策略从碳市场建设效率性的角度考虑也是必要的。但是国家对于全国碳市场建设的长期规划并没有改变,在条件成熟的时候会逐步纳入更多的行业。这里提到的“条件成熟”,排放数据质量满足交易要求应该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为了能使其他行业的数据质量能够尽快满足碳市场建设的要求,进而使这些行业能够尽快纳入全国的碳交易体系,碳排放数据报送和核查工作不能停,理由如下:  1. 持续碳核查工作可以提升企业碳排放管理水平。试点碳交易启动初期,特别是2013年,控排企业第一年接受碳核查工作时,大部分企业对碳核查的重视和配合程度都不高,在接到发改委关于开展碳核查工作的通知后,抵制核查工作,对于核查机构提出的文件清单准备和现场访问要求视而不见的企业并不在少数,甚至有些企业等到需要提交核查报告的最后时间节点时,才勉强允许核查机构开展核查,材料准备及现场协调都非常仓促,导致核查的进度和质量都得不到保障。经过了连续几年的碳核查的积累,企业才基本了解了国家的碳交易制度和碳核查工作的重要性,绝大多数企业可以顺利地接受第三方的碳核查工作,企业对碳核查的重视程度和配合程度也都得到了大幅的提升,各企业也基本配备了专门人员负责碳排放数据的收集与报送工作,很多企业还专门制定了碳排放数据的管理体系。去年,非试点省市的控排企业基本都是第一次接触碳排放报送和核查工作,很多企业都是通过核查员的多次电话沟通甚至上门讲解才对碳交易和碳核查工作有了一定的认识,才最终完成碳排放数据的报送并接受了第三方核查工作,如果碳核查工作中断,无疑会使企业在碳交易方面的制度、人员、设备等积累造成浪费,不利于企业持续提升其碳排放计量水平、统计水平和核算水平。相关政策的不稳定会大大降低企业对参与全国碳市场的预期,甚至对政府的公信力产生质疑。(笔者近期听到核查员讲到,时常会接到这样的电话,“X老师,您去年来我们厂碳核查时说,国家要在2017年启动全国碳交易市场,我们厂也会被纳进来,还说往后每年都会有第三方机构来核查,请问,现在市场启动了没,你们今年什么时候过来核查呀?”这是碰到了比较上心的企业人员了,这个时候,回答一般是这样的“碳市场可能在年内启动,但是咱们作为化工企业可能首批不会被纳入,未来什么时候纳入还不能确定,另外今年的核查工作什么时候开展还要等国家发改委的通知。。。”。“你去年不是说我们厂也需要被纳入吗?我们还打算设置岗位呢,这不耽误我前途嘛。”) 电力行业确实是八大行业中从数据计量、统计到报送都是相对完善的行业,其他行业的相关水平确实还有待提高,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其他行业的2017年及未来的年份的碳排放报送和碳核查工作不能停,只有要求企业持续的报送其温室气体排放量,且持续的安排第三方机构进行排放数据的核查,才能持续督促企业提高能源消耗量和碳排放数据的计量、收集和统计水平,这样才有可能使其他行业企业的碳排放数据质量能够尽快满足碳交易的要求,才可能使这些行业尽快纳入全国的交易体系,尽快完善全国碳市场的规模和行业范围。 2. 核查工作的中断会增加地方气候主管部门未来相关工作的难度。地方应对气候变化主管部门对碳核查工作这几年也越来越重视,部分省市在没有财政预算的情况下,基本都拨款完成了之前的核查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收集了宝贵的排放数据,为各地政府在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规划制定等方面提供了有利的支撑。而核查工作的中断,一方面会影响各省市气候主管部门未来相关财政预算资金的申请和批准。另一方面,也会导致控排企业对国家和地方主管部门的质疑,进而对政府的公信力造成影响,也会极大增加了气候主管部门未来碳核查工作的组织和管理的难度。 3. 核查工作的中断会导致碳核查人才的流失。不利于政府一直主导的能力建设工作。碳核查是保证碳排放数据质量的至关重要的一环,而高质量的核查员队伍是保证核查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通过2016年的历史碳核查工作,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特别能战斗的核查员队伍。碳核查工作的中断,会使很多核查机构的核查业务大量缩水,直接导致核查员的收入受到较大影响,也会使很多优秀的碳核查人员对政策、市场预期的质疑,很多人会离开核查员队伍,甚至离开低碳行业,这无疑是全国碳市场建设的一个巨大的损失。任何行业的健康发展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而我们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想办法让这些优秀的人才留着这个行业,甚至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这个行业。 结合一条标语“要想富、先修路”,笔者也造了一个,仅为达意:“要想富(通过电力行业碳交易丰富经验),先启动;要启动,先充数(核查数据)”无论什么事情,有了“知己”,加上“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按照习大大提出的中国应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领导者,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我国的应对气候变化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祝全国统一碳市场尽快启动,顺顺利利。愿所有低碳行业的兄弟姐妹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关于大数据,我们还能创造出大量的应用场景。对于碳圈来说,低碳领域信息披露和透明是一个大问题,这是我们面临最大的挑战,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大数据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优势难以发挥。 有一些兄弟行业的表现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比如环境污染物的信息披露,通过绿色供应链倒逼供应商低碳转型。IPE(公众环境研究中心)收纳了环保部门的80余万条环境监管数据(通过手工录入以及爬虫抓取),品牌客户可以通过这个数据库查找其供应商的污染信息,预防出现舍弗勒断供这样的风险,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通过数据影响行业发展的案例。 碳圈机构也都在往这个方向努力。为了促进各方自行计算碳排放,碳阻迹积累的碳排放因子大数据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持。 原创系列: 1,中国碳交易市场能成功吗?【碳阻迹原创】2017-10-09 2,个人碳交易市场或许将超企业碳交易市场【碳阻迹原创】2017-10-16 3,中国式低碳创业【碳阻迹原创】2017-10-23 4,企业社会责任与低碳【碳阻迹原创】2017-10-30 5,低碳+互联网+【碳阻迹原创】2017-11-6 6,碳圈这群可爱的人【碳阻迹原创】2017-11-13 碳阻迹 ∣带您走近低碳未来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联系我们 关注碳学堂获得更多低碳知识! www.tanxuet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