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阻迹
2017-11 13
View 1969
碳圈这群可爱的人【碳阻迹原创】

Date:2017-11

View:13

这周的原创我们来讲一下碳市场最关键的因素:人。在低碳领域里打拼的这群人有个共同的名字:碳圈人。这是一个核心人群不超过2000人的集体;一个高素质(听说碳圈某次活动后,场地老板还特地表扬了参加这次活动的人的素质是他见过最高的)、高学历(清华帮、留英派)、高颜值(帅哥无数、美女如云)的群体;一个有情怀(为低碳行业发展倾注了无尽的心血和感情)、有使命(立志为中国低碳转型,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而努力)的人群。 中国这十几年的低碳发展离不开碳圈人的奉献,大多数人都是将生命中最美好的十年献给了低碳事业。即将建立的中国国家碳市场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碳市场,而中国要落实巴黎协定的承诺,实现低碳转型也更离不开碳圈人的努力。这群最可爱的人正在为中国引领全球气候变化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以看出,碳圈人绝大多数还是来自于之前的CDM行业。在CDM时代,一些懵懂少年踏足此行业,一干就是十多年,有巅峰期的成功喜悦,也有没落期的挫败萎靡。 笔者作为IT人(年少时看到乔丹的“Just Do IT”广告, 所以毅然进入了IT行业,开个玩笑),进入碳圈纯属机缘巧合。出国前,做了很多年的IT研发项目(大家用到的很多网上银行系统,中农工建交、中信、北京等银行的网上银行系统大部分也都有笔者的代码)。出国后,笔者也是学计算机,毕业后的工作也是开发系统,只是在英国做的是碳排放管理系统,让笔者第一次接触到了碳足迹、碳管理等概念。记得当时公司老板Craig面试我的时候,问我是否了解碳排放、碳足迹等等,我都一直摇头,进入公司后大约花了半年的时间才基本搞明白公司到底在做什么业务(IT人一般只专注于代码的开发,功能的实现),后来才发现这是一个多么有前景、多么有意义并且与自己的愿望多么契合的领域,所以后来就主动申请做一些咨询工作,多了解行业本身,并且开始接触国内碳市场。 2011年初,经好友介绍,笔者回国后见过的第一个碳圈人是原环保部的宣教司司长王耀先,准确说王司长不能完全算是碳圈人,但是他对低碳和碳交易市场非常清楚,而且之前的SO2交易也是他在推动。王司长特别友善,收到我的邮件后,直接邀请我去他家里会谈。我捧着一束鲜花,战战兢兢的敲开了王司长家里的门,王老果然很和蔼,上来就说,“这么西化哈,你送这个鲜花我肯定收下”。和王老交流了一个上午,说了回国创业的想法,给他也演示了当时开发的碳管理软件的demo(因为第一次正儿八经做演示,没有抓住观众的关注点,很紧张很细致的介绍了系统的各个功能,这么枯燥的内容很难引起王老的兴趣),王老长叹了一口气,跟我分析了半天国内低碳的形势,给我指了两条路,第一是跟CDM公司合作(笔者当时很惊讶,王老作为环保圈的人居然懂CDM),说也可以介绍几个朋友给我认识;另一个是在公司所在地开展一些示范项目,可以为所在的创业园提供低碳服务,接受程度可能比较高(所以后来做了中国第一个低碳园区项目)。最后离开的时候,王老看我当时的状态,还建议我去CDM公司先工作几年,熟悉一下国内的情况,积累一下社会阅历再创办公司更妥当一些。但是笔者当时也是狠下心准备加入创业大军了,但王老的两条建议对碳阻迹后面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王司长还说到了之前国家环保总局局长,现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跟他是环保部多年同事,还说找时间约我一起去跟解主任讲讲中国应该如何开展低碳建设:)跟王司长多年未联系了,祝他一切都好! 提到解振华主任,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前段时间他荣获“吕志和奖”,并获得2000万港币的奖励,理由是他在两个重要范畴为预防气候变化作出贡献,包括在中国国内致力领导和推动相关工作以及致力促进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并最终成功促成2015年《巴黎协定》的签订。而最近的新闻是解振华特别大气的把2000万港币奖金全部捐给母校清华大学,用于应对气候变化事业。这是碳圈最可爱的人,值得我们每个碳圈人学习。 碳圈最可爱的人,个人认为还有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的常务副理事长、前秘书长李怒云司长。李司长说话声音洪亮,做事情干脆利落、风风火火,做人也是不屈权贵,非常有原则,笔者与李司长接触也是在一次论坛上认识的,后来有机会给她介绍了我们的低碳创新产品-绿色会议,李司长当下就决定开始合作,非常有效率。李司长短短几年带领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在国内外取得了非常大的影响力。同时独立于碳交易之外,李司长率领团队开发的碳中和平台在自愿减排领域开拓了一片天地,在国内外树立了标杆。这种开拓创新,突破限制的态度和实干精神是我们碳圈非常难得的。 前面几位可谓碳圈德高望重的前辈,除了王司长、解主任和李司长外,还有非常多的碳圈英雄在为行业发展做着自己的努力。笔者大体列举几位: Cathy是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的气候变化项目负责人,为青年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心血,记得有一次Cathy组织国内青年去参加联合国气候大会,由于个别学生签证出问题,Cathy为了他们不断与大使馆磋商,寻求各种渠道,希望加快签证进程,舍不得落下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这种负责任的精神和气质也决定了个人事业发展的高度,Cathy已经荣升为中国社会投资联盟的秘书长了,为Cathy打call. 笔者第一次参加联合国气候大会也是在Cathy的气候变化项目中获得机会和资助,这样的机会对于青年在气候变化领域的成长意义巨大。笔者也准备在明年发起一个“碳圈新生代计划”,邀请碳圈成熟机构的负责人共同支持十个中国青年参加COP大会,COP对笔者和碳阻迹帮助都很大,也希望更多的青年受益于COP. LW是笔者在碳圈里认识的第一个技术专业人士,之前从未见过面,只是在博客和微博上有过互动,当时LW一篇分析碳排放核算存在问题的文章针砭时弊,并且指出某碳交易所老总在这方面理解存在的缺陷,可谓正能量满满。笔者也跟LW有过几次交锋,当初想推销我们的碳管理软件给LW所在的碳咨询公司,他也帮我们指出一堆问题,我们采纳了不少意见建议,比如需要自动化实现报告编辑等功能的完善,等到年底笔者带着完善的产品去广州给LW看的时候,能感受到当时他的眼睛是放光的,后来也把这个产品推荐给他们老板以及客户了。 TY是国内低碳领域一家知名媒体的负责人,从微博、网站到微信,勤勤恳恳为行业发展做了10多年的贡献;而FL是另一家在低碳行业从事门户以及培训的负责人,豪爽大气,据说现在开始往币圈拓展了。还有多少人仍记得当时水晶碳投给我们带来一手采访信息以及那个可爱的记者。LL可谓碳圈第一演讲高手,人缘也是好的让人嫉妒,这完全属于被碳耽误了的灵魂主持人啊。S总被成为碳圈女皇,主打碳金融,笔者还记得S总在巴黎气候大会接受CCTV采访时霸气的说过,中国碳市场一直都没有令她失望,希望接下来的全国碳市场也不会令她失望。 当然碳圈还有很多有意思的群体,包括笔者进入中国碳圈前就已有的碳联足球队,以及碳圈跑马团(北交所的梅总、中成碳资产的唐总、环保桥的高总都是马拉松高手了,PB都已突破4小时了,笔者也是马拉松爱好者,只可惜PB已经没法和这几位大佬PK了),有在北京喜欢打羽毛球的可以跟笔者一起去混羽球圈。 碳道在2014年做了碳圈职业分析调查和报告,发现碳圈接近50%的都是进入行业1-3年的新人;另外碳交易行业的门槛较高,65%的从业人员拥有硕士以上学位,这足以说明这是一个年轻、高素质、高学历行业。 打个广告,目前笔者所在的碳阻迹公司正在招聘,希望在低碳领域燃烧青春的人欢迎发送简历到hr@carbonstop.net,目前有两个职位开放:碳管理咨询师(尤其欢迎有留学经历的碳管理师加盟,来参与中国接下来十余年的低碳转型进程吧,可解决北京户口哦)和Python软件工程师(来一起开发下一代全民碳交易吧)。 低碳是一个新的领域,需要碳圈人的共同呵护。希望都更多的尊重同行,为同行抬价,而非恶意竞争。很多时候我们很多碳圈公司一起去投一个圈外客户的标,大家都被折腾的不行,如果我们自己还不互相抬价,那我们也只能被客户呼来唤去,毫无尊重可言。低碳这么高大上的行业,一定不要被自己做low了。碳圈是我们共同的群体,我们需要珍惜它,保护它。行业里任何一个新产品研发出来也都希望首先得到碳圈人的试用和反馈,这是最亲近的一群人,也是对新产品服务的市场反响最有发言权的人,就像微信创始人张小龙说的腾讯做出一个产品来,互联网圈的人也都会来看一下腾讯这个新产品做的怎么样。 希望我们碳圈也可以成为互联网圈一样可以+各个行业,成为可以普惠的行业,受投资者追捧的行业,同时受人尊敬的行业。到时候碳圈先驱们发挥自己价值的机会就大多了。 碳圈人,给前辈们多一些尊重,留后辈们多一些空间,碳圈更美好。 原创系列: 1,中国碳交易市场能成功吗?【碳阻迹原创】2017-10-09 2,个人碳交易市场或许将超企业碳交易市场【碳阻迹原创】2017-10-16 3,中国式低碳创业【碳阻迹原创】2017-10-23 4,企业社会责任与低碳【碳阻迹原创】2017-10-30 5,低碳+互联网+【碳阻迹原创】2017-11-6 碳阻迹 ∣带您走近低碳未来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关注碳学堂获得更多低碳知识! www.tanxuetang.com

2017-11 06
View 1414
低碳+互联网+ 【碳阻迹原创】

Date:2017-11

View:06

这周开始我们的重点将要转到莱茵河畔的波恩,波恩气候大会COP23本周正式拉开帷幕。尽管在气候谈判领域,今年相对而言算是一个小年,但仍有许多我们可以期待的地方,包括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领域的角色转换、美国代表团在退出巴黎协定之后的态度立场、中国碳交易市场等。关于中国碳市场,从目前的造势程度看,应该不会在波恩宣布启动全国碳市场。 媒体近期都在宣传中国将建成全球最大的碳市场,笔者觉得这其实并不是什么自豪的事情,这也正说明我们排放全球第一罢了,要成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的交易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碳市场初期是否意味着有很大的商机还是很不确定。碳市场的建设能否有效帮助中国减少碳排放,完成中国的承诺才是最重要的。当下又进入雾霾季,碳市场的建设能协同缓解雾霾对老百姓才是实实在在的。笔者对中国碳市场建设初期有几个预测: 1,基调:论持久战;2020形成有效碳市场是一个乐观预测; 2,参与机构:控排企业为主,投资机构逐步进入;核查机构将会缩减,并形成主要几个大的核查机构的格局,而核查价格将会稳中上升,逐步由控排企业付费; 3,主要工作:量化碳排放工作扎实推进,包括核算核查指南规范、量化标准的完善等;目前来说碳核算核查还是比较复杂,同时不具有透明性,存在较多人为主观性的因素,为碳市场的公平性埋下了隐患; 4,规章规范:碳市场将逐步规范,公平公正公开。随着《碳排放领域失信联合惩戒备忘录》等相关法律出台,碳市场制度将逐步完善,乱局也将大统,相信大家都很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同时,笔者对中国碳市场初期建设也有几个建议: 1,全国碳市场启动须谨慎,准备充分,并且明确制定好接下来短中长期规划以及目标。避免出现:先按地区进行试点几年(7省市碳交易试点),接着按行业进行试点几年(全国碳交易初期,电力是主要的纳入行业),抑或将来又挑选重点企业进行试点,或者按照重点排放设施、排放源或者主要温室气体类型再试点几年; 2,以上问题的出现与发改委政策的延续性有直接关系。最近已经宣布了新的气候司负责人,新司长在气候司工作多年,也是气候谈判专家,对国际国内低碳情况也很清楚,保持政策和主要领导人的稳定是碳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当然如何避免人事替换对碳市场造成的过度影响也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难题; 3,对于先行企业而言,等待碳市场的最终落实时间会很漫长,这段时间可以把数据盘查工作做扎实,培养队伍。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通过创新模式形成自己的碳交易机制,实现集团内部碳交易机制,整体有效减少企业碳排放量以及减排成本,实战演练准备全国碳市场成熟期的带来; 4,就像李高司长说的,政府发改委应该扮演好服务的角色,不过度干预,起到服务型政府的应有的作用; 5,碳市场目前主要由发改委主导,但是很多其它部门,比如工信部管理着工业企业的信息数据,环保部管理企业的污染信息,如何协同推进企业的低碳工作也是上层需要考虑到的。企业真实的情况是一套数据要对应多个部门,如何给企业减负这里面蕴藏商机。碳阻迹愿意投资开展这块平台建设,有想法者可以联系合作。 中国碳市场长路漫漫,对于很多先发企业或者有着创新基因的企业来说,完全也可以自行探索出一条新路,互联网+已经盛行,低碳+也已经逐渐铺开,如何利用互联网与低碳为传统行业转型服务就是这样一条新路。在低碳互联网这个领域,碳阻迹也做了一些探索,开发了一系列低碳互联网产品,包括绿色会议、碳学堂、全民碳交易等,碳阻迹愿意为想在低碳互联网领域探索的机构提供经验和数据支持,共同助力企业低碳转型以及社会低碳发展。 2017年春节前,笔者应碳道ideacarbon邀约,写了一篇《互联网+低碳两个足够性感的领域会檫出怎样的火花》,当时主要围绕三个领域对低碳互联网进行了展开阐述: 提升公众认知 当时主要的观点是对于蚂蚁森林和碳足迹计算器的不同理念,讲到了西方更乐于算绝对碳排放并进行碳中和,而中国是出于碳减排获得收益的角度来进行展开。然而斗转星移,时过境迁,当初(其实也就是半年前)一些想法,如今却并不是完全准确了。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企业在行动,用户的认知也在变化。如今回过头来看蚂蚁森林的“野心”远非一个公益互联网产品,在与微信支付竞争白热化的时候,蚂蚁森林的绿色能量为支付宝赢得了太多的用户量(当然也有芝麻信用以及手机流量奖励的贡献)。其一可以通过公益产品提升品牌形象,其二可以提升公司主营业务的竞争力,二者兼备才是企业最希望看到的,而支付宝这招无疑已用得炉火纯青。想想这样的模式是否可以复制到其它领域,尤其是目前的主流互联网公司,比如饿了么与美团,Mobike与OFO的竞争,通过公益活动或产品在提升企业形象的同时,将其与公司的主营业务进行深度绑定,说不定会起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之前的观点:中国注重碳减排,国外讲绝对碳排放放在今天看其实也不完全正确了。所以笔者认为当下这个子标题应该改为:“提升公众认知、助力主营业务”,也非常感谢近期不少读者的反馈以及对原创文章里投票的积极参与,使得笔者在获取真实反馈的同时,也不断更新自己的认知和观点。 让消费者认同低碳、参与低碳有一个过程。提升公众对新事物的认知,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包括从各个方面,各个维度对人的固有意识形态产生冲击,加上基础设施的成熟充分,最后使公众形成新的意识形态,要发挥“先富带动后富”的作用,最终达到普遍认知。记得2010年苹果iphone4刚推出的时候,国内3G网络基本稳定(难以想象没有3G的情况下iphone能吸引多少人),我们总是被铺天盖地的iphone各种酷炫冲击着,微博里各种iphone炫图,邮件里各种sent from my iphone等等,身边朋友也都开始转战iphone,弄得你不用iphone就非常out一样,最后大家都蜂拥而上了。而近期,华为手机似乎又有取代iphone的架势,朋友圈各种华为手机拍照炫图、身边朋友各种对iphone吐槽,加上支持国货等“爱国情怀”的渲染,华为在新一轮的意识形态战争中已取得上风。开发新的低碳互联网产品,转变人的意识形态就成为关键,而上述这些打法模式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中国在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全球领先,而低碳的基础建设相对而言还比较落后,企业希望开展开发低碳互联网的平台,却在低碳专业性以及数据获取方面存在门槛,这大大降低了中国低碳互联网的发展速度。碳阻迹也愿与合作机构一起推动低碳互联网的发展,将经验教训以及数据平台逐步开源。 互联网本身低碳吗 比起传统行业,互联网行业本身确实低碳很多,减少了资源的消耗,特别是运输交通产生的碳排放;互联网行业本身的碳排放主要来自于服务器的耗电和制冷方面。所以自然冷却和云计算的大规模应用在对纯互联网公司的碳减排上有直接帮助。当然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其本身产生的碳排放比起其引起上下游产生的碳排放就是九牛一毛了。双十一马上就要来了,大家可以看一下我们之前针对双十一碳足迹的一份研究报告。 企业机构的互联网+低碳 公众层面的低碳+互联网讲了很多,而对B端(business)而言,其中也有不少可以拓展的领域: ·        政府机构需要报送系统、注册登记簿系统实现对碳交易的支撑; ·        碳交易所需要碳排放交易系统实现碳排放的交易买卖; ·        碳核查机构需要核查管理软件实现核查机构与企业的信息反馈互动以及核查机构的内部流程管理(如核查员任务分配等); ·        碳资产管理机构需要碳资产开发管理软件管理其CCER项目或碳排放配额; ·        碳交易集团控排企业则需要能实现碳核算、配额管理、碳价预测、碳资产统筹分配、碳市查询等功能; ·        外向型企业面临客户要求或者自身企业碳管理需求通过碳管理软件对其自身以及供应链的碳排放进行管理; ·        碳市场分析机构需要碳交易数据库或CCER项目数据库平台等。   对低碳互联网,每个人有自己的想法,接下来笔者根据近期的项目以及感触来谈谈最新的心得: 1,最基础层次的理解就是把低碳的信息或者产品服务整合放到互联网上进行展示和销售,比如将低碳的商品互联网化,就像能源互联网一样(用户可以把自己屋顶发的电通过互联网卖给周围需要充电的电动车车主),用户可以把低碳产品/服务/行为的减碳量卖给需要减排的企业(企业的动力来自于前面所说的为自己主营业务助力,获得更多用户量以及关注度)。 2,互联网和低碳作为当今社会两大创新驱动力,彼此需要互相支持才能走的更远。让互联网行业低碳化以及让低碳行业互联网化都是亟需解决的,并蕴含巨大商机。互联网行业要低碳的主要原因在于互联网公司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体验、品味以及社会责任成为互联网公司在新消费时代的新驱动;低碳行业最重要的是数据,通过互联网使得数据更易获取,同时获取过程更透明,避免主观性以及人为操作,比如碳排放报送系统的建立。 3,要跳出碳圈做低碳互联网产品。碳圈机构基本很难做成好的低碳互联网产品,大家容易陷入思维定式,比如最简单的一个问题,碳币或者碳减排量这类名词,我们每次去吸引新的用户的时候都需要去解释一遍到底什么是碳币,什么是碳减排量,而互联网公司就知道从用户能理解的角度来定义:绿色能量等等。碳圈人跳出碳圈或者为产品开发提供专业的低碳技术支撑,才能做出好的产品,突破碳圈也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 4,通过互联网,个人碳交易或许还真有可能实现。个人设想的一个基本框架是利用中国年度人均碳排放作为个人碳配额发放的依据(当然根据地区以及职业等因素不同可适当调整该基准),超过该基准排放的需要去购买,低于该基准的获得收益,有利于解决新时代的主要矛盾(不充分不平衡发展),解决贫富差距、收入不均的问题。思路比较粗略,需要细化。 5,低碳互联网对于集团企业而言是非常有利用价值的。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考虑通过互联网实现内部碳交易机制的建立,包括企业(履约方)以及个人(补充机制碳减排提供方)的深度参与。国家承诺了减排,减排压力落到了企业身上,如果企业在低碳领域有所创新,一来可以起到示范工程,申请国家资金支持也是有说服力的;二来可以充分发现企业内部应对全国碳市场的风险以及机遇,做到有的放矢。 前两周,个人碳交易和低碳创业文章推出后,有些朋友找到笔者希望提供一些个人碳交易的商业模式,笔者想说的是这块还没有任何成功经验可循,只有靠自己的摸索和思考,当然我们也非常愿意分享一些经验教训以及看法。 另外,蚂蚁森林最近联系笔者说想邀请一些在低碳互联网领域有想法的专业机构负责人相聚湖畔大学,共话低碳互联网如何赋能城市低碳建设。有兴趣的朋友欢迎留言。 碳阻迹5年时间积累的上万条碳排放因子数据免费公开,赋能企业机构及个人进行碳排放计算。你可以扫描下面二维码直接进入碳排放因子小程序: 企业机构也可以调用相关碳排放因子数据接口与自有系统对接。 巴黎协定生效一周年、碳学堂上线一周年之际,碳学堂推出留言(姓名、手机号/碳学堂用户名)即送100个碳币的答谢活动,成为碳学堂学员,掌握最新最全低碳信息,请访问原文链接注册。 原创系列: 1,中国碳交易市场能成功吗?【碳阻迹原创】2017-10-09 2,个人碳交易市场或许将超企业碳交易市场【碳阻迹原创】2017-10-16 3,中国式低碳创业【碳阻迹原创】2017-10-23 4,企业社会责任与低碳【碳阻迹原创】2017-10-30 碳阻迹 ∣带您走近低碳未来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关注碳学堂获得更多低碳知识! www.tanxuetang.com

2017-10 30
View 1532
企业社会责任和低碳【碳阻迹原创】

Date:2017-10

View:30

低碳圈的初衷 低碳这个新兴行业,吸引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的加入,中国碳圈里不乏清华圈、留英圈等。大家进入这个行业,有着不同的初衷:有的人做低碳是因为碳的金融属性,碳是一个金融交易产品;有的人从事低碳事业是因为它的环保属性,或者说社会责任属性;也有些人把低碳看作一件很酷的事情,尝试通过它来“改变世界”。当然进入碳圈之后,这几层因素是会交叉融合的,也就是说我们正在做一件既有情怀又有钱途的事业。 我们已经花了很多篇幅介绍了碳的金融属性以及钱途,中国将建立全球第一大碳市场,千亿万亿碳市场在各媒体的文章中随处可见。今天我们更多是来讨论碳的环保属性以及社会属性。 写这篇文章是因为看到许多非碳交易的企业,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考虑,在低碳方面已经做得非常好了。而纵观企业从事碳减排或低碳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于六个方面: 1,政策压力:政府的政策对于企业来说必须遵守的,这也是推动企业碳减排的直接压力和动力; 2,客户压力:很多供应商企业,特别是外向型企业面临客户对碳排放信息管理和披露的要求,需要严格实施碳管理和碳减排; 3,成本压力:中国80%左右的碳排放来自于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主要取决于减少能源消耗,也意味着减少成本。企业更多会从成本角度考虑减少碳排放,这种内部驱动力非常关键; 4,消费者压力:消费者倒逼企业低碳转型是大趋势,尽管目前在中国这个驱动力还不是最主要的,但笔者认为随着新消费时代的来临,消费者驱动企业碳减排将指日可待; 5,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出于社会责任以及提升品牌影响力角度考虑,对碳排放进行管理、披露以及实施碳减排举措; 6,参与碳交易:与政策压力有重叠的部分,但这里主要是指企业可以通过碳交易化被动为主动,甚至直接实现盈利。 中国碳交易试点启动之前,很多企业事实上已经开展了碳足迹的计算,包括通过ISO-14064等标准实施碳盘查和碳核查;通过PAS2050等标准实施产品层面碳足迹的计算。而碳交易试点启动后,也有很多非控排企业非常关心他们的碳排放信息。2017年将启动全国碳交易市场,初期纳入的企业非常有限,非控排企业可以通过企业社会责任的良好表现赢得市场。 谈到企业社会责任,你也许并不会觉得陌生,很多人会联想到著名的可持续发展三重底线,以下是相关背景资料(供新手参考): "1997年,国际可持续发展权威、英国学者约翰·埃尔金顿(John Elkington)最早提出了三重底线的概念,他认为一个企业何以能持续发展,立于不败之地?我认为最重要的,不是只想着如何实现盈利的最大化,而是始终坚持三重底线原则,或称作三重盈余,即企业盈利、社会责任、环境责任三者的统一。在实践中你会发现,当你不把盈利作为惟一出发点时,它反而成了水到渠成的结果。因为单纯追求盈利,忽略社会和环境责任,企业就有可能走向消费者和全社会的对立面,将面临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困境,既不可能做大,更不会做强。 企业的社会责任,不单纯是捐赠和慈善事业,它有更广泛的内涵:既包含遵守法律、善待员工,也包含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的需求。企业的环境责任其实包含在社会责任之中,把它单独提出来强调,是因为我们深深体会到环境的脆弱性和对人类的重要性。没有良好的环境,任何产品的消费都是低质低效的;没有对资源的节约和循环使用,别说是企业,人类的进步也难以为继。企业盈利、社会责任、环境责任,这三重底线,是企业的立身之本,是企业不断发展、长盛不衰的根基。" 三重底线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个人觉得企业要基业常青,抑或中短期取得创新性突破,宜从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的角度多思量。 企业社会责任涵盖的面很广,包括劳工、环境以及人权等方面的内容,而低碳正属于环境板块。GRI框架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里对企业的碳排放信息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包括scope1,2,3的排放数据等。 社会责任不只是情怀,也要有利益激励 企业发展过程中不考虑社会责任则很难基业常青,然而无数实践也证明,如果只讲情怀,显然它也是走不远的,必须要有“利益”的激励。只奉献不求回报的毕竟还是奢侈品,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企业都这样做。兼顾社会情怀以及公司私利,是企业开展社会责任工作的理想路径。而企业开展低碳工作正是这样一种理想的社会责任的体现,既可以减少社会的碳排放,同时还可以减少企业经营成本,并可能在碳市场实现收益。当然更深层一点讲,企业开展低碳更大的“私利”在于保护了地球,也就保护了自己,就像之前柴静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采访丁仲礼院士,丁院士说的地球不需要我们去拯救,需要拯救的是我们自己。 社会责任尽管表面上与利益无关,但是只有利益才能真正推动企业自愿去做,并且持续做下去。当然利益本身是一个中性词,任何事物的推动也都需要有利益的推动。 而营销学认为,最高级的营销应该正是承担社会责任,就好像消费者天然的会去购买投喂流浪狗的肉摊老板的肉一样。 中国作为一个国家,愿意主动承担应对气候变化的责任是因为中国理解气候变化,符合中国的利益,中国是自主参与的。中国想要蓝天白云,而不是灰蒙蒙的天,并愿意在未来保持这样一个竞争优势,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服务,中国愿意这么做。 什么样的企业需要履行低碳的社会责任 严格来说任何企业都需要履行其社会责任,这里只是讨论下目前有哪些企业是特别需要做好企业社会责任工作的。 1,央企:国资委要求央企提供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并且尽可能丰富详尽的披露其好与不足。在低碳领域,央企是碳排放最大的企业群,节能降碳对央企来说是社会责任也是发展必然要求。 2,上市企业:上市企业需要全面披露其财务信息、运营状况,当然也包括企业社会责任的信息。目前,近八成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来自于上市企业。但就低碳而言,目前中国的上市企业披露其碳排放信息的仍然非常稀有,近些年英国碳信息披露项目CDP通过问卷调研上证100强企业的碳排放状况,每年收到的问卷回复率也是在20%左右徘徊,当然笔者相信真实的数字可能不止这个, 因为有很多企业在低碳领域做的很好,只是沟通没有做好。 3,有海外业务的企业:走出去的企业则更需要做好履行低碳的社会责任。出口型企业由于受到客户要求,需要披露其碳排放数据、碳管理措施以及风险机遇等。 4,面向终端消费者的企业:在中国不远的将来,消费者的低碳选择将会决定企业低碳社会责任的重视程度,而这已在路上。 对中国企业来说,政策信号是非常明确的,因此不论是国企还是大型民企,仍然要继续落实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方案,要继续节能减碳。对在欧洲开展业务,及计划投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中国企业来说,气候变化和环保不能放松,政府和银行的相关要求只会越来越严格。 企业社会责任表面上看是企业被动的行为,但它也逐渐成为增长和创新的催化剂,而这也被大多数企业所忽视。 如何履行企业低碳社会责任 “没有企业家天生是为了破坏环境的,只是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如果你能给我一种既节约成本又保护环境的做法,那我现在就能改变。”这是一位企业家向一位CSR咨询师袒露的。如果找到履行企业低碳环保社会责任合适的方法,相信很多企业可以做的很好,下面就两个关键要素进行一点展开分析: 透明性 企业社会责任最重要的原则之一是透明性,即主动披露企业的好与不足。接受监督才能真正做好企业。耐克公司在这方面就做出了典范: “透明世界推动透明市场,透明市场推动透明企业。许许多多曾经被认为是企业内部资料乃至内部机密的信息被要求公开。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耐克公司公布全球供应商名单。在此之前,所有人都认为供应商名单是企业的顶级机密。但是,耐克公司出人意料地公布了这些信息。所谓何事?皆因当时的耐克公司面临外部的重重压力,很多劳工团体希望耐克公司改善供应商的劳工状况,且对耐克公司给出的第三方评估报告提出质疑,认为有造假嫌疑。耐克公司为了证明自己履行社会责任、改造供应链的坚定决心,毅然公开了所谓的顶级机密。结果,耐克公司并没有因为“天机”泄露影响经营;恰恰相反,耐克公司不仅占据了道德制高点,还相当于免费“雇佣”了数量可观的来自劳工团体的志愿者帮他们监督供应商在劳工和环保方面的绩效。” 除了耐克,苹果也公布了其全球供应商名单,结合IPE的企业污染信息数据库,公众可以监督其供应商的环境污染信息等。 可以预见,未来市场将变得更加透明,这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领先企业当下应当思考的不是要不要披露信息、披露多少信息的问题,而是怎样尽快熟悉透明市场的新规则,用好信息披露的工具,把透明转化为信任和企业竞争力。 相关性 企业履行其社会责任已经远非捐款赈灾这么简单和“刻意”,而最好与自身主营业务结合,通过产品和服务赋能弱势群体,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比如那个投喂流浪狗的肉摊老板,比如腾讯的志愿者帮助贫困地区的人通过微信实现与亲人的视频通话等。 而在低碳领域,如果企业能在践行自己碳减排的基础上,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能够赋能他们的客户降低碳排放,那就是更大的社会责任的体现了。 案例 美团刚刚融资40亿美元,CEO王兴表示美团已进入社会企业的阶段,不光是在吃喝玩乐方面做到更好,“eat better, live better”,还需要主动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而前段时间任志强抨击的外卖行业污染严重的问题或许会成为美团履行社会责任的新挑战以及新机遇。我们现在也看到了美团的行动: "倡导成立绿色外卖的环保联盟、推出行业公约、设立青山基金,推出环保的产品功能选项,将来也包括我们上游对包装的倡议,提供更环保的餐具,我们希望在大家享受很方便很美味的外卖同时,能够减少对环境的压力,所以环境保护是我们越来越重要的一项社会责任。现在有些时候我们在办公室或在家里,不需要一次性的筷子、勺子的时候,可以选一个选项:不要餐具,我也鼓励大家在点美团外卖的时候,如果你不需要餐具的话可以选这个选项,虽然可能很微薄,但是也是对环境的帮助,如果每个人都注意环保的话,那环境就会好很多。" 而刚刚成为男一号的马云,则一直非常认同社会责任和时代担当是阿里巴巴探索人类科技前沿的根本动力。阿里巴巴在低碳领域倡导的绿色行动计划也是行业中的典范。 最近笔者也接触到一家金融企业(由于行业性质,企业本身碳排放很小),为了鼓励员工积极参加绿色低碳行动,特地开发了微信小程序对员工及部门绿色出行、绿色办公等进行碳减排量计算并且实现排名和奖励,通过实际行动践行低碳的社会责任。这种新颖有趣的社会责任行动也值得大多数企业效仿。 当前低碳公益产品设计存在的问题 目前有很多低碳的公益产品以及提出了很多低碳绿色的倡议,但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这些低碳公益的产品还没有完全展现其威力,因为完全靠社会责任来推动,力度仍显不足。 比如碳中和,这个概念国外推了很多年,中国也做了很多年,但仍然很难形成一股风潮,参与碳中和的企业寥寥无几;今年7月1日发行的绿证,很多企业为了响应“时代号召”参与了一下,认购了够自己公司用几年的绿电,然而几个月过去了,却很少听到相关声音了。究其原因,这对企业来说没有主观驱动力,让企业掏钱一次可以,一直掏钱就不太现实。 而北京发改委发起的“少开一天车”活动(鼓励用户少开车,为蓝天做贡献)比起以上两种模式取得了一些突破,毕竟用户是收钱了,而不是掏钱。但是其操作的便利性以及对用户的吸引力方面(很少有人会为了15元钱少开一个月的车)仍需完善。 纵观所有低碳公益产品,目前只有蚂蚁森林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这与互联网公司对用户友好性以及用户心理的研究有很大关系。蚂蚁森林不需要用户做多余的操作,就可以参与其中。没有多余的操作以及多余的设备,产品的受欢迎程度就会得到大幅提升,就像微信运动一出现,无数做运动手环的厂商就消失了。 结语 记得有一次在飞机上看到一本杂志,一位企业家说:人的一生能做成一件事是很荣耀的;如果这件事还是你自己喜欢的,那就非常欣慰了;如果这件事还能为社会带来益处,那就谢天谢地了。 而对企业来说,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在市场大卖是可喜可贺的,而如果这家企业还能解决社会问题,那就功德圆满了。 原创系列: 1,中国碳交易市场能成功吗?【碳阻迹原创】2017-10-09 2,个人碳交易市场或许将超企业碳交易市场【碳阻迹原创】2017-10-16 3,中国式低碳创业【碳阻迹原创】2017-10-23 碳阻迹 ∣带您走近低碳未来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关注碳学堂获得更多低碳知识! www.tanxuetang.com

2017-10 23
View 1587
中国式低碳创业【碳阻迹原创】

Date:2017-10

View:23

一、政策大风口 首先,低碳是当下的朝阳行业,shijiuda报告中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尤其重视,明确了中国在低碳气候变化领域的发展方向: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简单搜索了一下,报告中,“气候变化”被提到了3次;“低碳”被提到了4次;“绿色”被提到了15次;“生态”被提到了43次。 其中比较关键的阐述有: “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 二、低碳创业机会 低碳是一个新兴行业,其中的商机也逐渐被发掘。结合自身的资源和优势,可以在以下低碳的细分领域进行探索: 1, 低碳培训:低碳是一个新生事物,但是将影响成千上万的人,而其中大多数人还对低碳的运作逻辑以及商机缺乏足够的认识。为这些人以及更多人提供低碳各个层面的培训是一个打开业务的敲门砖。目前有不少机构参与低碳培训业务,相对而言开展此块业务的门槛较低,但在全国碳市场启动前培训业务真正的需求不多。 2, 第三方核查:在低碳尤其在碳交易市场,碳排放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是关键中的关键。由于初期碳核查基本都是由地方政府通过招投标指定一些机构开展,费用也基本都是政府出。如果申请到第三方核查资质,这块业务的收入相对比较稳定,所以也是碳市场广大机构纷纷争夺的领地。核查工作是碳市场成败的关键,笔者认为这块业务还是要给一些相对权威的机构来承担。上两篇文章提到了核查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在追求当前核查模式的优化之外,寻找其它对碳排放数据核证的替代方案也可以提上日程。 3, 低碳咨询:这里包括为企业、行业协会以及政府等提供全方位的咨询服务。大多数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以及参与碳市场的企业对低碳相关业务以及其中的操作模式还都不太熟悉,需要广泛的咨询工作。这里的商机比较直接,有相关低碳经验以及资源可以直接开展,而且成本较低。 4, 碳资产开发及管理:在中国,碳资产开发算是比较传统的碳的业务了,从CDM时代到现在,中国开发了无数个CDM或者CCER项目,这块业务模式相对比较成熟了。在中国碳市场,包括试点阶段以及接下来的全国碳市场阶段,碳资产的管理又成了一种新的业务,包括配额与CCER置换业务、配额托管业务以及各种金融创新等,这些都可以给控排企业和碳资产管理机构带来经济上的回报,当然前提是充足的流动性以及政策的稳定性。 5, 低碳技术提供方:低碳最终还是要落实到碳减排的技术和服务上,碳市场只是推动低碳的工具和手段,所以最终的商机必然在低碳技术解决方案上。当然最理想的是碳资产管理与低碳技术相结合的解决方案,也看到不少拥有低碳技术的企业开始布局碳资产管理业务。 6, 碳普惠:政府和企业层面的碳市场说了很多,低碳发展接下来的一个重要的动力来自于个人碳市场。碳普惠就是这样一个领域,可以将政府、企业和个人联系在一起的模式,让公众为碳减排贡献,使低碳普惠公众。目前不少地区都开始了自己的碳普惠试点,包括广东碳普惠中心、深圳的全民碳路、北京的少开一天车、武汉的碳宝包等等。这些项目基本由政府发起(政府出资),创业公司可与之在以下几方面合作:共同搭建碳普惠平台、在碳核算方面提供技术支持以及低碳积分兑换资源方面进行合作。 7, 低碳互联网平台:跟碳普惠不同的是,低碳互联网平台一般不是由政府机构发起,而是由个别企业发起,互联网平台可以承担低碳的资讯、产品以及技术等,比如碳道、易碳家是中国低碳领域两大资讯平台;绿豆芽APP主要聚焦在碳中和;而优碳网里则有很多低碳领域的技术服务。低碳互联网平台的运作模式主要是两种:2VC(即通过互联网平台运作获得天使或风险投资)或O2O(即通过线上平台为线下咨询等服务带来资源)。 8, 低碳软件:政府需要碳排放报送系统来管理其辖区内的碳排放;企业需要碳管理软件进行内部碳资产管理;碳交易所需要碳交易软件平台来支持将来可能高并发的交易需求。 9, 低碳创新:任何还没有出现的模式或许才是真正的商机所在,比如区块链等技术在低碳领域的应用等。 三、创业启动资金 对于创业来说,启动资金显得尤为重要,它决定你能否把idea变成实际产品,能否撑过最艰难的创业期并最后坚持下去。 启动资金除了创始人的积蓄之外,寻找天使投资以及风投则是另外一种手段(但普遍来说,碳圈吸引风投的案例并不是很多)。笔者这里可以分享一些与低碳领域创业或多或少有些联系的外部资金的资源,比如一些环保低碳领域基金会长期支持初期项目(比如阿拉善基金会的创绿家、卫兰基金等);之前有英国大使馆支持的社会投资平台(如今是社会投资联盟)针对社会企业的资助和投资;还有一些大型企业为了推动社会创新,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起的创业创新大赛,比如海航、星展银行等。如果是海归创业,一些地方也会匹配一定的启动资金支持。 笔者上周还看到一位圈内好友在她的原创公众号发布了一些国外的资金支持,这里简单列举几个: ALCOA FOUNDATION http://www.alcoa.com Rosa M. García Piñeiro, President ANNENBERG FOUNDATION https://www.annenberg.org/ Cinny Kennard, Executive Director AYRSHIRE FOUNDATION http://ayrshirefoundation.org Peter Boyer, Co-Founder 更多的请访问原文:(国外气候基金资源链接) 当然除了启动资金之外,创业还需要很多智力的支持以及过来人的提点,比如道和就长期为环保低碳领域的机构提供能力建设以及智力支持。 笔者当时由于是海归创业获得了所在区域政府的创业资金的支持,也减免了房租。坦白说对我们这类白手起家的创业来说,这笔启动资金还是起到了“雪中送炭”的效果,帮助我们度过了项目的“试错期”。 四、业务开拓 开始一个领域的创业,进行业务开拓是最有挑战性的。理想的状态当然是已经在低碳领域有了一些资源和人脉,开展起业务来相对会比较顺畅。 但如果完全从零开始,需要怎样进行业务开拓呢?那就只有靠自己的勤劳和策略了。互联网时代,很多的业务开拓基本都可以通过线上完成,通过微信就可以谈成一个合作。加入一些低碳领域的微信群是比较高效的进入一个行业以及进行业务开拓的手段。 创业第一年,我们也是积极开拓,作为一个行业外的人,首先需要搞明白这个行业里都有哪些重点机构和大咖,与他们交流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参加各种会议,第一年换了超过1000张名片,把低碳、环保、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人见了一遍。与这些行业中的前辈建立联系与沟通有助于帮自己捋清思路,少走弯路,并可能碰撞出火花,直接产生业务合作的机会。当然要和大咖前辈建立深度的对话与合作,则自己必须在认知达到同一高度,这就需要自己下苦功夫,去学习,去调研。一个有效的方法是调查以及思考后,线上发表一些行业文章(现在是自媒体时代,自己的观点文章可以几乎零成本并很快被相关人和机构收到)。 五、企业家精神 一旦选择了创业,就需要具备企业家精神,就需要All In(全力以赴)。如果抱着创业试试看的态度,觉得机会成本挺高,左顾右盼,为自己留有足够退路的话,成功率则会大大降低。中国的今天是创业最好的时代,尤其近些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旗帜下催生了很多创业的基础设施,包括孵化器、创业园、风险投资等。但同时这也催生了创业浮躁的风气。很多创业者把自己的业务模式完全做成了2VC的模式,只要能吸引到投资,烧完钱后继续吸引下一轮投资,直到断粮或者最终找到盈利模式。我们真正要做的创业,是行业的从业者,通过自己的劳动和努力推动行业的发展,同时实现自己的财务自由。 创业过程会对人的性格产生很大的影响,你可能需要收起锋芒,变得更加圆滑而老到。但笔者认为创业者也不能失去自我,而是在改变和适应中找到一个平衡点。真正成功的企业家,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其血性的。 创业者需要的是担当与承受。创业需要提前有心理准备,前两年可能没有任何收入,看自己能否坚持过去或者能否耐得住诱惑。 创业做到最后都是拼的人品,尤其是在碳圈这样一个小众群体,有一个同行的总结特别好:“千万不要做坏事”。 六、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创业环境有其中国特色,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包括法律以及版权保护等。所以创业团队好的创意被大企业抄袭的例子数不胜数。所以进行创意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就需要格外重视。 低碳行业,传统的商业模式还是扎根很深,新一代创业者需要突破传统模式,寻找新的创新驱动力。 这些问题当然不光是在碳圈里,这需要在经济快速发展中不断磨合和完善。 七、创业是一种生活方式 笔者觉得最理想的创业状态是有一个长远的目标,也许自己这辈子都不一定能完全实现,在一直在实现的路上。这样创业和生活才会比较融洽的结合,创业过程才会比较享受,快乐创业是我们所追求的。比如晚上应酬这件事情,对新一代的创业者来说应该离得越远越好,笔者也不记得上次跟客户晚上吃饭是多久以前的事情了,这既是对身体的负责,也是对自己和家人的负责。 当然笔者想说的是,创业的形式不一定局限于自己去创办公司,而是做一些有社会价值的,创新的,有创造性的事情。加入一个创业团队或者入股一家创新的公司也是低碳创业很好的办法。 碳阻迹在创业的路上走过了6年,时间不长也不短,也经历过很多成功和失败,在创业的路上希望与各位创业人士共勉,也愿意为年轻创业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通过碳阻迹这些年积累的数据以及经验教训助力创业者。 创业就像打麻将,需要凑得齐人,最快时间做出产品“上听”,等待“胡”的机会,每盘结束又是新的开始,不输钱的唯一真理就是不要下桌,希望每个创业者都能坚持心中所想。 原创系列: 1,中国碳交易市场能成功吗?【碳阻迹原创】2017-10-09 2,个人碳交易市场或许将超企业碳交易市场【碳阻迹原创】2017-10-16 碳阻迹 ∣带您走近低碳未来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关注碳学堂获得更多低碳知识! www.tanxuetang.com

2017-10 16
View 1675
个人碳交易市场或许将超企业碳交易市场? 【碳阻迹原创】

Date:2017-10

View:16

个人碳减排的重要性 政府是应对气候变化的第一对象,也是主管部门;而企业是主要的碳排放源也是减排的主体,这二者对于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减缓全球变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笔者也认为社会公众对碳减排的驱动力是不可忽视的,甚至可以说是最根本的。任何一件事情需要落实到人,以人为本。我们做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是为了整个地球,为了地球上的人民,同时我们也需要地球上的人民自己做出贡献才可能实现我们的目标。 引导和激励广大公众参与到碳减排目前仍是一片蓝海,在全球范围内也都没有特别成功的案例,但对于中国来说,我们正处于一个千年难遇的大变革的时代,中国的高科技部分已经领先全球,并有全面引领全球的趋势。回到这篇文章的主题,在别的国家还没有做成的“个人碳交易”,这对中国来说正是一个新的机会。 个人碳交易 谈到个人碳交易,大家或许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在目前的政府和企业主导的碳交易市场进行投资,通过碳价的低买高卖来获得收益。这是一种最简单的个人碳交易,也不需要对现有系统做出改动就可以实现。 然而此文中想要探讨的是一种更为广义的个人碳交易。笔者将它定义为:涉及到碳排放属性的产品的流通与交换。根据人的精神境界和实现的难易程度,我们将个人碳交易分为碳中和、碳普惠和“潜移默化”的碳交易(至今还没有想到一个更好的词来描述她,形象有些模糊,但或许它才是真正的“个人碳交易”)。 碳中和 “碳中和”这个词,大家可能并不陌生,简单理解就是个人或组织通过种树、购买碳减排量或者碳汇的方式将工作生活或者会议活动中产生的碳排放抵消的行为,再简单一点理解就是做好事来补偿和抵消自己的原罪。 目前国内外在碳中和领域也有颇多尝试和实践,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比如刚刚看到一篇新闻说英国的玛莎百货在2014年实现了全球业务的碳中和,并被评为联合国的灯塔项目(Lighthouse Activities);国外很多机场和火车站在购票的时候也会提示乘客是否愿意多付一小点费用抵消此次旅行产生的碳排放;中国的绿色碳汇基金会专门为会议碳中和提供碳汇量;北京环境交易所开发了中国第一个微信端碳中和平台等等,而巴黎协定里也指出要在2050年达成全球碳中和。这都是可喜的一面,然而笔者认为碳中和对人的境界要求还是比较高的,毕竟这是一个需要人去主动奉献的事情,驱动力完全来自于个人的自觉和社会责任。国外做碳中和很多年,但也没有形成大的气候。碳阻迹做绿色会议也做了几百场,但统计下来每次参会人员计算完参会碳排放之后去做碳中和的还是寥寥。笔者认为这种个人付出时间劳动或者金钱去交换补偿个人产生的碳排放的“个人碳交易”是值得提倡的,也相信未来五年碳中和会成为主流、社会时尚,但这些年需要更多的其它层面的宣传或者为公众养成低碳的习惯后,碳中和才会迎来爆发的一天。 相比后面两种“个人碳交易”,碳中和的难度最大。笔者建议政府和相关企业(就像阿里投资千亿成立达摩院开始底层科技研究是非常值得鼓励的)需要建设好基础设施(如种好树供用户购买,碳排放计算过程尽量透明,碳中和过程尽量简单方便),这样个人碳中和才有充分的条件。 碳普惠 碳普惠是近几年兴起的一个新名词,它的大概意思是用户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低碳行为被监测下来,转换成碳积分,这些碳积分可以用于兑换一些商品或者折扣券等。简单理解就是个人减碳行为与日常商品的交换。 碳普惠比起碳中和,它有着明显的优势:对用户的驱动力大,毕竟有利益刺激,还能为低碳社会作出贡献,并且用户需要为此付出的成本是微乎其微的,或者说完全可以接受的,比如走路10000步,骑共享单车20分钟之类的。 目前国内有不少地区开展碳普惠的试点和创新,包括广东的碳普惠试点、深圳的全民碳路、北京的自愿少开一天车、武汉的碳宝包等等,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碳普惠是一种很好的创新,值得社会广泛应用。 但笔者认为目前的碳普惠制也有其面临的挑战: 中国的大部分碳普惠项目基本都有地域限制,即碳积分大多产生于当地,也基本只能在当地兑换商品或资金。所以需要不断拓展其应用领域和区域,比如寻找愿意可以跟碳积分对接的商家以及愿意接受碳普惠应用的城市。这个过程是一个艰辛的创业过程,需要不断开疆拓土,当然也是在建立自己的技术壁垒,笔者相信这个过程是非常有价值的。 碳普惠基本都需要用户做出一个“兑换”的动作,与外部渠道或资源进行一次交换,这个额外的动作也许就是最大的一个阻碍。笔者认为最理想的产品应该是无须劳驾用户,润物细无声。 碳普惠目前绝大多数还是地方发改委或者专门成立的基金来投资运营,在政策和资金的可持续性上都存在一定风险。 “潜移默化”的碳交易 这种个人碳交易的方式,暂且叫作“潜移默化”的碳交易,这种碳交易不是刻意的,不是勉强的,因为碳交易发生在用户的日常工作生活中,用户在不察觉的状态下就完成了自己的碳交易。听起来有点神乎,但是它确实存在。对于用户来说,这是一种难度最低(既不对精神境界有要求、又不像碳普惠一样要用户刻意去做一个“兑换”动作)。这里说的可能还很抽象,下面用几个场景说明一下: 场景一:用户网上购买某件商品(这件商品计算过碳足迹)则可能增加或减少用户的碳积分(如果该商品的碳足迹低于平均水平,则用户的碳积分增加;反之亦然);如果用户平时做了一些低碳行为(如走路、骑车、线上支付等等),这些行为产生的低碳积分可以用于抵扣商品的价格,这是不是很像碳市场的抵消机制CCER(只是对它使用比例的限制,可以自行定义规则)? 所以用户网上购物付款购买某件商品过程中就自动将该商品的碳足迹与用户积累的碳积分进行了一次交易。当然这需要提前做好很多工作,比如商品的碳足迹要准确的计算出来。而这件事情最适合目前大的电商平台来执行,比如阿里巴巴、京东、唯品会等等。这里碳积分就成为了商品的一部分(就像商品的增值税一样在交易中流转),并且成为了用户选择购买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 这个场景的核心就是用户在购买商品的时候,会考虑它的环境影响(碳足迹)。为了更深入了解目前中国用户在商品的绿色选择方面的情况,这里也做一个调研投票: 如果两个同一类型的产品,质量品牌相当,其中一个产品A告诉了你它的生命周期碳足迹以及将来的减排措施,而另一个产品B没有披露碳足迹信息或者披露的碳足迹比A大,那么当A的价格高于B多大百分比时,你仍愿意购买产品A: 场景二:员工在平时低碳行为中积累的碳积分可以用于所在企业的激励行为,比如获得低碳奖金或者减免个税等;而企业或机构积累的碳积分是可以申请减免税务机关的企业所得税,这样企业和企业员工参与的动力就足了。除此之外,这个碳积分也可以作为对用户低碳评级的一个参考,就像支付宝的芝麻信用分一样,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上面两种场景还只是冰山一角,所有能在自身业务闭环内实现的碳交易机制都可以成为个人碳交易机制(即无须向外部渠道寻求碳积分的转换或兑换),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留言探讨还有哪些“潜移默化”的个人碳交易场景。 推崇这种“个人碳交易”,是因为笔者认为只有消费端推动,企业才会有真正的动力去改进(开展产品碳足迹计算、碳减排、碳中和、内部碳交易闭环机制的建立等)。而个人碳交易可以设计的更灵活一些,比如也可以加入履约机制,但周期可以短一些,比如每月或每周履约一次,增强流动性。 “潜移默化”的碳交易机制的建立,离不开以下几个要素: 1,个人碳交易的发起及管理机构:我们认为目前来说最理想的发起及管理机构是大型互联网企业,尤其是电商企业。他们可以在自己的业务范围内实现碳积分的流转,可以将用户低碳行为的碳积分与商户商品的碳足迹联系起来。这是一个纯粹的自下而上的模式,单个企业建立自己的碳交易体系,今后可以与其它类似企业进行衔接,从点到线到面,一级一级拓展,形成潜在的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 2,基础设施:前面提到的场景,都需要对低碳行为或者产品的碳足迹进行计算,所以相关的基础设施要比较成熟,碳排放计算才不会成为企业参与的障碍。这需要产品碳足迹以及碳信息披露工作扎实的推进作保障,需要政府、相关研究机构和企业共同的努力。 这里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互联网企业愿意开展个人碳交易呢? 开展“个人碳交易”对于大型互联网企业或者电商企业来说,他们有一个很好的做差异化吸引新一代消费者的机会,消费者的认可度提高自然会产生更强的粘性(众所周知,蚂蚁森林目前定位为公益产品,而后发现其实它是一个带来用户粘性的很好的工具,比如选择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时候,很多人为了绿色能量,选择使用支付宝。所以互联网公司做低碳不仅仅是做公益,也可以带来商用价值,为主营业务助力)。当然做好内部的个人碳交易工作,对于企业履约政府碳排放监管以及对外碳信息披露都是有百利无一害的,毕竟目前中国还没有一家企业在碳信息披露问卷上敢写自己有内部碳交易机制。 而事实上,不少电商巨头和品牌巨头企业都开始在绿色领域布局。京东《绿色消费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上半年,京东平台的绿色消费金额同比增长86%,高于平台整体市场增速41个百分点,对平台销售额贡献率达14%;绿色消费群体也不断扩大,2017年上半年京东绿色消费覆盖人群同比增长62.2%。阿里巴巴也将从电器领域开始着力,布局商品碳排放的计量,并纳入蚂蚁森林体系。 笔者上周在由环保部东盟中心、SEE, EDF, IPE联合主办的2017绿色供应链论坛上也看到不少大的品牌企业在环境信息以及供应链环境管理领域表现突出,其中苹果,戴尔和Levi's位列CITI排名前3位,连苹果CEO库克都通过微博发来祝贺。大型电商平台和品牌企业将消费者的绿色选择作为自己设计产品和服务的重要考虑因素已是大势所趋,特别是在当今新消费时代,绿色环保的产品和服务也更易赢得新一代消费者的青睐。 个人碳交易与企业碳交易相比的优势 相比起企业级别的碳交易(Corporate Carbon Trading,缩写为CCT),个人层面的碳交易(Personal Carbon Trading,缩写为PCT)有着其明显的优势: 用户群大、宣传效果好。PCT影响的是数以亿计的人,而CCT影响的可能初期是几千家企业(每家企业关心碳交易大多数不超过5个人)以及不超过1万的散户。PCT具备病毒式传播的效应,这比起略显笨重的CCT优势明显。 数据可依赖度高。CCT需要第三方机构对企业的碳排放数据进行核查,核查后的数据才能用于分配配额和履约。笔者认为第三方核查机制本身存在其天生的缺陷。只要是由人来决定一个会产生价值的数据,这里面就有作弊的可能性,与具体的人和机构无关,而关乎机制本身。就像欧盟很多碳核查的业务交给“四大”,因为“四大”公司的规模较大,口碑较好,他们“犯罪或者犯错”的成本很高,所以大家对他们是比较相信的。但是“四大”毕竟也是由人组成的,就会存在利益交易,就很难保证绝对的干净。一些企业碳交易(甚至部分股票交易)让大家失望就是因为不透明、有猫腻、有腐败、有信息不对称,而个人散户进入市场就永远是当炮灰。所以只有将事物处于一个屏蔽了利益关系的逻辑中,这个事情才能得到大家的信任。 所以笔者建议个人碳交易初期是单个机构自己做,碳交易闭环由自己创造,数据规则由自己制定,杜绝数据舞弊行为,鼓励自己的用户参与。比如腾讯、阿里、京东、滴滴、美团、万科、恒大等,他们都有自己庞大的用户群,完全可以做出一个有规模的碳交易市场。 面向终端消费市场的企业都将获得更大的成功。最新胡润排行榜,前十名多是面向终端消费者,谁能赢得C,谁就能赢得市场。 PCT超越CCT有很大的机会,就像阿里巴巴作为一个私营机构,相当于全球第21大经济体,而个别企业发起的PCT很有可能比全球碳市场大多数CCT规模更大,影响力更大。同时笔者认为这是中国领先全球的一个新领域,一次新机会。 当然,个人碳交易不应该局限于个人与个人之间,还可以与所有的交易主体相对接,个人与企业、政府、国际投资者进行交易。 碳排放因子数据库,建设低碳基础设施 上面所述个人碳交易情景,需要很多基础设施的建设,其中关键的一环是产品服务或者行为的碳排放的计算,而这个工作专业性比较强,一般机构或者个人无从下手。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碳排放因子数据库小程序,碳阻迹花了5年时间积累的上万条碳排放因子数据免费公开,赋能企业机构及个人进行碳排放计算。你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碳排放因子小程序: 企业机构也可以调用相关碳排放因子数据接口与自有系统对接。 系列原创回顾: 1,中国碳交易市场能成功吗?【碳阻迹原创】2017-10-09 碳阻迹 ∣带您走近低碳未来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关注碳学堂获得更多低碳知识! www.tanxuetang.com

2017-10 09
View 2683
中国碳交易市场能成功吗?【碳阻迹原创】

Date:2017-10

View:09

已经进入2017的最后一个季度了,今年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时间所剩不多。中国的碳交易市场迟迟未能启动,而碳交易市场上陆续有人/机构退出,也有新人/机构加入。很长一段时间的沉默,也是很长一段时期的动荡,看到很多微信群里大家在讨论将来的出路。这几天得空在家里休息,做了一些思考,想做一些分享,直率、不迎合并且“倾巢而出”的分享。 笔者计划在未来十周内,每周分享一篇关于低碳和碳市场的原创,为推动行业发展尽我们的微薄之力。下面就是这十篇文章初拟的题目:    1,中国碳交易市场能成功吗?   2,个人碳交易   3,中国的低碳创业   4,企业社会责任与低碳管理    5,互联网与低碳:“蚂蚁森林”的未来   6,中国低碳行业发展:顶层设计和人才储备   7,低碳大数据   8,做好产品碳足迹,赢得上亿国际订单,你值得拥有!   9,碳税就真的不适合了吗?   10,碳币!区块链在碳圈的应用 今天的这篇文章就讲一个大家最关心的话题,围绕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前景以及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希望它可以成,但前路漫漫,需跨越“十大”鸿沟,才能顺利到达彼岸。 一、政治风险 说到底,碳交易市场本身还是一个政策性市场,受政策的影响非常之大。中国碳交易市场建立已经上升到国务院层面,可见国家对碳交易市场建立的重视,而国家发改委是碳排放权交易的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尽管不会像美国特朗普上台后美国低碳政策发生全盘否决的局面,但即将召开的中国“十九大”肯定也会对中国碳交易市场产生直接的影响,包括国内低碳主要领导的人事任命等。而从历年来的低碳发展经历来看,直接领导人的风格则对碳交易市场的走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中国在全球低碳发展进程中将扮演什么角色,以及是否真正想实现这个目标仍然有待检验。倘若中国确定想承担全球责任,担当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领袖(无疑这是一个绝好的历史机遇,同时这也是中国可以领先全球的一个领域),那么就必须有拿得出手的手段和成果,而目前中国主推的低碳政策-中国碳交易市场无疑可以是我们向全世界展现的重要工作。 说到这个程度,我们更愿意相信趋势不可逆,中国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并且成为全球其它国家效仿的目标,甚至可能是中国“引领”其它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不要忘了,中国正在如火如荼地实施“一带一路”政策,笔者上月初在武汉参加的一个为“一带一路”国家举行的低碳能力建设中也深刻感受到“带路”国家尝试开展碳交易政策的兴趣和决心。 二、主管部门的决策风险 8月底碳道ideacarbon在上海举办了一个碳市场建设的交流会,在圆桌论坛上出现了很有趣的一幕,有人询问坐在圆桌上的各位碳资产管理公司的老总,谁没有在某碳交易试点市场赔钱?现场一片哗然,之所以出现这一幕主要是因为大家认为该试点的政府主管部门出现前后说辞不一的问题。之前向市场发出信号,表示会收紧控排企业的配额,意味着碳价有上升的期望值,市场主要投资机构、碳资产管理机构纷纷参与进来。然而在履约前,控排企业却给政府碳交易主管部门极大压力,要求多发放配额,主管部门“综合考虑”之下增发了许多配额,导致企业配额基本都富余,从而引起价格暴跌,市场参与者的信心丧失。当然这对企业本身是好事,减少了履约带来的成本,但是却造成了市场的混乱以及投资者信心的崩塌。 主管部门领导常常也在各类论坛上发表自己对未来碳市场价格的预期,可以理解其希望给市场以信心,但是这样没有充分依据的断想确实有助于市场的发展吗?诸如此类问题还有很多,主管部门只有言行一致,并且保证足够的透明性和公正性,市场参与者才能有足够的信心,中国碳交易市场才能良性发展。 另外,建议成立碳市场反腐工作组,彻查碳核查市场、低碳课题市场和清单编制等与主管部门极其相关的业务市场,在碳市场建设阶段必须保证市场的干净透明,否则绝对不能保证市场参与者的利益,最终这个市场将很难有所发展。 三、全国碳交易平台启动风险 记得在碳交易试点刚刚启动的时候,说法是2015年中国将启动全国碳交易市场,然而“顺利”拖到2016年,现在到了2017年。 随后又有2017年7月将启动全国碳交易市场,而后是第三季度,现在已经到了第四季度,最新说法是12月6日或者8日将启动全国碳交易市场(而且这次相对是比较高级别的会晤上确定的,希望这一次是真的)。当然笔者愿意相信2017年肯定会启动全国碳交易市场,毕竟习大大在巴黎气候大会上也庄严承诺了。 然而启动时间就算定了,启动的形式至今仍悬而未决。笔者得到的内部消息是碳交易平台和注册登记簿平台分别由两家在试点期间交易较活跃的试点省市承担,主承担方占据24%的股份,剩余的76%的股份由其余几家平分。之间的利益博弈可想而知,能否平稳过度这也是全国碳交易市场存在的潜在风险。 笔者认为中国在2017年度启动全国碳市场问题不大,但问题在于怎么启动,是能开始实质性交易还是说只是走一个形式而已,这将留给时间来检验。 四、数据风险 碳排放权交易,交易的是数据,数据是核心,是重中之重。如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和有效性是碳市场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笔者了解在碳交易试点阶段,部分试点出现碳排放数据操作不规范的现象,有些核查机构或者核查机构的员工不惜以身试法,编造/串改数据,从碳交易中牟取利益。这主要表现在: 核查机构人员的能力及态度。部分核查机构为了减少成本,雇佣缺乏相关经验的人员参与碳核查工作,由于工作能力以及态度等原因,造成核查数据质量低下,无法保证碳交易市场的公平合理性。 核查机构参与咨询。核查机构如果在碳市场中为企业机构提供咨询,这就相当于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笔者最近和一位核查机构负责人聊天(其实他们主营业务是碳资产开发和管理),问起为什么去做核查业务了,Ta的回答也很直接,“我们如果不做核查,当时公司就死掉了,通过核查可以带来直接收益,同时锁定一批控排企业客户,从而好开展碳资产管理的业务”。这是一个普遍现象,但却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核查机构绝对不允许参与碳资产管理咨询以及碳交易相关工作;碳资产管理公司也坚决不能参与到碳核查的工作。尽管国家出了相关的核查机构的管理制度,但是执行层面仍需加强,上述问题仍非常普遍。 核查方法过于复杂,核查员的主观性严重。对大多数控排企业而言,碳排放核查过程过于复杂,而且有很多排放源鉴别以及分配配额的决策在于核查员的主观想法,同时企业很难自行计算重现结果。某非试点发达地区在碳核查时,由于低位热值数据获取困难,跟其它地区核查出来结果有明显差距。最后调查发现是核查员之间沟通好,主观决定使用上海的低位热值,这对控排企业来说就很不透明了,给企业核多核少配额也就在一念之间了。类似现象很普遍,碳排放核算核查过程应该更透明更可追溯。 五、配额分配 之前老汪第一时间发布了国家发改委在四川进行配额分配试算的公式和说明,引起行业极大关注。大家都以为配额分配方法基本确定了,纳入行业也基本确定为电力、水泥和电解铝三大行业了。但目前我们还没有得到一个可以公布的配额分配方法的公式以及相关系数。笔者了解到目前配额分配方法基本确定,但是因为迟迟得不到个别省市地区的数据,致使基准线无法最终确定(尽管影响不大,但也需要拿到全国基础数据后才能确定最终的基准线)。 另外,笔者得到的关于地方配额能否兑换国家配额的说法是:不能。其实也容易理解,各个试点要从地方配额转换成国家碳市场承认的配额,其中涉及到的复杂度以及利益博弈不言而喻,不如干脆不能兑换,但主管部门应给控排企业做好充分的工作才行。 配额分配工作影响碳交易市场的方方面面,工作做扎实是有必要的,同样也需要做到更透明。 六、流动性 首先笔者想说的是,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并不是为了服务于碳市场的服务机构,而是服务于控排企业,帮助他们发现减排成本,以最低成本实现减排,促进整个社会碳减排。然而初期市场的流动性又需要市场的服务机构来保证和促进,才能形成真正的市场,碳市场的服务机构可以起到调节市场的作用。 从政府主管部门的角度来看,也许“碳不是用来炒的”;而从碳交易所和投资机构的角度来看,希望增加流动性,更多机构和个人参与进来。这两种说法都无可厚非,都是站在各自的立场来看待碳市场。 笔者认为在整个试点阶段,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都不能算是一个纯粹的市场,没有足够的流动性,而没有流动性的市场,就很难称之为市场了。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初期,需要在政府管控碳排放以及增加流动性方面取得平衡,否则与碳税这类行政政策相比并无优势可言。 七、价格透明性 碳交易试点期间,尽管大家都在关心碳价的趋势,并且滋生了一些碳价预测等服务,但是圈内人都清楚公开披露出来的价格和实际价格相差甚大。一个朋友前两年在某碳交易市场销售ccer给控排企业,本想着ccer卖10元差不多(根据线上成交价格),结果跟一些企业沟通下来,有人反映实际上线下配额价格都是10多块钱的,而线上价格却显示50多元。线下价格和线上差距巨大,一般人无法知道实际碳价。连交易最基本的要素-价格都存在这么大的潜规则,碳交易市场缺乏足够的公信力。 除了价格本身不透明之外,交易的对手方信息也是不透明的,导致目前主要的交易都是靠碳资产管理机构线下去和控排企业一家一家谈下来的,而单纯靠线上撮合完成交易,一般来说希望渺茫。 全国碳市场启动能否形成透明的价格以及披露机制也是市场能否健康运行的关键因素。   八、恶性竞争 碳交易是一个肩负国家实现减碳目标和可持续发展重任的行业,从业者大多学历高、素质高。而在一些细分行业里,比如碳核查领域,有些机构为了获得业绩,不惜以严重低于成本价的方式去投标,争取一些核查资质。这对于单个机构来说是一种赢得市场的战术,本无可厚非,但是却对行业造成了损害。一些核查机构鉴于中标价格极低,采取了临时工以及实习生的方式完成核查任务,其核查质量可想而知。而核查质量不能保证的碳市场又如何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市场。 同样在其它一些细分领域,比如碳管理软件领域,有些机构为了中标(比如市场主流报价大概在300万左右),不惜以其它竞标方的1/3价格竞标,还是那句话,就算拿下这个标,不仅自己无法磨平成本,更致命的是对行业造成了破坏。 一个良性的碳市场,需要参与方共同的呵护,如果都是恶性竞争,这个市场早晚也是不能健康运行的。 好消息是从10月1日开始,低价中标将被摒弃,当然不少机构早就采取了中间价中标等方式杜绝低价中标带来的质量和管理问题。 九、诈骗问题 碳交易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其发展初期阶段,难免会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作为诈骗牟利的工具。相信全中国了解碳汇交易的人肯定比碳交易本身的人多,因为一些传销机构已经将碳汇造林变成了一种新的传销产品,传播给了成千上万的公众。 笔者最近接到最多的电话也是,“我有一片林子,请问可以开发成碳汇交易吗?”看来传销的影响力确实非常大,但须知大多数的林子是不能开发成碳汇的。 碳交易这种对老百姓来说比较遥远的产品似乎正是非法传销最喜欢的,所以在碳交易市场建设初期,做好最基本的能力建设和宣传是每一个碳圈人的义务和责任。 十、负能量过多 碳交易市场曾经确实辉煌过,目前很多碳圈老人都是CDM时代转行来做国内碳市场的(开发CCER,参与碳资产管理或者碳核查等)。正是由于之前CDM时代辉煌过,而目前的处境与之前相比落差甚大,所以碳圈的部分“老人”的负能量有些重。很多次碳圈聚会都变成了吐槽大会,甚至说是散伙饭等等,给行业中的新人带来很多负能量,这不利于一个全新的碳市场的建立。一个市场从无到有,从0到1确实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而碳圈人正处于一个开天辟地的时代,一个全球最有潜力最大的市场环境,而低碳行业本身的正能量也需要更多气场相合的仁人志士,才有可能往正确的方向前进。 以上是笔者这些年碳圈从业的一些感触,以上十个问题如不能得到有效解决,碳市场就很难成功或者短期内难以实现有规模的碳交易市场。 这么说,其实真正要建立一个成功的碳市场确实不是那么乐观,但是对参与的控排企业而言,如果没有这个碳交易市场,是否意味着我们就离低碳很遥远,眼下就毫不相关呢?当然不是!除了碳交易市场,低碳还有非常多的领域值得我们去开垦,以下是几个笔者认为值得控排企业/机构关注的领域或方向: 1,低碳与企业的业务、产品深度结合 其实这些年我们也看到不少企业非常关心自身的碳足迹,主动披露其碳排放信息,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那么他们这样做的动力到底来自于哪里呢?举两个例子说明问题: 1) 某江浙地区制造型企业,受其国外客户(沃尔玛、欧莱雅等国际品牌要求其供应商提供碳排放信息)要求进行碳排放信息披露。他们开始重视这件事情,认为这是赢得客户信任以及战胜市场竞争对手的新机会。通过积极的准备和扎实的,他们的碳信息披露问卷得分成为中国最高等级,这个信息传到客户那里后,他们在新的财年多获得了数亿的订单,并且得到了市场上其它潜在客户的青睐。 2) 因为政府部门应对碳减排的具体工作包括产品碳足迹和碳信息披露等,所以辖区内如有企业完成相关产品碳足迹以及碳信息披露的工作,则政府在这块的工作考核中也能取得好成绩。企业的低碳工作助力了政府的年度工作考核,政府对优秀低碳企业的扶持则会更加有力度。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正能量的事情值得鼓励。 本系列第八篇文章(11月27日发布)将详细分析,敬请期待。 2,个人碳交易 一般意义上都认为低碳主要是政府和企业需要考虑的,而个人与之似乎关系不大。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公众个人开始关心起自己的环境责任以及贡献,低碳普惠也日益盛行。最近也在做一些关于新的碳交易机制的研究,做一些创新,届时欢迎大家留言探讨。 本系列第二篇文章(10月16日发布)将详细分析,敬请期待。 3,低碳互联网 目前,互联网+已经非常普及,很多行业与互联网结合的很完美。低碳这个可以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的行业,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必定也将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目前碳圈不少机构纷纷开发上线其低碳互联网产品,以互联网促低碳发展;同时我们也发现有很多互联网公司也开始在其产品中纳入低碳元素,从我们天天接触的七彩单车、百度地图等。笔者认为低碳必须通过互联网工具才能真正走进千家万户,才能与公众消费者的生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全民低碳,全社会低碳才能最终达到目标。 本系列第五篇文章(11月6日发布)将详细分析,敬请期待。 4,碳税机制 提到税赋,企业一般是比较抵触的。但若将碳减排贡献与减税挂钩,企业是否会比现在的碳交易机制更加有兴趣,更有动力参与呢? 本系列第九篇文章(12月4日发布)将详细分析,敬请期待。 5,区块链 无所不能的区块链与碳结合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尽管目前比特币被限制,但是其底层区块链技术还是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 本系列最后一篇(12月11日发布)将详细分析,敬请期待。 讲完这一系列十篇文章后,笔者猜想全国碳交易市场也该启动了,让我们静待其变。 该系列原创由碳阻迹服务号每周一晚上8点准时发布,欢迎关注。 碳阻迹 ∣带您走近低碳未来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关注碳学堂获得更多低碳知识! www.tanxuet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