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阻迹
2019-11 18
View 1641
低碳大数据-得数据者得天下?【碳阻迹原创】

Date:2019-11

View:18

来源:UNSPBF 得数据者得天下,数据正成为新时代的石油,正成为新的经济驱动力。通过数据,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提升社会整体运行效率,高效解决社会问题以及环境问题。数字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世界。他们改变了人们交流、生活和工作的方式,也改变了我们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本文将基于低碳、可持续发展的语境,就大数据应用于低碳可持续发展领域进行一些思考和分析。 为什么需要低碳大数据? 在低碳可持续发展领域,不同的利益相关方对数据有着不同的诉求。 对于政府(包括地方政府)而言,为了设定科学的减排目标以及实施策略,需要充分的数据来做决策支撑,例如辖区内企业的碳排放状况,增长趋势等。 企业需要行业以及自身的历史数据来做对标,从而以最低成本减少碳排放,以及制定科学碳目标。 而公众则需要有足够多的产品碳足迹信息,才能做出正确的购买低碳产品的决定。 低碳大数据的应用范畴 笔者曾在2年前写过一篇关于低碳大数据的文章,探讨了一些关于低碳大数据的应用场景,比如: 1,大数据为政府遴选核查机构提供支持。从笔者近两年的观察来看,尽管碳交易核查市场问题仍很多,但核查市场正逐渐走向成熟,有明显好转的趋势,首先是核查机构信息更加透明,核查机构也逐渐形成几大梯队,主要的几个第一梯队核查机构在全国各个省市的碳核查市场占据了半壁江山,地方乱象发生的机率降低许多。地方政府遴选核查机构也有更多的数据来考核核查机构的资质、履历和能力,数据让决策变得更容易。 2,大数据为控排企业对标行业基准,寻找减碳空间提供基础 大家都在关注企业应该减排,但是没有谁告诉企业应该如何减排。没有充分的数据作支撑,企业开展减排的工作也是无的放矢,效果可想而知。通过大数据的分析,企业可以发现自己的减碳空间,以及减碳成本,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减碳或履约之路,是为上策。 联合国关于环境大数据的科学-政策-商业论坛 近期笔者参加了联合国环境署主办的一次关于环境数据的科学-政策-商业三方论坛,这次大会的主要目标是集合全球的力量,开发一个开源的、多方参与、联合国作为主办方的数字平台来寻找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为实现SDG目标和国际达成的其它环境目标(如巴黎气候协定)等作出贡献。数据正成为国际舞台上大家讨论的重要话题,通过数据寻找合理的环境问题解决方案正成为各国各利益相关方共同的途径。 (分组讨论如何通过数据推动联合国SDG目标) 相对而言,笔者更加关心商业巨头们在数据方面的进展和方向。Google, IBM等分享了他们如何利用数据来解决国家以及地区的诸多环境问题,例如通过卫星以及监测站点获取地区相关的湖泊、树林等信息,解决了许多普适性的问题,也有很广的应用空间。 中国科学院空间地理所的陈方教授也分享了中国在利用卫星等手段监测地区环境污染问题的进展。听下来有一些收获和思考: 1,目前我们可以获取到海量的数据了,监测手段越来越丰富 包括卫星、传感设备的广泛应用,数据每时每刻都在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山川、不同的设备以及不同的人身上产生。无论从联合国平台、各国政府、科学部门以及私营部门都采取了大量的措施来获取数据。 2,海量数据的处理成为新的挑战 过多的数据,尤其是过多无序的数据正成为科学界、商界等新的烦扰,如何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并翻译成真实社会所能理解的语言,这是各方面临的共同挑战。 3,要基于社会和人的基本需求来开发数据(而不是技术驱动) 数据是用来服务于我们的需求,而我们此刻的语境就是可持续发展,解决环境问题。 利用数据,无论大还是小,或者是区块链,人工智能,我们的目标是减少碳足迹以及提升人类系统的效率; 利用人工智能来设计循环经济,而不是为了纳秒级股票二级市场交易; 利用大数据来理解人的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力和反应的复杂度,而不是为了改变民主的进程。 这是这次大会的主基调。 4,数据固然重要,但更需要行动和好的案例 数据是前提,但我们的目标的是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基于数据采取行动,而不仅仅是对数据进行分析。目前大多数环境问题的进程是研究和理论太多,但是行动太少,今年9月纽约气候峰会的主题也是CALL FOR ACTIONS. 笔者这次也有机会在UNSPBF论坛上分享了中国的优秀企业案例,得到了包括联合国以及诸多国家的认同和赞许。 低碳大数据的挑战 大数据应用于低碳环境领域是大势所趋,然而UNSPBF论坛的专家们也分享了低碳大数据面临的挑战。例如: 数据的可获取性、质量、可访问权限以及空间信息的分享等问题和挑战 如何管理这些数据,数据流的开放和关闭策略 人工智能的可信赖程度 数据的重复利用 数据隐私 低碳大数据上哪找? 关于低碳大数据,首先中国开展此块工作的机构并不多,即使有数据的机构也基本不愿意分享和开源,这是中国低碳大数据的现状,而数据又是实施低碳工作的基础。碳阻迹敢为人先,成立了一个专职的数据开发团队,近些年持续发力于低碳领域的数据积累,通过“碳智汇”小程序平台,将近些年积累的低碳大数据进行分享,促进行业的整体能力提升,赋能企业和政府碳减排工作的扎实有力推进。 继碳足迹计算器(覆盖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用场景)、碳排放因子数据库(近50,000条碳排放因子数据,涵盖全球200多个国家)、碳交易配额试算工具(电力、水泥、电解铝三大行业)后,碳阻迹最新推出了碳排放大数据平台,提供了国家、企业、行业三种类别的数据查询,汇总了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网罗全球大中小企业碳排放和能源消耗量,覆盖能源、农业、工业、土地利用和废弃物等各大行业。 目前共收录国家排放数据3432条,企业数据1794条,行业数据11064条,并持续增加中。 点击进入“国家排放”查询界面,搜索框输入或选择你想要查询的国家名称。例如输入“中国”: 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搜索结果展示 点击进入“企业排放”查询界面,搜索框输入或选择你想要查询的企业名称。输入“欧莱雅”,搜索结果展示欧莱雅年度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耗数据表。 点击进入“行业排放”查询界面,搜索框输入或选择你想要查询的行业类别名称。 输入“能源”

2019-10 18
View 2708
详解碳中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碳阻迹原创】

Date:2019-10

View:18

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2019年的地球超载日已经提前到7月29日了,我们在8月份之前就已经用完了这一年地球所能提供给我们的资源,从环境和资源方面的余额来看,我们每个人都是“穷人”,在这样的情境下,我们首先需要做到的便是“独善其身”,实现自身的碳中和,不给地球,不给别人添麻烦。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可以多投资和生产新能源,供给给更多需要的人,所谓“达则兼济天下”。 2006年,《新牛津英语字典》公布了当年的年度词汇:Carbon Neutral 碳中和。碳中和是指首先计算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树或者外部购买碳减排量等方式把这些排放量吸收掉,以达到低碳环保的目的。 近期承诺做碳中和的政府和企业越来越多,为了帮助需求方全面了解碳中和,本文将从碳中和的目的、对象、方式方法、挑战争议、未来趋势以及案例等方面进行剖析。 一、碳中和的目的意义 在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力图实现2度甚至1.5度增温控制目标的大趋势下,碳中和成为各国、政府、企业、活动组织方乃至个人应对气候变化、减缓全球变暖的主要措施之一。 二、碳中和的对象 巴黎气候大会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全球目标:在2050年实现全球碳中和;不少国家和地区近些年也纷纷做出国家碳中和的承诺;优秀的企业代表们也做出了不晚于全球2050目标实现企业碳中和的承诺。碳中和是全球共同的目标,需要全球国家、地区、企业、活动组织方以及个人的努力和贡献。 全球碳中和: 举世瞩目的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留下的重要遗产是在2050年实现全球碳中和,即全球产生的碳排放应尽量降低,而那些不可避免的碳排放将通过种树等方式吸收或抵消掉。 国家碳中和:英国宣布了2050年实现整个国家的碳中和,并且实现了立法;北欧国家芬兰、瑞典、挪威、丹麦和冰岛日前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签署一份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五国在声明中表示,将合力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力度,争取比世界其他国家更快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国提出2030年之前碳排放达峰,但离碳中和的目标还比较遥远。 城市碳中和:在城市层面,国外有很多城市做出了碳中和的承诺并且正为之而努力。整体来看,这些承诺实现碳中和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人均GDP最高的欧洲,尤其是北欧,这或许也是一个趋势,当人们的生活水平足够高时,将有更多的空间和机会贡献于环保。 有“波罗的海的女儿”之称的赫尔辛基,如今又被誉为“环保之都”,从四通八达的公共交通到鳞次栉比的节能建筑,从井然有序的垃圾分类、回收到热电联产型集中供暖,处处都留下了这座城市“绿色环保”的印记。为进一步加速节能减排的步伐,2017年9月,赫尔辛基市重新设定了到2035年实现“碳中和城市”的目标,将此前的目标提前了15年。 哥本哈根计划到2025 年将实现碳中和,届时这座城市生产的可再生能源,将超过其消耗的不可再生能源。哥本哈根计划在 2025 年实现每消耗一单位化石燃料,生产出一单位可再生能源。他们投入巨额资金修建风力发电机,城市用电很大一部分就来自风能发电。这座城市还拥有一个新建的高科技垃圾焚烧炉,利用焚烧垃圾产生的热量为城市提供暖气。这些垃圾来源于每栋居民楼的 8 个分立式垃圾桶。另外,哥本哈根可以说是一个当之无愧的“自行车城市”,有大约400公里的自行车专用通道,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也是实现城市碳中和的重要手段,而基础设施的建设也不光是政府的专利品,私营企业也完全可以参与其中,利用自己的主营业务,为碳中和城市做贡献。 在中国,最近百度地图首先在深圳发布了19条城市绿道,便于公众骑行。更多信息请参考:百度地图上线19条深圳绿道为你找到“世外桃源”。 牛津作为世界著名的大学城,不光在学术科研领域领先世界,更在低碳环保做出了全球示范。牛津提出了英国首个“零排放区”计划:到2020年牛津市中心将限制汽油和柴油车行驶。该计划还提出,到2020年将牛津目前大部分污染道路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一半。根据牛津市政当局的计划,到2020年在“零排放区”内,少数街区将禁止非电动汽车、出租车、轻型商务车和公交车行驶;到2030年所有城市中心街区将禁止上述车辆行驶。当局将利用自动拍照识别相机进行监控,对无视这些禁令的司机最低处以60英镑的罚款。该计划提出,从2020年起只允许电动汽车在部分城区街道行驶。该项计划与伦敦市的区别在于,伦敦规定,只要支付一定数额的费用,排污车辆仍能在市中心街区行驶(笔者曾经就在伦敦市区驾车,由于未提前支付拥堵费,被罚款100多英镑,心疼)。笔者的前老板Craig Simmons,现在的牛津市市长,也提到他在牛津执政的主要政策就是将牛津打造成英国第一个碳中和城市。 10月16日在长沙举行的亚太绿色发展论坛中,笔者与一位曼彻斯特大学的教授Craig Banks在同一个Panel,他提到曼彻斯特将在2038年实现城市碳中和,比英国要早12年。作为一个传统工业化城市,曼彻斯特自上而下都很有决心,当然也面临巨大的挑战,他们至少需要减少48%的化石能源消耗。为实现这样有雄心的目标,曼彻斯特也集合了6个国家/地区得2个欧洲合作伙伴,包括市政当局、研究机构(如曼彻斯特大学)以及企业(西门子等)。 中国尽管还没有城市明确提出将实现碳中和的雄心目标,但是我们也看到自2011年以来中国有近百个城市开展了低碳城市试点,也有不少城市提出了打造近零碳示范区,在城市层面的碳减排方面做出了尝试。然而,笔者的总体感受是(碳阻迹也参与了部分低碳城市试点和近零碳示范区建设的工作),项目的形式都做得很充分了,但是目前还没有特别优秀并且可持续的样板案例,基本都是政府部门有这样一个预算资金,为了完成项目而做项目,其实却没有起到实际的零碳示范作用,中国城市碳中和道路还很漫长。 企业碳中和:企业碳中和是指首先核算了解企业自身的碳排放(一般以年为单位),随后通过数据发现减碳空间,采取减碳措施减少自身以及上下游的碳排放,而那些不可避免的碳排放(减碳措施从经济和技术上评估不可行)通过种树或者购买碳减排项目实现碳中和。 近期,许多企业(特别是车企)也纷纷响应碳中和目标,包括大众(承诺2050年实现碳中和)、奔驰(更为激进,2022年停售燃油车,2039年实现碳中和)、保时捷(祖文豪森工厂在制造纯电动跑车Taycan的过程中实现碳中和)、奥迪(奥迪成为德国第一家在国内运输过程达到碳中和的企业)等车企都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碳中和目标,并且已经开始行动。 互联网公司在碳中和方面也非常积极。Google 承诺,到 2022 年,所有 Made by Google 品牌产品都会使用可回收材料。Google 还承诺到 2020 年使其所有出货商品达到碳中和,以促进其硬件部门发展得更具可持续性。 苹果数据中心100%的用电,以及苹果全球所有设施96%的用电,均来自太阳能、水能和风能发电,苹果中国公司已经实现了运营层面的碳中和。这是互联网IT公司可以效仿学习的地方。 互联网公司的主要排放来自于数据中心的能源消耗,如何让数据中心的能源消耗降到最低,有很多创新的方案,例如微软将数据中心沉入海底;Facebook则在北极圈附近建立其数据中心;腾讯选择在爽爽的贵州挖山洞来存储服务器等设备;阿里巴巴则在千岛湖(利用湖水自然冷却技术)打造了将科技、自然与城市巧妙融合的最美数据中心。 活动碳中和:在中国,则有不少活动和会议做成了碳中和,包括杭州G20峰会,每年的绿公司年会、北京APEC会议、杭州马拉松、惠普供应商大会、招商局绿色人居大会、联合国气候大会中国角等,而生态环境部近期也发布了《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试行)》推动活动层面的碳中和。      (主要绿色会议列表) (杭州马拉松碳中和) 个人碳中和: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生活和工作中都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碳排放,衣食住行用各个领域都有碳足迹。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我们也需要尽量减少我们每个人造成的环境负担,并通过种树等方式实现个人碳中和。 可以关注碳阻迹的碳智汇小程序,其中有我们的个人碳计算器。 用户可以通过碳足迹计算器计算其生活中或工作中产生的碳足迹,并且通过在以碳中和为主营业务的基金会或各大碳交易所购买碳汇或碳减排量进行碳抵消,实现碳中和。 个人碳中和的实现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建设,例如之前海航和南航都尝试过在用户购买机票的时候可以选择捐一定金额用于购买碳信用,实现碳中和。国外也有的火车站购买车票的时候也有提示乘客是否需要进行碳中和。这里可以期待一下12306或者携程将来可以建设这样的基础设施,便于旅客自行碳中和。 三、碳中和的方式方法 要实现碳中和,一般来说有三个主要的步骤: 1,核算碳排放量,发掘减碳空间 要减少碳排放或者抵消碳排放,首先需要对碳排放家底有个清楚的认识,从而为后续采取减碳措施以及碳抵消打下数据基础。 根据要碳中和的对象(国家、地区、城市、企业、活动、家庭以及个人等),核算其边界范围内的碳排放(一般以年度为单位),得出碳排放总量,根据数据以及经济技术可行性发掘可以减碳的领域和空间。 2,实施减碳措施,尽力减少碳排放 上一阶段获知了碳排放量,在进行碳抵消碳中和之前,我们需要尽可能的利用现有的技术措施、管理措施等减少碳排放,将碳排放降低到当下经济和技术可行范围内的最低值。例如使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如光伏发电)、节能改造(如LED改造)、行政管理措施减碳(如视频会议系统优化减少差旅)等进行力所能及的自发碳减排。 3,抵消不可避免的碳排放,实现碳中和 在步骤2尝试了最大的努力后,我们的生产生活中仍有些碳排放是无法避免的,至少在当前经济和技术背景下可操作性是不强的,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考虑通过外部手段实现自身的碳中和(或称碳抵消、零碳),外部手段包括种树、购买绿色碳汇(这里补充一个知识点,碳汇包括三大类,绿色碳汇:森林吸收CO2;蓝色碳汇: 海洋吸收CO2;白色碳汇:碳酸钙固定CO2,而人类能利用或控制的碳汇主要是绿色碳汇)或者投资可再生能源项目(在实现自给全部可再生能源供电的前提下,为社会输出额外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呼应前面提到的“达则兼济天下”)。 四、碳中和项目的选择 前面提到了碳中和的方式很多,包括购买绿色碳汇、自行种树、购买清洁能源项目(风电、水电、光伏发电等)或节能改造碳减排项目以及一些创新性项目,例如碳普惠类项目。 在诸多项目中,我们选择哪一种,对于初次接触碳中和的用户来说是一个挑战。这里有一些基本的原则:  项目的真实性(信息和数据可追溯性) 传统的一些可再生能源或节能改造项目,存在数据监测不明确、减排额外性不够充分、合理等。我们在选择碳中和的项目可以有意识的选择项目可靠性比较强的,得到权威机构背书的项目,也可以翻阅项目的相关文件以了解其减碳的背景和相关支撑数据。 项目的可接近程度(是否可以触手可及) 大部分减排项目可能都离公众很远,所以如果有机会的话,可以尽量选择一些与其自身所在国家、城市、企业机构或个人比较接近和相关的碳减排项目。能亲眼看到或者有直接相关性的项目吸引力肯定会远远大于遥远而不相关的项目。 项目的影响力 在考虑碳中和的项目时,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是该项目本身的社会影响力。一般而言,企业或者机构进行碳中和主要还是从社会效益、社会责任方面出发的比较多,如果碳中和这个行为可以最大化的提升品牌形象,那么企业机构接受起来就相对更加愿意。北京的“少开一天车”项目由于其影响了10万左右的用户,鼓励用户尽量少开车出行,这类项目有很强的社会公益性,产生的碳减排量就容易吸引到有碳中和需求的机构,类似的还有蚂蚁森林、广东碳普惠等。另外也有一些项目,例如林业碳汇项目不光起到了减缓全球变暖,还有美化环境以及扶贫等多重效益,也是非常值得推崇的碳中和项目。 五、碳中和存在的误区 前面已经提到,碳中和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在碳中和的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不少误区。 误区一:不减碳,直接就中和 很多机构认为碳中和是万能的,知道自己的碳排放之后,不是去主动寻找减碳的空间,尽可能的减排,而是直接去寻找碳中和的方式,觉得碳中和是万能的,用钱可以解决任何问题。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区,我们首先应该尽力减少可能的碳排放,除非减碳的边际成本过高,才可以考虑碳中和。否则的话,所有的企业都会考虑直接去碳中和,没有机构愿意去减排,造成该领域没有减排,减碳技术停滞不前,而去大力投资于一些外部的减碳项目,这就本末倒置了。 误区二:减排项目本身的弊端 一般而言,碳减排与环境污染减排是同宗同源同步的关系,但有时候也会出现相悖。例如有些水电项目是给我们带来了清洁能源,但是却对地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坏。所以我们在选择碳中和项目应谨慎选择相对综合效益比较好,同时没有明显短板的碳减排项目。笔者了解很多机构(例如一家国际大型投资银行)之前非常热衷于碳中和,但考虑到碳中和项目伴随的一些负面问题,伤心了,后来也就放弃了。 误区三:绿电的悖论:用户不能选择自己的电的来源 很多机构在碳中和项目的选择中,喜欢选择绿电,因为电力也是我们产生碳排放的主要来源,选择绿电可以说是最直接的方式之一。也许我们在选择绿电的时候会想当然的认为,我们选择了绿电,意味着我们正在使用的也就是绿色电力,但是很遗憾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在当前情况下,我们还是不能选择我们的电力供应,电力改革还没有到这一步。我们只能期待这一天早一点到来,让用户可以决定自己倾向的电力来源。 误区四:碳减排量的核算科学性不足 近些年随着公众对低碳的认知不断提升,日常生活的减碳场景日益丰富,例如低碳出行,网上支付等。但笔者以及一些同行发现,有些企业也在网站上或自有平台上公布其低碳场景产生的碳减排量,但却存在极大的科学严谨性不足的问题,最突出的体现在低碳出行领域基准线选择的问题。用户选择步行、骑行或者选择公交等,不能直接与开车相比(除非明确告知用户是以开耗油燃油车对比),因为基准情景并不是所有人本来都开车,还有很多人本来就是骑行或者公交出行。尽管这类项目大多数仅用于宣传和品牌推广,但如果真正想上升到可以用于碳中和,还需要在核算科学严谨性方面进行优化和提升。 六、碳中和的未来趋势 对于负责任的政府、企业以及个人来说,碳中和是兑现环境责任的最低目标。“穷则独善其身”。在环境资源余额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我们首先可以做的便是我们自身的碳中和。

2019-09 18
View 2018
一个包裹的绿色旅程【碳阻迹原创】

Date:2019-09

View:18

2018中国快递业务量突破500亿件,占全球总量的将近一半,每天一亿个包裹的时代已到来。 快递业高速成长,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环境问题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大量的包装废弃物,以及快件交通运输过程产生的空气污染,都在悄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绿色包装和绿色物流成为时代和社会的刚需。本文将从微观角度探索一个包裹的全生命旅程以及其绿色化,也期待很快可以看到一个全旅程都是绿色的包裹。 根据《2018年中国绿色物流发展报告》等公开信息源,一个包裹从用户下单到送到用户手中,全生命周期旅程主要包括包装、运输、仓储、配送、回收等环节。一个包裹的绿色旅程也主要从这几个环节实现绿色化。 一、包装绿色化: 随着《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实施方案》、《快递封装用品》等系列标准的出台,绿色包装成为各大快递物流公司需要顺应的行业趋势。“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是“十三五”期间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的三大指标。 平日里拿到手中的包裹,至少要包含胶带、包装箱/封套、包装袋几部分,其中包装袋又有塑料薄膜袋、气垫膜包装袋、塑料编织袋等多种形式。目前主流电商平台、快递公司及其供应商纷纷采取措施实现包装的绿色化: 1,原箱发货:直接通过商品原箱发货,零新增包装。既能减少包材消耗,减轻环保压力,又能为商家和物流企业减少成本。 2,纸箱复用:重复利用旧纸箱作为包装材料,减少纸箱的消耗。 3,电子面单:通过使用更小面积的面单或纯电子面单替代传统的快递四联面单。菜鸟电子面单每年帮助全行业,节省纸质运单200多亿张。 4,切箱算法:通过智能算法,使包装材料减量。据测算,通过智能箱型设计和切箱算法,可以减少仓内15%的包材使用。据菜鸟数据,截止目前,这一算法已经被累计用在5.1亿个包装纸箱和快递袋上。卖家只要输入商品的长宽高和历史订单数量,系统就会自动推荐最佳尺寸的箱型。有新订单时,系统会根据商品体积,自动与纸箱匹配,并提供装箱顺序及摆放样式。这是一个典型的非常值得提倡的科技助力低碳环保的案例。 5,生物降解塑料袋替代:生物降解塑料袋替代传统塑料袋从环保角度是积极的。而从低碳角度看,碳阻迹团队做过核算,发现可降解塑料袋如果成分是100%PLA的,则会实现碳减排;如果含有PBAT成分, 则很难确定是否碳减排。以下是主流的绿色包装材料列表: (来源:2018年中国绿色物流发展报告) 6,免胶带纸箱:免胶带纸箱的环保性体现在减少了胶带的使用以及其带来的环境污染;而在低碳性方面,由于免胶带纸箱在减少胶带的同时却增加了纸箱的面积,导致总体上并不减少碳排放。免胶带纸箱的低碳性体现在减少了纸箱的破坏率,从而增加了纸箱的重复利用率,从全生命周期看减少了碳排放。 (来源:蚂蚁森林) 二、运输绿色化: 运输过程的绿色化主要体现在两点: 1,交通运输工具的绿色化 主流物流企业纷纷采取新能源电动车替代传统燃油车,降低运输过程的碳排放(当然减碳的前提条件是电动车使用的电的排放系数需要降低,确保百公里电动车耗电产生的排放低于燃油车耗油产生的碳排放,这也需要国家的能源结构进行优化、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才能实现)。 2,减少交通运输距离的智能化 新能源车不光实现了绿色能源,同时还实现了智能化。新能源物流车通过搭建“智慧大脑”,根据订单的动态,生成最优的配送线路,并根据业务和道路情景自主的感知动态调整页面,实现与司机的互动,实现智慧化的运输、配送等。 通过门店发货、就近配送等策略不光可以提升运送效率,还可以降低综合运输距离随而降低单位产品的运输过程碳排放。 三、仓储绿色化: 仓储过程的绿色化主要体现在仓库、转运中心等的节能设施、措施,例如采用屋顶光伏发电、LED照明、使用秸秆托盘替代塑料或金属托盘、利用自然光采光、合理实施垃圾分类等。 四、配送绿色化: 最后一公里配送过程绿色化主要包括: 1,快递小哥交通工具的绿色化,电动车替代燃油车。 2,智能快递柜的大规模应用:通过智能快递柜,减少快递小哥在社区(一般较大社区)里电动车穿梭产生的碳排放。 五、回收绿色化: 用户在收到包裹后,对包裹的处理一直是环境污染的根源。菜鸟提出的“回箱计划”在驿站中得到了有效应用。包裹在驿站拆后,纸箱还可回收,下一个人寄快递能直接使用。 实现绿色物流,中国主流的电商巨头及其物流平台责无旁贷,也很高兴看到他们纷纷也在绿色包装绿色物流领域的创新和发力。 1,菜鸟绿动计划 在2016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菜鸟网络宣布联合32家中国及全球合作伙伴启动菜鸟绿色联盟——“绿动计划”,承诺到2020年替换50%的包装材料,填充物为100%可降解绿色包材。 这是迄今为止物流业最大一次环保联合行动。在当晚的主题演讲中,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专门提及,希望物流行业和菜鸟一同研究,让中国的物流真正成为未来世界的物流,让中国的物流变成绿色的物流。 这一绿色联盟包括 “四通一达”、中国邮政、俄罗斯邮政、加拿大邮政、Fedex、新加坡邮政、苏宁、日日顺等中国及全球知名物流企业。除了环保包材的替换计划,这一行动还承诺通过使用新能源车辆、可回收材料,重复使用包装,建立包材回收体系等举措,争取在5年内达成行业总体碳排放减少362万吨。 2,京东青流计划 预计到2020年,京东将减少供应链中一次性包装纸箱使用量100亿个,相当于2015年全年全国快递纸箱的使用数量;从品牌商到电商企业的供货端,京东物流将实现80%商品包装耗材的可回收、单位商品包装重量减轻25%;在用户端,京东物流50%以上的塑料包装将使用生物降解材料、100%物流包装使用可再生或可回收材料、100%物流包装印刷采用环保印刷工艺。 京东物流目前已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多个城市建成规模化的新能源车队,在上海亚洲一号实现了仓储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应用,研发了新型两层物流标签、每年可减少700吨纸张使用,研发的生物降解快递袋等包装新材料已大规模应用,每年淘汰近百亿个传统塑料袋,同时还投放了十万青流循环箱。 京东物流推出“青流计划”,由于其拥有自有物流体系,对包装、运输、仓储等环节可以直接规模应用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环保包装,这是其实现绿色物流的优势所在。 3,苏宁青城计划 “青城计划”是苏宁物流在城市维度的全新探索和行动升级,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全链路绿色物流解决方案,结合地方特色,创新驱动、源头治理、社会协同,推进绿色产品的全场景应用,打造出新型绿色物流快递城市。 到2020年,苏宁物流将全国上线20座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武装的智慧型绿仓;绿色包装规模化应用,到2020年,全国范围内总计将投放超过20亿个绿色循环包装产品;绿色运输升级,苏宁物流将启动线上线下智能物流系统+新能源物流车,通过提升门店就近发货占比以及智能算法重塑物流效能,未来3年投放10000辆新能源车,逐步取代燃油车;末端网络上,全国100%区域的苏宁门店开通“服务专区”、“回收专区”,同时将绿色回收站纳入社区服务。 4,顺丰等快递公司 用户在寄收快递的时候,快递信封的浪费以及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是非常显著的。快递公司如何改进快递信封,使其可以重复利用已经成为社会迫切的需要。我们欣喜的看到顺丰等企业也在尝试做出一些改变,让信封可以二次使用,甚至多次使用。 而笔者团队目前接触到一家创业公司,他们对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的快递信封做了一个非常小的设计,但是个人认为是一个天才的设计,将普通快递信封的重复使用次数可以增加到最多15次,碳阻迹团队也帮这家创业公司计算了这种环保信封比一般信封可以减少多少碳排放。期待更多的创业公司把这样的所谓低科技(不是多么高明的新技术,而是生活中的小创意和发明,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推向市场,被快递公司接受。这将是公众期待的,也是最令人兴奋的。 总结起来,通过以上共同的努力,一个绿色包裹的旅程应该会是这样: “商品采用免胶带的原箱,通过智能调度从最近的仓发货;信息处理采取电子面单;存储商品的仓库使用了光伏发电、秸秆托盘等;在转运过程中使用新能源车运输、将商品配送到智能快递柜或者驿站;用户在收到包裹后可以将包装回收利用的真正的一个包裹的绿色旅程。” 原创系列: 1,2019低碳的困惑【碳阻迹原创】2019-2-18 2,【碳阻迹原创】绿色消费 2019-3-18 3,【碳阻迹原创】低碳社区 2019-4-18 4,【碳阻迹原创】 办一场轰轰烈烈的低碳活动 2019-5-18 5,【碳阻迹原创】碳账户平台搭建清单 2019-6-18 6,【碳阻迹原创】环境伦理学 2019-7-18 7,【碳阻迹原创】中国低碳十大事件 (附低碳传播技巧)2019-8-18 该系列原创由碳阻迹服务号每月18日晚上8点准时发布,欢迎关注。

2019-08 18
View 1510
中国低碳十大事件 (附低碳传播技巧)【碳阻迹原创】

Date:2019-08

View:18

低碳尽管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仍然是一个小众话题。破圈传播是低碳工作者的使命,即将低碳这个议题进行持续有效的传播,被更多的人熟知,让公众主动参与进来。 本文原本的标题是“如何进行低碳传播”,思来想去,觉得这个标题不够性感。既然是讲低碳传播,不如就先给大家抛出来近些年最有影响力的一些低碳事件,就有了“中国低碳十大事件”。 评选近十年中国低碳的十大事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笔者主要从事件的影响力和传播度来考虑,整理出来以下十大低碳传播事件,FYI.  一、哥本哈根气候大会(2009) 十年前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COP15,承载着人类对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希望。尽管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最终的结果不是很理想,没有达成人类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碳减排的有效协议,但是这次大会对于公众了解和参与气候变化相关的行动起到了非常明显的推动作用。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公众的参与可以说是空前,甚至接近绝后(到今天,还没有任何一次国际气候会议的影响力可以超过哥本哈根气候大会)。COP15被誉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 笔者也是因为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影响才关注低碳行业,尽管当时很遗憾没有亲临会场感受大会的氛围,但是也被媒体和身边的人和事深深影响到了,这也是决心投身于低碳的主要原因。 二、全国低碳日(2013) 2013年之前,中国一直都缺乏一个全国性的低碳节日。而2013年6月17日,中国第一个低碳日正式启动,各式线上线下活动的推出引起了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也吸引了公众广泛的关注和参与。 设立低碳日这件事情是意义非凡的,但笔者仍觉得这些年低碳日的宣传还有更多的提升空间,目前还是停留在展览馆展览、领导讲话以及拉横幅等传统形式上,真正吸引用户的参与方式还是比较少。或许一些以低碳日为主题的的应用可以在将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让公众和用户成为低碳日的主角,让低碳日不仅是国家节能宣传周的某一天,而是一年中的每一天,让低碳成为生活的必需品。 三、中国第一个碳交易试点启动(2013年6月18日)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中国做出了历史性的减碳承诺,即2020年相较于2005年减少40%-45%的碳强度。随后在2010年-2012年推动了国家的低碳城市试点的工作,当然这主要还是从政府考核的角度推进地方政府积极深入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而推进低碳工作的主体是企业,中国第一个与企业直接相关的低碳政策事件可以追溯到2013年6月18日的中国第一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启动-深圳碳市场启动。在减少碳排放的政策工具上, 中国选择了对企业更有激励性的碳交易,而非简单易实行的碳税。 在深圳之后,陆续有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湖北、重庆等共6个省市启动了碳交易试点,数千家企业被纳入碳交易范围,尽管这几年下来累计的交易额只有百亿人民币级别,活跃性还主要体现在履约期,控排企业在平时很少真正关注碳排放,但是万里长征走出了第一步,企业开始管理自己的碳排放这件事情终于是真实发生了。 笔者在2011年刚创办碳阻迹公司时,对国内碳排放管理和交易市场的预判是中国企业会逐渐开始关注其碳排放量,需要报告碳排放给它的利益相关方,包括政府、客户、股东等。当时也写了很多文章,包括发表在《中国低碳创新论》里的《企业碳盘查、摸清碳家底》以及《如何推动企业进行碳管理和碳披露》,没想到后来真的实现了(之前主流的看法是低碳是政府的事情,离企业还很遥远)。现在笔者预测不远的将来,公众参与碳排放的热度会远远大于企业,因为碳排放本身是跟人有强相关,每个人都会参与,而企业里可能只是几个人在某年的某一个阶段会关心碳排放量以及配额,这样的情况在未来5-10年预计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而公众和消费者的参与将是减少碳排放的新的驱动力。 四、穹顶之下(2015) 2015年2月28日发布的《柴静调查:穹顶之下》在当时引起了全民关于环境问题的激烈讨论,可谓一夜爆红,在传播上也可谓经典案例。“穹顶之下”在传播上有以下可以借鉴的地方: 1,利用名人效应:柴静自带流量,同时众多明星响应助力。 2,充分利用了官媒的权威报道以及自媒体病毒式传播:人民网、微博、微信、视频网站等渠道立体式的传播。 3,讲故事的方式与观众产生共鸣:柴静高超的讲故事的能力,将观众自然的带入情境中,并产生深深的认同感,由此引发广泛的主动传播。 4,恰到好处的时间点:雾霾未散、春节将过、周末发布。 穹顶之下的发布,不光是引起了朋友圈的雪崩效应,同时还对周边产业带来了质的提升,例如柴静在视频中提及的公众可以参与监督污染企业的APP“蔚蓝地图”当天下载量突破300万,这对于一个环保领域的APP是一个里程碑的数字,据说当时“蔚蓝地图”的服务器是直接崩掉的。 五、巴黎协定(2015) 2015年12月巴黎气候大会达成的《巴黎协定》成为近些年气候变化谈判领域少有的成果,为2020后全球气候治理达成了全球协议,将增温控制在工业化以来的2度以内,可以说是里程碑式的成果。 由于各国对本次大会的期望很高,并且在大会之前基本都达成了相关认同,所以在大会上谈判也进行的比较顺利。全球近200多个国家首脑的出席为本次联合国气候大会增色不少,在全球治理框架上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是全球达成的最有影响力的气候协议之一。 六、互联网公司在行动(菜鸟绿动计划、京东青流计划、美团青山计划) 2016年6月13日,阿里巴巴菜鸟发布了“绿动计划”,从绿色包装绿色物流领域切入实现碳减排,主要措施包括新能源车的使用、电子面单的使用以及周转箱的应用等,预计到2020年,菜鸟通过绿色包装绿色物流的创新改造,将实现362万吨碳减排量。 2017年6月5日,京东启动了其“青流计划”,预计到2020年,京东将减少供应链中一次性包装纸箱使用量100亿个,相当于2015年全年全国快递纸箱的使用数量;从品牌商到电商企业的供货端,京东物流将实现80%商品包装耗材的可回收、单位商品包装重量减轻25%;在用户端,京东物流50%以上的塑料包装将使用生物降解材料、100%物流包装使用可再生或可回收材料、100%物流包装印刷采用环保印刷工艺。2030年,京东物流将搭建全球屋顶光伏发电产能最大的生态体系,联合合作伙伴建设光伏发电面积达2亿平方米。京东物流还将继续研发更多新材料避免快递包装产生污染。京东倡议合作伙伴低耗制造、降低浪费、使用清洁能源,到2030年累计实现减少碳排放10亿吨。 青山计划由美团外卖于2017年8月31日发起,致力于推动外卖行业环境保护问题的解决,从环保理念倡导、环保路径研究、科学闭环探索、环保公益推动四个方面推动外卖行业环保化进程。2018年8月30日,美团外卖青山计划一周年暨青山合作伙伴计划发布会于北京召开。美团外卖为此推出青山合作伙伴计划,携手各界合作伙伴,从废弃源头减量、垃圾回收处理和环保公益推动三个层面探索外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之道。到2020年,希望携手100家以上外卖包装合作伙伴,寻求新的包装解决方案,尽可能地减少塑料外卖餐盒的废弃;联合100家以上循环经济合作伙伴,开展100家以上垃圾回收与循环利用试点,探寻行业可持续发展之路;汇聚超过10万家青山公益商家,通过青山基金和美团公益平台支持社会公益组织,发展环保公益 。 阿里、京东、美团、饿了么、百度等互联网企业都在通过自身的行动和互联网平台的影响力,将低碳融入其主营业务,与公众一起让环境变得更美好。 七、蚂蚁森林(2016) 2016年8月,蚂蚁金服宣布上线蚂蚁森林,这个目前来看最成功的低碳应用,不仅在中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也很难找到与之可以匹敌的竞争对手。 蚂蚁森林能取得如今的成绩,有其运气机遇成分,包括赶上了2016年支付宝大力宣传的扫五福以及春晚等大型活动,蚂蚁森林的用户数也从2016年底的2000万左右提升到2亿(蚂蚁森林的负责人说之前内部对他们的期望也是做到几千万用户量就差不多了,但是后来却迎来了谁也没有想到的大爆发),一个低碳公益为主题的产品能做到上亿用户是史无前例的,但笔者相信低碳的逐渐深入,大流量互联网平台对低碳的认知加深,越来越多的亿级日活低碳互联网产品将应运而生。 一个互联网应用的生命一般是很短暂,有的可能就几个月时间,但是蚂蚁森林能做到现在的3年时间,种了一亿棵树,5亿注册用户以及1亿左右的日活,这取决于这个产品本身设计的精妙之处:蚂蚁森林很巧妙的将低碳公益和游戏以及最重要的蚂蚁金服的主营业务-手机支付结合起来。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用户就是因为希望获得蚂蚁森林的绿色能量(网上支付相比线下用现金支付更加低碳,在蚂蚁森林里可以获得绿色能量),在选择支付方式的时候选择了支付宝,而非微信,这非常符合支付宝的诉求,所以蚂蚁金服也愿意持续为这个公益产品进行投入,这也是一个低碳公益产品能有持久生命力的背后重要原因之一。 将来我们在设计低碳主题的互联网应用,也需要考虑到能否与主营业务结合,单纯只做公益,项目的可持续性非常困难。如果这个互联网应用能带来主营业务的提升,公司的上上下下都会同意为这个产品持续投入下去。 除了蚂蚁森林,我们也很高兴的看到在全国范围内有很多类似的“碳账户”应用,包括北京的少开一天车、上海的绿色账户、广东的碳普惠、深圳的碳账户、武汉的碳宝包、碳阻迹的全民碳交易以及合作开发的节能大富翁等。 八、全国碳交易启动(2017年12月19日) 在巴黎气候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了中国将启动全国碳交易市场,尽管最终启动的时间一拖再拖,但2017年12月19日启动这一天还是可以载入史册的,中国全国范围的碳交易体系宣布成立,也成为全世界体量最大的碳交易体系。 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包括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中国碳交易主管领导更换、碳交易主管部门转隶等,这几年碳交易制度的推进力度没有想象中那么大,进度也没有那么快,包括到现在还没有真正启动交易。很多碳圈人为低碳奉献了十几年的青春,这两年看到碳交易迟迟未能推进,也逐渐离场,实为惋惜。 笔者认为碳交易作为一种激励性的低碳政策工具,是值得提倡的。近些年通过碳交易的基础工作的推进,包括上报历史数据、参与核查等, 确实也影响了近万家企业,让他们知道应对气候变化跟每个企业、每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这是积极的一面。但是有些人对于碳交易也许是期望过高,倾注过多,甚至带上赌性,就不值得提倡了。对于碳圈同仁,笔者认为是碳交易路漫漫,也不能期望过高,顺其自然,必要的时候也需要选择掉头。 九、极端气候日益凸显 世界气象组织报告里说,近百年来,第四热的一年是2018年,第三热是2015年,第二热是2017年,而最热的是2016年,哦不,最热的应该是今年或者明年。 地球的超载日也已经来到了7月份,日益加剧的气候变化,也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气候灾害。也许之前大家对台风的影响感觉不明显,但是去年“山竹”,今年“利奇马”的肆虐给我们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截至8月13日下午,“利奇马”造成浙江、上海、江苏、山东、安徽、福建、河北、辽宁、吉林9省(市)1288.4万人受灾,204万人紧急转移安置(已安全返回141.7万人);1.3万间房屋倒塌,11.9万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996千公顷。各地4.2万余名消防指战员共参加抢险救援6382起,营救遇险和疏散转移被困群众12447人。也许很多人会觉得气候变化离我们很远,但是日益频繁的自然灾害的发生, 让我们却开始感觉到它原来离我们这么近。 最近高频发生的地震,笔者认为也与气候变化有直接关系。气温上升导致冰川融化,冰川融化导致地球板块运动的变化,当板块边界之间存在的应力累积到一定的程度,便会引发地震。IPCC第5次评估报告初稿的时候最开始还认为气候变化与地震没有直接的关系,这与笔者之前的认知有所不同,通过收集国内外主要研究资料,笔者对IPCC这个说法提出质疑,并且认为气候变化与地震有长期直接的关联,最终这个说法也写进了IPCC报告中。 气候变化引起极端气候现象频发,对气候变化的减缓和适应措施都显得至关重要。相比而言,我们如今的适应办法似乎还不能充分有效的应对气候灾害,仍然有很多人在承受着气候变化带来的“家破人亡”,而我们针对气候的减缓动作需要加速,需要更加有效了。 十、碳中和之风越吹越劲 巴黎气候协定约定了全球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在这样一个大的目标之下,各国政府和头部企业们都开始纷纷响应,包括英国宣布了2050年实现整个国家的碳中和,并且实现了立法;北欧国家芬兰、瑞典、挪威、丹麦和冰岛日前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签署一份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五国在声明中表示,将合力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力度,争取比世界其他国家更快实现“碳中和”目标。 许多企业也纷纷响应碳中和目标,包括大众(2050年实现碳中和)、奔驰(更为激进,20年停售燃油车,2039年实现碳中和)、保时捷(祖文豪森工厂在制造纯电动跑车Taycan的过程中实现碳中和)、奥迪(奥迪成为德国第一家在国内运输过程达到碳中和的企业)等车企都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碳中和目标,并且已经开始行动。 在中国,则有不少活动和会议做成了碳中和,包括杭州G20峰会,每年的绿公司年会、北京APEC会议、杭州马拉松、惠普供应商大会、招商局绿色人居大会、联合国气候大会中国角等,而生态环境部近期也发布了《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试行)》推动活动层面的碳中和。 如何做碳中和,简要来说可以分三步: 1,核算碳排放量,发现减碳空间 2,实施减碳措施,广泛采用可再生能源等 3,将不可避免的碳排放量通过种树或者购买碳减排量等方式实现抵消,达到碳中和的目标。 从上面的十大低碳事件来看,基本都实现了突破碳圈的效果,建立了与普通公众之间的联系。笔者写本文的初衷也是希望找到一些办法,可以让低碳这个小众话题,被更广大的公众和消费者接受,实现破圈乃至全民传播。 作为当下最重要的传播手段之一,互联网和自媒体承担着重要的推动低碳传播工作的重任。屏读时代,如何迎合新的阅读习惯和借助新媒体传播技巧,成为本文主要讨论的方向和内容。 互联网赋予了这个社会变革的力量,笔者近期也花时间研究了曾经一炮打响的互联网产品,他们的传播手段和技巧很值得碳圈从业者学习和借鉴。 从传播触达的范围来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圈层传播:这是最易实现的传播效果。在碳圈,一旦主管部门(之前是国家发改委,现在是生态环境部)发布相关的碳排放政策或条例等,一般都会出现刷屏,这就是典型的圈层传播,但可以触达的人群最多就在几千,因为碳圈的核心人群也就是几千人。 2,跨圈层传播:碳圈的机构都希望传播的内容可以跨圈层传播,这对于传播的内容(需要与圈外人产生共鸣)以及传播的手段(例如借助互动话题、游戏、趣味H5等方式产生裂变效果)都有非常高的要求。碳阻迹团队之前开发过的微信小程序-全民碳交易(3.8万用户)和节能大富翁(10万用户,基本达到一个互联网产品用户数的门槛)在跨圈层传播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总结下来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 种子用户: 寻找圈层最初的参与者,即碳圈同仁。 寻找连接者:找到跨圈层的合格连接者,就相当于找到了跨圈层传播的关键所在。笔者的感触是找种子用户最相关的群体进行突破,例如碳圈的内容比较容易被节能圈接受和产生共鸣(节能圈的群体人数远远大于碳圈,节能也更接近于大众话题),碳圈的内容也比较容易传播到NGO圈或者公益圈,所以选择合适的突破群体就显得非常重要。 信息在试图击穿一个圈层的同时,会把传播素材进行跨圈层的传播,信息的裂变性越强,跨圈层用户参与得越多,实现跨圈层传播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最终就有可能实现全民刷屏的终极目标。 3,全民传播:一个以碳为主题的产品或者内容,要实现全民传播,对内容和手段技巧都有着极高的要求。例如“穹顶之下”在雾霾肆虐时期与全民产生深刻的共鸣,“蚂蚁森林”通过持续的宣传和产品的改良,并且借助春晚以及抢五福等机会达到了全民传播的效果。 全民传播的技巧主要在于: 社群裂变传播:通过微信群或社区等,覆盖离低碳话题较远的人群。当然让社群的用户传播,就必须内容上与之能匹配上,例如有物质的激励,或者对内容的认同感。 借助大V影响力:通过KOL关键意见领袖的影响力,让低碳传播提升规模。 与大平台合作:一个低碳话题如果有幸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例如达到10万或者百万用户量),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规模化,实现从1到100的大幅增长,与流量大平台合作是首选的方式,例如借助支付宝的10亿用户大平台,蚂蚁森林实现了5亿用户的大目标;拼多多借助微信平台和社交功能,也创造了超过京东日活的奇迹。 最理想的低碳传播就是能达到刷屏的效果。跟低碳有些相关或有些相似的现象级刷屏活动值得我们借鉴,例如: 1,2017年的“一元捐画”公益活动 这个活动的爆炸式刷屏具备了一些典型的值得被刷屏的特征: 低门槛:用户参与的门槛极低,仅需一部智能手机,并且只需要花费几乎无感的一元钱。“一元捐画”其实用最直白的话翻译过来就是“一元钱做好人”。 广覆盖:利用互联网-微信朋友圈的刷屏。“一元捐画”充分利用了可以朋友圈迅速扩散的特征。 触及人的情怀:传播的意义在于触达用户,同时可以触及人心。每一幅画都代表一个故事,还是容易感动人们的自闭症儿童的故事。 内容真实:尽管这些画作都是小朋友的作品,谈不上多么精美,但是它很真实,这更容易打动人。 2,2018年火爆的西瓜足迹 将地图与旅行结合,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并且可以满足部分人“炫耀”自己行万里路的“光辉岁月”。同样的还有支付宝账单以及京东绿色账单等,都是有着极大的覆盖量,同时每个人都可以参与。 3, 茅侃侃-直击人心的传播故事 34岁的茅侃侃作为明星创业者突然离世,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深度思考。创业者这个话题本身就有着很强的吸引力,每个人内心都有一颗创业的心,虽然现实中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亲自去创业,但是创业的故事还是会对每个人有强烈的吸引。 创业者受到社会的关注,特别是明星创业者,在传播方面有其天然的优势,加上对创业者心灵的探索,让本次传播取得了刷屏。抛开这次传播有消费死者的质疑之外,类似这样的创业故事还是直击人心的。 前面讲述了中国十大低碳事件以及一些成功的传播案例,总结下来大概有如下一些低碳传播的技巧,而传播的技巧核心是让用户被touch到,用户觉得有创新有共鸣。 1, 技术刷屏 利用新的有差异化的技术容易刷屏。微信公众号刚出来或者微信小程序刚出来的时候,做一个传播是很容易刷屏的,因为大家都没有看过,觉得分享出去是一件很cool的事情。碳阻迹2017年开发的《全民碳交易》是中国低碳圈乃至整个公益圈最早的微信小程序之一,微信小程序这个产品上线,全民碳交易也就紧随上线了,在碳圈实现了刷屏。 当时做全民碳交易的时候,很多人问起做这个项目也不赚钱,图什么呢?这可能就是一家技术公司有时候比较任性的地方,当时就纯粹是因为公司的工程师们觉得做这样一个产品出来会很cool,希望做出来让用户觉得“厉害”就OK了,就很有成就感!这可能也是很多创业公司的一种精神,尽管大多数都因为找不到商业模式而凋零,但是至今仍然觉得做这件事情很酷,很潮,很不一样,很能引起共鸣,能够赢得用户一句 “Aha 或者 哇,厉害”, 那就够了。 2, 快 第一时间发出信息,让用户第一时间感知到最新资讯。对于专业做传播的人来说,一旦有爆炸性的新闻,半夜从被窝里也要爬起来趁一下热度。在这里,要表扬一下两家碳圈的机构:碳道和易碳家,他们都具备了赶热点的专业素质,碳圈的重大新闻,他们总能第一时间发出。 3, 时间节点的选择 传播的时间选择,尤其是对于自媒体的传播,是很有讲究的。尽量避开工作时间,可以利用早上在地铁上,中午休息时间,晚上休息时间8点这几个时间节点进行传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病毒传播的功能设计 比点击数更重要的是分享。如果是做一个应用(H5,小程序、APP等),我们需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去思考如何让应用可以自行传播起来,最理想就是达到病毒传播的效果,利用互联网社交的裂变属性,让传播做到最深最远。 滴滴刚上线不久的时候,就开发了一个很有病毒传播属性的功能,乘客乘车结束后,可以分享一个链接给微信好友(或群),分享者和被分享者都可以获得一定的红包激励,这个功能的设计为滴滴最开始的拉新创造了很大的贡献。 分享转发是病毒传播的内核,如何激励老用户去分享转发是成败的关键,让老用户在转发前后都明确知道物质和精神上的激励,比如转发前有明确提示会有红包,而转发后利用微信到账提示的功能让用户感知到实际真的到账了,用户就会觉得很爽很真实。除了真钱红包,也利用虚拟积分达到同样的效果,应用中的虚拟积分对于用户来说也是一种激励,如果这个虚拟积分有一个排名以及一个针对前十名的高额物质奖励,那么也就会很有吸引力了。 5, 物质激励 前面讲病毒传播谈到了有时候物质激励是非常奏效的,会激励用户乐此不疲的传播,达到裂变传播的理想状态。 碳阻迹团队最近特别有感触的是,“节能大富翁”进行到后期,由于前期规划最后几天是没有红包的,明显感觉到用户参与度下降了至少50%,最后当机立断,还是继续发红包来激励,但是由于预算有限,就选择在一些固定的时间节点,例如双数整点的时候,用户可以抢红包,也激活了很多用户。 总体感觉,红包还是非常有用的,可以普天同庆发红包、定时定点发红包、随机红包、有条件发红包(比如完成什么任务后才能获得红包),而且最好有大红包或大奖,让用户有比较高的期待(节能大富翁结束后,我们采访前十名的几位获奖者,很多人都说奖品太诱人了,他们其实本身并不是节能低碳参与者,通过这次活动开始对节能环保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更愿意在生活中参与进去了)。这就很好的阐述了:物质激励是传播重要的敲门砖,让用户被激励参与进来,逐渐形成习惯,这就达到了传播的目的。 6, 精神激励 除了物质上的激励外,精神上的激励也是不可或缺的,有时候可以获得比物质激励更好的效果,例如排行榜的设定,帮派PK的设定,让用户有一种参与感,甚至浸入感。一个竞技类的低碳应用做到最后,用户其实已经不在乎参与的是什么内容,而只是就要一个字:赢。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想要实现获胜的目标,而这就成就了应用的开发方,最终把传播做广做深了。 7, 借助KOL 前面提到穹顶之下,借助柴静的号召力,以及众多流量明星的助力,取得了传播史上的奇迹。如果有机会在传播上借助大V的力量,就一定要全力以赴去争取。 当然也许我们不容易找到大明星,但是每个小众话题的群体也有大V,找到这些有领导力的人来参与和代言(例如群主、博主等),对于传播是非常有效也是非常必要的。 8, 产品/内容是最好的公关 内容本身的内核(Aha时刻)才是传播的关键。让产品和内容去引发刷屏,产品刷屏的重要支撑点就是内容品质和用户体验,产品与公关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一个传播项目,起名字就很关键,需要足够大气和有新意,让用户觉得分享出去是件很有面子的事情,觉得转发出去很cool,觉得对得起自己的身份,不掉价,相反别人看见还会觉得你很潮,你很厉害。公众认为这个东西有谈资才会去裂变分享,才能实现病毒传播。 产品和内容为跨圈层传播提供了足够的“社交货币”,让它可以不断流通,直达用户。 还有一点是:在做传播内容的时候,都不可避免的要为主营业务做广告,希望传播可以带来转化率。广告一定要软,要嵌入的比较有技巧,也一定要制作精美,最好能成为一个艺术,这样用户才不会反感,不会破坏整体传播内容的意境。 9, 传播载体/渠道/工具 在低碳领域,国内和国际分别有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影视作品:《环球同此凉热》和《难以忽视的真相》。他们取得的成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视频传播的效果往往都会远远超过文字和图片,让传播内容动起来,变得更生动和真实。 传播离不开工具,微信小程序就是一个容易帮助我们实现有效传播的新工具,微信赋能了它很多功能强大的接口,同时微信也对小程序的功能放开做得非常克制,目前仍没有开放朋友圈分享的功能,笔者非常认同这种做法,i 因为这保证了微信上传播内容的质量。 10, 传播的极致:跟主营业务的深度绑定 最极致的传播,就是跟主营业务能无缝绑定,这样的传播才能可持续。例如蚂蚁森林通过对低碳公益的传播增加了支付宝的用户粘性和打开率;滴滴用户的分享获得打车券,而滴滴则获得了新用户;拼多多的分享拼团让用户获得购物优惠,拼多多则收获了社交裂变带来的高频购买流量;节能大富翁的分享获得积分使用户可以获得大奖,主办方则收获了大量的新用户。 最后,笔者认为做低碳主题的传播,内容本身的设计也需要契合低碳的主题。传播低碳活动也要践行低碳环保。昨天(2019年8月17日)是中国第二个零废弃日,由零废弃联盟、壹基金、万科公益基金会等机构主办,碳阻迹团队受邀在万科西山庭院社区做了一个关于垃圾分类碳减排的展示,也沉浸式体验了一次零废弃的活动。在我们的展位上,只有电脑和一个重复利用的KT板,没有产生任何废弃物,非常cool和有成就感。这些有一定挑战性但是经过一定努力又可以达到的低碳活动目标,还是会对大部分人有吸引力,毕竟平静的生活需要多一些波澜,需要多做一些cool的事情。

2019-07 18
View 1815
环境伦理学【碳阻迹原创】

Date:2019-07

View:18

年初决定写这篇文章很重要的一个出发点是希望我们可以回归本初,纯粹地思考环境的问题,而不是过多考虑经济和现实的成分。 到今天发觉写这篇文章恰逢其时。平时在工作中会选择用科学标准化的方式来解释一些环境影响问题,比如通过碳排放核算来评估生产行为对气候变化的影响,通过数据来说明不同行为的排碳水平或减碳效果,但很多时候我们却遇到通过科学很难解释得通的问题,比如上篇文章提到的塑料袋的环保和低碳相悖的表现(塑料袋常因不可降解而被诟病,但正因为不可降解却在生命周期末端填埋阶段不会产生温室气体,相比纸袋却更低碳)。正是由于这些困惑,逼迫笔者开始思考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对环境生态的各个指标进行统一的评估,形成一个公认有信服力的评估体系,这里面涉及到对环境的不同指标(如空气、水、土壤、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视觉污染等)进行权重的定义和排序。 这段时间确实做了一些关于环境伦理的研究,环境伦理确实是一门非常全面系统的学科,同时也是非常有深度的哲学系学科。尽管已经努力了,但坦率说离写文章发表的水平还差的很远。所以笔者这篇文章只能是抛砖引玉,从一个细分领域或者一个独特的切入点来谈谈环境伦理的问题。 笔者第一次接触到环境伦理学是因为之前在英国的时候认识了一位中国社科院来牛津的访问学者杨通进教授(后来知道杨教授是环境伦理学的著名专家)。来这边访学的学者很多都非常低调,经常可以碰到诺贝尔奖获得者抑或是IPCC的作者坐在你旁边。杨教授也是如此,由于我们住在一个楼,经常一起做饭和打球,觉得杨教授为人耿直,同时学识渊博,渐渐成为了特别要好的朋友(尽管杨教授在打双升的时候脾气非常差,不能容忍队友打错一张牌),在专业方面只是知道我们同在一个大的环境领域,当时听他说他做环境伦理的研究,觉得很深奥也有点不接地气。当自己后来回到国内开展低碳相关工作,开始创业后,慢慢觉得这些环境伦理底层的理论变得越来越重要,也就是回归到我们做这件事情的原始状态的目标是什么。写此文也是为了致敬杨教授以及怀念那段美好的时光。 大体来说,这篇小文主要从三个方面的矛盾或困惑来进行探索以及尝试找到一些未确定的答案或解决方案。 环境与经济 环境和经济谁更重要,这似乎是全球近几十年讨论最激烈的话题之一,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全球主要国家达成的共识。在英文里,“可持续的”是Sustainable, 字面意思是可承受的,可忍耐的,这也反映我们的地球所能承载的自然和人类活动带来的消耗和影响。人类对地球资源的过度索取,也逐渐接近并突破地球的承载能力。 我们都知道近半个世纪来,人类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对环境也带来了沉重的负面影响,每年的地球超载日都在提前。1993年的地球超载日为10月22日,2013年的地球超载日是8月20日,足足比20年前提前了两个月有余,2018年已经提前到8月1日,而2019年的地球生态超载日将提前至7月29日,这是有史以来最早的一天。这意味着人类使用生态资源的速度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更新速度的1.75倍。或者正如我们常常说道:人类的生存需要1.75个地球。地球生态超载日的前移意味着人类将背上更加沉重的生态欠债、更多透支地球的生态产品和服务。在这样的背景和节奏下,将自然资源价值化的理论和实践也是呼之欲出,让人类消耗生态资源付出应有的成本,这是一个主流趋势。 从环境伦理学的角度,杨通进教授指出人类还处于工业文明阶段,接下来将进入生态文明阶段。经济和环境的权衡,只看谁更急迫。当环境已经到了亟需解决的地步,经济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生态文明是一种正在生成和发展的文明范式。它是继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发展的又一个高级阶段。 那么解决环境问题的希望何在?环境主义者认为,在工业文明的基本框架内对经济运行方式、政治体制、技术发展和价值观念所作的任何修补和完善,都只能暂时缓解人类的生存压力,而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困扰工业文明的生态危机。只有实现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人类才能从总体上彻底解决威胁人类文明的生态危机。文明范式的转型,是人类走出生态危机的必由之路。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这是人类文明的重大转型。如果人类能够未雨绸缪,自觉地实现这种变革,那么,转型的过程就会少一些悲剧和代价。 对于中国来说,我们到底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道路,直接从工业文明时期跨越式发展到生态文明时期在实践中似乎总是碰壁,不容易实现;而沿袭欧美等发达国家走过的从褐色到绿色的发展道路(先发展后治理)更不是我们所追求的。按照同济大学诸大建教授的说法,我们需要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即在实现高速社会发展的同时,保持生态足迹的较低增长甚至绝对值降低。 环境与人 很多时候,我们在面临环境问题的时候会很困惑,人类在考虑一个新项目或者产品或者解决方案的时候,主要还是从其经济性和投资回报率来进行考虑,就像一般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时候都是首先考虑商品的性价比,很少会考虑其环境影响或者说环境友好性。人们总是在非常“理性”的进行生产和生活,但是我们在给自己“理性”的同时,却给其它地球上的利益相关方,例如海洋、动植物、土壤、水、空气等带来了巨大的不可逆的影响。人对地球对环境应有一种敬畏感,地球其实不需要我们来拯救,需要拯救的是我们自己。从环境伦理学的角度出发,除了理性,我们还需要感性、人性以及自然性,我们需要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从自然的视角来审视我们的活动行为。当前“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这个说法非常潮流,但是感觉还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多一些,可实操层面的东西还是太少了。   环境与环境 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环境本身也由很多重要的指标组成,例如空气、水、气候、土壤、生物多样性等。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指标处于一个协同的过程中,例如解决空气污染问题也就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碳排放(碳排放和空气污染是“同宗同源同步”的关系)。但是我们也发现,这些指标之间有时也会存在冲突:  1,比如购买或使用环保设备可以减少空气污染,但是却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电能的消耗,增加了碳排放; 2,比如光伏或水电项目的建设,可以起到新能源替代,减少碳排放的作用,但是在建设过程中却造成了当地的空气污染问题; 3,比如有机食品可以让消费者更安全的食用,但是生产有机食品一般却需要更大的土地面积,也会排放更多的温室气体; 所以这就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很大的课题,在我们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选择环境友好的产品或行为。笔者寻迹国内外研究并且请教了诸多环境领域的顶级专家,也找不到非常合适的解决方案。在笔者看来,这却是我们在开展环境改善行动之前更需要做好的重要基础工作。 笔者认为可以建立一个综合生态指数模型或者综合环境指数模型,通过这个模型来评估各个环境指标的风险(从这几方面考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的危害程度以及风险的可测量性)。 通过以上评估体系可以对各个主要的环境指标进行粗略的评估,当然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需要定制其中的环境指标和评价指标。 如果需要将环境指数评估模型做得更加全面更加系统,可以引进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等),通过对模型进行训练,根据反馈来不断优化模型的主要指标的权重参数。粗略描述一下该评价模型:给每个环境指标进行一个权重的初始值,建立以下神经网络。采用BackPropagation(向后传播)的算法对环境表现进行评估,将各类环境参数赋予一定权重,计算出最后的输出结果。 输出结果可以是社会发展指数或者社会发展的主要评价因素(例如安全、经济、质量、视觉等的加权结果)。 根据实际结果与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将误差向后传播给输入端,对权重进行调整(求导计算)。通过若干轮的训练,使权重达到最佳值。 这个模型的很大的挑战在于选择什么作为结果反馈,这直接影响了我们的社会发展模型能否有效。通常意义上,我们可以将经济增长率、社会和谐程度等作为我们评价的依据。  通过查找历史数据(经济指标数据、社会满意度等)以及调查问卷(通过发放问卷来调查公众的满意度)获得反馈。对模型进行成千上亿次的训练,找到一个最适合我们社会发展的环境系统,确定下来每个环境指标的权重,从而得到环境指标的优先级排序。 另外有一点想说明,平时我们一提起模型,就会觉得很复杂,有些系统模型动则需要考虑数千个指标,这样的模型尽管是很复杂全面,但是对于使用者却并不透明,也就会让用户感到质疑。模型需要变得简单,易理解。   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还只是冰山一角,在我们的科学和技术还不能驾驭大自然的规律之前,我们需要对大自然抱着一颗敬畏的心,尊重环境伦理学。尊重自然,其实也就是尊重我们自己。 原创系列: 1,2019低碳的困惑【碳阻迹原创】2019-2-18 2,【碳阻迹原创】绿色消费 2019-3-18 3,【碳阻迹原创】低碳社区 2019-4-18 4,【碳阻迹原创】 办一场轰轰烈烈的低碳活动 2019-5-18 5,【碳阻迹原创】碳账户平台搭建清单 2019-6-18 该系列原创由碳阻迹服务号每月18日晚上8点准时发布,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