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阻迹
2022-01 21
View 2315
【碳阻迹原创】企业低碳转型迫在眉睫,国有企业如何实现弯道超车?

Date:2022-01

View:21

目前,国有企业在我国的支柱性产业中处于支配地位,大部分国有企业具有“重资产”特征,碳排放量大,是重点排放单位。国有企业既是碳排放主体,又是实现碳中和愿景、发展低碳技术的主体,应当在实现“双碳”目标中担当主力军的角色。 2021年11月27日,国资委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了国有企业应当在推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形成绿色低碳核心竞争优势,为国家顺利实现碳中和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作为企业低碳转型中的有力武器,建设碳排放管理机制至关重要。那么,国有企业如何建设行之有效的碳排放管理机制呢? 根据《意见》,中央企业“建立完善碳排放管理机制”,要从提升自身碳排放管理能力、碳交易管理能力与绿色金融支撑能力展开。 01 打破信息孤岛,实现“碳数据”的整合共享 企业碳排放管理的核心是及时准确地统计、监测、报告、披露碳排放数据。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不少企业内的碳排放数据分散在生产、运营、化验、采购、财务等各个部门,各部门系统以“碎片化”的形式独立存在,集成度不足,数据无法充分共享,因此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 因此,要提升企业碳排放管理能力,需要在企业内部实现系统集成、数据共享,进行动态监测,多维度分析,提高数据分析的实时性和可视化。最终实现高效、准确、低成本的排放数据管理体系。 02 积极参与碳交易,形成低碳发展的良性循环 重点排放单位碳交易管理的目的是以合理成本完成履约、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最终促进企业的低碳发展。提升碳交易管理能力的基础是碳排放管理,在此基础上企业需根据配额盈缺情况和市场价格等信息,决定相关的交易策略。 其次,企业需对碳交易相关政策、法规及交易规则不断跟踪与更新,形成碳市场价格预警机制,并通过后续交易行为不断反馈和更新碳价预警。 最后,企业还应结合交易策略和预警机制,在交易流程上制定相应管理制度,确保顺利实施碳交易操作。企业还可以根据碳交易市场的价格和自身节能减排活动的成本,选择最有利的发展路径,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低碳转型。 03“以数降碳”,创建碳排放管理平台 在数字化浪潮与碳中和目标协行的大背景下,用数字化手段去降低企业碳排放,或许是当代企业实现低碳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最有效路径之一。 而创建碳排放管理信息化平台是“以数降碳”的基础。企业集团建立碳排放管理信息化平台,有助于解决企业在碳排放管理、碳交易信息查询等方面的“刚需痛点”,是提升国有企业碳排放管理和碳交易能力的具体抓手。 一方面,平台可通过最新的信息化技术和系统集成手段,高效收集、汇总、分析集团下属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排放数据,专业的碳排放管理咨询和管理软件公司在协助企业建设碳排放管理平台的过程中,能够促进和协助企业完善管理制度和流程,有效提升企业的碳排放管理水平。 另一方面,碳排放管理信息化平台与专业的碳排放管理咨询公司合作,可关联最新的碳交易政策、法规和市场价格信息,为企业制订满足自身需要的交易策略提供参考。 国有企业低碳转型势在必行。作为碳管理领域的领军企业,碳阻迹深入贯彻落实“双碳”战略,凭借多年的碳管理行业经验以及数字化技术,现已服务中煤、中海油、中石油、中国机场建设集团等多家国资国企,助推国有企业低碳转型与行业可持续发展。 未来,在数字化技术与碳管理先进方法的加持下,国有企业必将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力量。

2022-01 13
View 2350
【碳阻迹原创】 CCER市场重启在即,企业如何成为高质量玩家

Date:2022-01

View:13

近日,在碳圈最受关注的消息莫过于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顺利结束。 根据上海能源环境交易所2021年12月31日发布的消息,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顺利结束。自2021年7月16日正式启动上线交易以来,全国碳市场累计运行114个交易日,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1.79亿吨,按履约量计,履约完成率为99.5%。 来源:生态环境部网站 据统计,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共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年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约45亿吨二氧化碳。去年12月31日收盘价为54.22元/吨,较首日开盘价上涨13%。 来源:生态环境部网站 全国碳市场在首个履约期结束之际,获得了“高分”。总体来看,全国碳市场作为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重要政策工具的作用得以初步显现。”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表示道。 “高分”背后却是配额的供不应求 根据99.5%的履约完成率计算可知,未清缴的配额数量约为2250万吨,占配额成交量的12.6%。假设全国碳市场的配额分配大体平衡,且交易配额完全用于企业履约,那么就有一些配额缺口企业未能购买到足够配额,而某些配额富余企业却在惜售碳配额。 其实,政府主管部门对于配额惜售现象早已有所预见。 2021年10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清缴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确保2021年12月15日17时前本行政区域95%的重点排放单位完成履约。 根据北京绿色交易所和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公布的CCER交易数据,估算用于全国碳市场第一履约期的CCER为1650万吨,占配额总量的0.4%,远低于CCER抵销配额清缴比例(5%),现有备案的CCER数量还不能满足全部抵消配额的需求。 关于CCER的那些事儿 CCER(Chinese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指的是中国核证自愿碳减排量,自愿减排项目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经由国家发改委按照严格的程序核证后,产生CCER,此后CCER就固化为企业的碳资产。 关于CCER的作用,首先,CCER可作为清缴配额用于履约,抵消企业部分实际排放量,因而具有市场交易价值。但CCER项目在开发之前,是需要通过专业的咨询机构对项目进行评估,判断该项目是否可以开发为CCER项目,主要依据是评估该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主管部门备案的CCER方法学的适用条件以及是否满足额外性论证的要求。 此外,CCER项目的开发流程在很大程度上沿袭了CDM项目的框架和思路,主要包括六个步骤,依次是:项目文件设计、项目审定、项目备案、项目实施与监测、减排量核查与核证、减排量签发。 碳阻迹助力企业“点绿成金” 随着全国碳市场的有序推进,积极参与碳交易已经成为企业降低碳排放成本,提高碳减排收益的有效手段。 但实际上,不少受制于国内碳市场的发展水平,缺少碳资产管理能力,无法将手中的碳资产价值最大化,甚至还造成碳资产的浪费。 那么,企业到底该如何积极参与碳交易,在百万亿级双碳赛道中“点绿成金”呢? 具体来讲,重点排放单位完成履约是自身应当承担义务,企业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提高自身碳排放管理、碳交易、碳资产配置和获取碳市场信息的能力,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而减排项目的实施企业,应紧密跟踪国家相关政策,特别是CCER项目开发的相关政策,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供应高质量的减排量,支撑全国碳市场的稳定运行,并且可实现自身额外的减排收益。 作为国内领先的碳管理SaaS和咨询服务提供商,碳阻迹打造了产品碳足迹、企业碳核算、企业碳管理、绿色会议产品、个人碳账户五大板块,组成智能一体化碳管理SaaS服务平台,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碳排放管理能力,包括数据管理、碳资产管理、管理体系建设、能力建设等功能模块,实现高效低碳转型。 值得一提的是,碳阻迹的咨询团队具有丰富的CCER项目开发经验,能够为企业提供CCER项目前期评估、CCER项目开发全流程管理、撮合交易等专业服务,为企业参与碳交易保驾护航,并为全国碳市场下一个碳市场实现100%履约而努力。

2021-10 08
View 1308
碳中和终局之战【碳阻迹原创】

Date:2021-10

View:08

2021年10月5日,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做全球变暖的物理建模研究,在科学层面上已经彻底反驳了“气候变化是阴谋论”的观点。除此之外,近些年诺贝尔和平奖、诺贝尔经济学奖也都授予了气候变化、碳中和相关的研究,这也说明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碳中和这个话题从2020年9月22日到现在,一年时间从无人问津到无人不谈,碳中和实现了真正的破圈!碳中和到底是什么,怎么实现碳中和,我们该为碳中和做点什么,碳中和领域哪条细分赛道最值得投资等等话题在过去一年时间里不断不断的被热议。 碳中和有多热?笔者分享一个亲身经历,碳阻迹在上半年拿到高瓴和经纬两大头部投资机构的投资后,官宣的那天笔者收到了1000多条未接来电以及200多个投资机构(所有的头部投资机构都在列)的微信加好友信息,他们都是希望通过碳阻迹可以多了解一些碳中和行业状况或者投资碳阻迹的下一轮(有的投资人甚至都带着公章直接来公司拜访,表示能决策的人都来了,希望可以快速推动下一轮碳阻迹的融资),那段时间笔者也觉得过于膨胀,只能到深山里去躲躲。这种火爆程度很多投资人也坦承多年没有见过,也难怪在投资圈已经把碳中和赛道定义为“百万亿的史诗级黄金赛道”。 喧嚣过后,冷静下来,笔者最近经常遇到的也是最值得深度思考的问题是碳中和这么热,那碳中和的终局到底是什么?因为只有提前想清楚终局,以终为始,我们围绕碳中和开展的工作内容和节奏才是真正的有的放矢,才不会南辕北辙或者因小失大。 接下来,本文将围绕以下几个主题进行展开: 1、碳中和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吗 2、碳中和终局畅想 3、碳中和: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 4、四大重点行业(能源、科技、金融、消费)的碳中和终局浅见 5、常见问题解答 碳中和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吗 在回答碳中和的终局之前,我们或许更应该回答一个问题:碳中和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吗?笔者的回答:很遗憾,不是!应对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才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笔者经常拿碳中和与互联网做对比,它们都是可以让所有行业重新做一遍的底层基础设施级别的行业。碳中和跟互联网相比,一个共同的特征是它们都可以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是社会发展到不同阶段的基础设施。而碳中和更加深刻的一点是它不光是解决人自身的问题,还更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 地球超载日的不断提前(2019年已经来到7月份了,相当于我们每年大概半年的时间就用掉了地球要用一年才能再生的资源),意味着我们正在大量透支地球的资源,这是向子孙后代去借的资源。我们有使命把这些资源还回大自然,还给后代,这就需要首先实现碳中和,继而实现负碳排放。 客观来说,碳中和是我们实现人与地球、大自然以及我们的子孙后代和谐共存的必由之路,也是重要的工具手段。 作为碳圈人,我们往往会因为自己所处的行业和工作内容,不能客观全面的看待碳中和与其它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的关系。 碳中和发展到最远的未来,不是一定要每个国家、每个行业、每个企业、每个个人必须都是碳中和的绝对体,但我们的目标一定是资源和环境负载上达到平衡。除了环境和资源的平衡,还需要我们看得更全面一点,也就是社会的平衡(例如如何解决碳中和实现过程中造成的煤炭工人的失业问题)。 碳中和的终局畅想 人与地球和自然的和谐相处,碳中和是必经之路,那么碳中和的终局到底是什么? 笔者的理解是:碳不仅仅是国家之间的话题,逐渐成为企业经营的重要考量因素,最终会落在消费端,消费者开始认可低碳的价值并且愿意为低碳产品和服务买单,这将是碳中和的大结局。到了实现碳中和的那天(也许我们不用等到2060年就能实现碳中和),生活中、工作中都需要考虑到碳足迹,都可以科学准确的定义、监测和计量,并且可以公平的确权,成为一种新的“货币”。这是笔者想象中的实现碳中和的场景和形态。简言之,碳中和的终局就是无处不在的碳将被数据化、可视化以及价值化。 碳中和:该做与不该做的 终局明确了,企业面对碳中和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大挑战和大机遇,应该怎么选择,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笔者建议唯一的原则就是:做难而正确的事。碳中和已经上升到国家核心战略,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旋律,它是一件正确的事情已经被论证很多遍了,在碳中和领域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找到真正难的事情,这样的事才有壁垒,才是真正有长期社会价值的事。 碳中和对于产业来说,无非就是做好两件事情:减少碳排放以及增加负碳。无论能源行业、交通行业、建筑行业、制造业还是服务业等都需要积极减少各个环节的碳排放,并且考虑使用可能的各种负碳技术(目前主流的CCUS和碳汇等),使自己可以在碳中和大潮中处于主动的位置。 一般而言(跨行业普适性原则),在碳中和领域,企业该做的事: Calculating:首先摸清碳家底,通过建立专业团队以及利用好工具等,提升自己的碳排放数据管理水平,计算清楚自己的碳排放,摸清自己的碳家底,找到自己核心的减碳环节和空间; Reducing:结合自身行业的业务形态,找到减排效果明显或潜力巨大的技术方案,使自己能在碳中和大行业赛道中化被动为主动; Engaging:除了自己的减排外,如有机会可以带动利益相关方一起参与减排行动,这是大多数行业开展碳中和的真正终局; Offsetting:不可避免的排放,通过优质的减碳项目或碳汇项目实现抵消; Spreading:既然碳中和已经成为确定的趋势,早晚都要做,不如早行动,早发声,赢得最佳传播时机和品牌影响力。 以上五步是基于碳阻迹团队年初提出的CREO碳中和路径的升级,加上了Spreading这一步。据我们了解,很多企业实际上把前四步都已经做好了,就等最后的官宣环节了,我们鼓励企业更早的发布,这对企业对社会都是好事情。 在碳中和领域,企业一般不该做的事: 不关注自己排放的数据,盲目推崇减碳技术和项目,这也是目前大多数企业开展碳中和的实际情况,这样无的放矢,容易造成资源的极度浪费,不值得推崇; 过度依赖于抵消措施,不主动积极的减排,容易引起行业质疑。 迟缓的行动,等到同行都做了,再提出碳中和目标或开展碳中和行动,战略价值和行业先机就失去了。 四大重点行业的碳中和终局 碳中和覆盖了各行各业,原则上每个行业都需要实现碳中和。下面笔者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行业(也是碳阻迹长期深耕的四大行业)分享他们碳中和终局的一点浅见。 能源 能源行业是一个国家碳排放的最主要来源,一般占到国家排放的70%以上。国家要实现碳中和,首先必须碳中和的就是能源企业,例如国家能源集团,一年的碳排放就有近10亿吨,接近全国碳排放的10%,假如国家能源集团一年减碳20%,这甚至会为全球降温带来直接明显的贡献。 能源行业企业的碳中和路径基本都是先碳达峰(提出碳达峰目标的能源企业2028年,2030年居多),继而深度脱碳,最后利用负碳技术/项目实现碳中和。 近期笔者参加一家国有煤炭集团的碳中和研讨会,会上有一位国家发改委的专家提出,煤炭企业或者能源企业未来的终局不是因碳中和而被淘汰,而是成为新的化工企业,通过CCU技术(注意不是CCUS,而只是CCU,碳封存的应用前景显然不如碳利用开阔),能源企业产生的巨量的CO2,可以成为很多化工产品甚至食品的原料,所以这家煤炭企业将来可能真会改名为“**化工集团”。近期CO2人工合成淀粉的突破性进展已经引起社会巨大的反响,尽管科学研究离商业化还有一段距离,但无论从投资还是技术创新来看,这都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能源企业每年产生的超过50亿吨的CO2在不断通过节能改造技术降低之外,把CO2捕集并变成新的原料,这成为社会发展新的生产要素和驱动力。 可喜的是这样的现象越来越多了,我们一家能源企业客户近期开始在新能源领域布局,据说已经要给华联商厦提供分布式光伏的新能源解决方案了。 与其等着被碳中和大环境所淘汰,倒不如化被动为主动,大力发展新能源,并且把不得不产生的CO2变成原材料和资源,这也许是能源企业在碳中和大背景下的终局! 科技 科技企业本身的碳排放确实不够多,从公布数据的中国科技企业来看,百度目前是唯一一家,百度2020年的碳排放大概为50万吨,其它中国头部科技互联网企业的碳排放量也差不多都是这个量级。科技互联网行业也是笔者所在机构近期实战经验最丰富的行业,目前与所有头部科技互联网企业在碳中和领域都开展了合作。 根据碳阻迹观察,对于科技企业来说,碳中和CREO(Calculating-Reducing-Engaging-Offsetting)路径中,算清楚自己的碳排放是第一步,目前笔者接触到的有些科技企业走得非常前沿,不光是考虑到自己的Scope1,2,3的排放和减排,还甚至考虑到自己未来业务模式增长带来的排放,我们把它定义为Scope4(与行业中头部专家共同确认这个说法),这个概念也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认可和推动。 第二步则是减少各个Scope的排放,对于大多数科技企业来说,数据中心基本都占到了最大比例的排放,笔者机构接触的几家头部科技公司,年度排放中接近90%来自于数据中心,目前有科技企业已经提出要拿出百亿资金将所有的数据中心用清洁能源来发电,这是需要创始人&CEO的魄力才能推动的工作!期待更多这样激动人心的行动! 第三步也是科技企业碳中和最重要的一步:带动Engaging,通过自己的平台生态建立个人碳账户,带动用户共同参与碳减排的行动中。蚂蚁森林一直是一个很好的个人碳账户案例,推动了6亿人参与减碳行动,并种了2亿多棵树。巨大的用户流量和粘性为蚂蚁森林带来了巨大的品牌价值,之前笔者机构就操作过帮助一些企业和活动在蚂蚁森林上完成了碳中和,并且在蚂蚁森林上得到露出,当蚂蚁森林用户拿绿色能量来认领种树时,就可以看到这家碳中和企业的名称,logo和碳中和的信息。这个模式对于企业来说,本来就要碳中和,但还可以借蚂蚁森林这样的流量平台得到曝光,这就很有动力了;而对于蚂蚁森林来说,可以获得更多企业的参与,可以减少自己种树的成本,尤其是碳中和的大背景下,碳中和的企业需求明显增加,完全有机会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真正的企业碳中和聚集平台,这就是一个理想的多赢的合作模式。 这个模式原则上任何一家头部互联网公司都可以做,利用数亿用户的流量优势,吸引自愿碳中和的企业在平台上购买用户减碳行为产生的减碳量或者平台自己的碳减排或碳汇项目(例如种树)。不同的是,蚂蚁森林已经声明了自己是一个纯公益平台,但其它科技公司有这样的机会建立自己的碳交易体系(前提当然是符合碳减排量的MRV要求,并且买卖双方达成共识),一来可以跟蚂蚁森林一样成为企业和个人碳中和平台,还可以利用碳交易(或碳普惠交易),打包用户的总减排量在碳交易市场里交易,卖给那些高排放的电力或钢铁企业,实现真金白银的经济收益(收益可以部分返还给用户或用于绿色项目投资等,但这个自主权在科技企业自己)。 利用自己的流量优势,打造自愿碳中和交易平台,这或许就是科技企业碳中和最理想的终局! 金融 金融机构自身的碳排放就更少了,有些投资机构一年的碳排放也才几千吨,甚至几百吨,要完成自己的碳中和只需要花几十万甚至几万元的经济成本即可完成。但为什么选择金融行业作为重要的行业赛道呢,主要还是因为它的Engaging,通过绿色投资、绿色信贷和其它金融业务,带动被投企业和客户一起实现碳中和,这才是金融机构的价值。笔者觉得金融机构可以向淡马锡看齐:淡马锡2020年实现了自身的碳中和;宣布在2030年将实现一半Portfolio的碳中和;在2050年实现整个Portfolio的碳中和!这样有雄心的碳中和目标值得中国的金融投资机构效仿学习。 高瓴已经宣布了自己将在今年实现碳中和,并且将在2025年实现机构自2005年成立以来历史所有碳排放的碳中和,同时将ESG纳入到高瓴投资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中! 碳阻迹今年融资过程中,笔者感触最深的是顶级投资人在碳中和这个赛道是在意情怀的,他们对投资标的的考量也很大程度在于创业团队对碳中和这件事情的历程、决心、笃定和长期价值。 金融机构碳中和的终局也许就是从自己出发,带动生态伙伴,每个投资机构(或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每个从业者以及每个被投企业(或客户)都实现了碳中和,这是最大的情怀,也是格局最大的终局! 消费 对于消费品企业来说,自身组织层面的碳中和是常规步骤,更重要的是他们生产的消费产品是碳中和的,所以这需要对每个产品, 每个SKU计算碳足迹,并且引导消费者购买低碳的产品和服务。 产品碳足迹的计算一般而言是需要计算一个产品全生命周期(原材料、加工制造、分销运输、使用以及废弃处理等过程)的排放,是一项无论经济成本还是时间成本都非常可观的工作。 笔者分享一个亲身经历,2010年左右笔者还在英国工作的时候,当时老东家为英国最大的超市Tesco计算超市里产品SKU的碳足迹,每个产品碳足迹计算的咨询费用大概是1-2万英镑(大约10-20万人民币),通过人工咨询的方式计算产品SKU的碳足迹大概需要一个高级碳咨询师2-3周的时间。无论从经济上还是时间上都是负担很重的,后来Tesco放弃了这个项目,也放弃了让每个Tesco产品都有碳足迹的承诺,再后来笔者之前所在的英国碳咨询公司也消失了。 这个事情对笔者的触动很大,2011年回中国创业的目标就是希望建立出一套碳管理软件产品可以大幅度提升碳足迹计算的效率,降低企业计算组织和产品碳足迹的费用成本和时间成本。碳阻迹团队近期推出的碳云平台-产品碳足迹计算功能也就是为此而生。 这里举一个非常典型的突破性案例:星巴克是碳阻迹的老客户了,因为上海前滩太古里国庆节前要开业,星巴克要在前滩太古里打造一个史上最绿的门店,所以找到碳阻迹想计算一下星巴克十几种植物肉产品的碳减排(相比起动物肉)。按照我们的传统服务模式(依赖于人工咨询),可能最快需要2周时间计算一个SKU的碳足迹,每个产品碳足迹计算至少需要5万元,但是星巴克考虑到时间周期很短(为了赶开业,只有不到十天的时间),加上这次SKU数量很多,在时间上和费用上都严重超支了。这时正好碳云平台上线了, 碳阻迹给星巴克团队以及星巴克的供应商们演示了这套软件后,发现可以非常清晰且快速的计算一个产品的碳足迹,并且可以计算出来对比基准产品的碳减排量。在这样一个现实情况下,碳阻迹用碳云平台接下了这个单,随后利用碳云的强大数据基础和软件的效率优势,在不到1天时间内算完了全部SKU的碳足迹,单位SKU的产品碳足迹计算成本降低到了原来的1/10左右, 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客户可以在预算范围之内完成所需SKU的碳足迹的计算。这给了碳阻迹团队很强的信心,SaaS化碳管理模式逐渐跑通了,这对消费品牌来说也是一个福音,将来做产品SKU碳足迹的成本就只需要以往的不到1/10的价格了! 所以,消费品牌的终局或许就是他们在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可控的前提下,找到合适的工具和模式,让每个产品SKU都有碳足迹,推动几亿、几十亿消费者参与到碳减排行动中,这应该就是最功德无量的终局了! 除了上面提到的四大行业之外,还有很多行业在碳中和领域在积极发力,例如交通、建筑领域的碳中和最近也是越来越火,这些行业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要实现碳中和。各个行业的碳中和终局不同,但是实现路径上却有非常强的普适性,碳阻迹团队在年初提出的碳中和CREO路径值得企业们深度学习和应用,这套模式已经在科技、金融、消费、能源的最头部的企业都得到了应用并获得非常积极的反馈。关于碳中和目标设定的CFOS法则以及实现碳中和的CREO路径请详细参考笔者写的一篇文章:中国碳中和。 常见问题解答 近几个月,碳阻迹接到很多关于碳中和的问询, 借这个机会,跟大家做一个交流,回答一些普适性的问题。 1、2060年中国实现碳中和,是不是意味着就不需要碳圈这些机构了? 这个问题经常有人问起,中国宣布了2060年前国家要实现碳中和,那2060年之后企业是不是就不需要碳管理了,不需要继续减碳了?  笔者的答案是:对于企业而言从现在到2060年之前,我们将经历:熟悉和计算碳排放,减少碳排放,抵消不可避免的碳排放,最终实现碳中和这几个核心阶段。实现碳中和后,并不是就可以高枕无忧了,碳中和的企业更需要兑现自己的碳中和路径承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降低排放, 减少使用抵消的额度,使自己的排放接近绝对零排放。企业实现碳中和了,就更要保证以后每年都能实现碳中和,这就需要更加敏感和精细化的管理企业的碳排放。这对于碳管理这个行业也会产生比较大的改变,垂直行业深度脱碳将成为很多公司的选择方向,但碳排放计算和管理是任何一家企业在任何时候都必须严肃认真对待的。几十年之后,大多数企业实现了碳中和,行业数据也更加丰富,横向对比也会显得更有价值,那时候碳管理对于碳排放数据的依赖程度比现在还会更高很多。 2、电动汽车到底是否低碳,以及是否值得大的投资? 电动汽车的低碳性确实经常被挑战,一个是因为其生产环节以及电池的全生命周期产生显著的排放,另一个是因为电的来源如果是高碳的,那作为消费端的电动汽车也将是高碳的。 笔者在2016年为阿里巴巴做了一个研究实验,当时比较了同样行驶100公里,如果在杭州,电动车比燃油车确实低碳;但放在北京,电动车比燃油车却高碳了(因为华北主要是煤电)。那到底要不要发展电动车?这个问题一直存在。前段时间“老汪聊碳中和”的老汪的观点个人觉得还是非常成立的:电力脱碳毕竟是大势所趋,而且技术以及经济性都更可行,未来每度电的排放在全国范围都会大幅度下降,发展电动车确实是碳中和这个大赛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也借机向老汪前段时间帮碳阻迹PR碳云产品表示感谢,笔者认为目前在碳圈里,最有价值的原创自媒体就是“老汪聊碳中和”公众号了,甚至没有之一,高质高量的产出成为碳圈人的必读。 谈到电力碳排放的下降,碳阻迹团队最近做了一个研究,随着中国碳中和的深入进行,新能源的比例将从目前的不到20%上升到2060年的70%以上,这导致目前每度电的0.61千克碳排放将下降到2060年的大约0.07千克,每度电的碳排放将下降90%! 3、中国都在讲碳中和,国外的语境是怎样的? 很多人关心中国近期这么积极推进碳中和,那国外的情况怎么样以及国外怎么看中国的碳中和? 这两年由于疫情跟国外交流的机会并不多,但这周受迪拜世博会组委会的邀请,笔者线上参加了一个圆桌论坛,和英国、智利、阿联酋的嘉宾一起探讨了“如何利用科技减少我们的碳足迹”,中国都在说碳中和,他们的口径基本还都是说Net-zero,各国嘉宾们除了赞扬中国碳中和的承诺和减排体量大的优势外,也表达了对中国企业还是过于依赖于碳抵消方式实现碳中和的担忧。竭尽全力减排并且选择高质量的碳抵消方式,是中国企业当下实现碳中和的主流方式。 4、碳阻迹最近有没有招人?招聘的原则是什么? 碳阻迹最近招人比较多,但要求也是比较严。目前招聘岗位包括:高级碳咨询师、低碳相关专业毕业实习生、高级IT工程师(前后端、测试等都需要)、商务BD等。 所有的面试笔者都会参加。面对每个候选人,无论是咨询师还是开发工程师,我都会问一个听起来最“片汤”,但最实际的问题:你了解碳中和吗? 如果是的话,讲讲对碳中和的理解;如果不了解也不认可这个行业的话,就直接Pass了(感觉我是在透露面经?)。我们的原则还是希望找到认可碳中和行业以及碳阻迹公司理念的人才,可以跟我们走得最远,去打我们最需要打的仗,一起去探索远方,做对社会有长期价值的事,时间一定会馈赠真正努力和对社会真正有价值的人和机构。 碳阻迹对人才的要求是:简单、正直、靠谱、有Sharp的执行力、创新力、学习力以及领导力。 碳阻迹团队目前大概有40人,涵盖了产品、前端开发、后端开发、测试、UI、动画、咨询师、BD、PR、HR、行政等不同岗位。到年底之前,我们希望在目前的人员数量基础上翻一番,希望有志之士加入碳阻迹! 碳阻迹公司文化:扁平、温暖、积极、深刻;鼓励把时间留给深度思考、执行和运动! 碳阻迹的公司理想:让每个产品都有碳足迹! 5、碳阻迹在碳中和领域选择的难而正确的事情是什么? 过去十年,对于碳阻迹来说也是在做了几件难而正确的事情: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去收集和整理全球的碳排放因子数据;前瞻性的开发了中国第一个碳排放计量管理平台,并于近期发布了中国(乃至全球)唯一一款企业一站式碳管理平台-碳云,包括了企业计算组织层面碳排放(基于碳阻迹服务过的上千家企业的组织层面碳盘查经验,兼容国际ISO-14064:2006和2018版,以及国内24个重点行业碳核算指南)、产品碳足迹(基于国际标准以及碳阻迹积累的数百个SKU碳足迹计算的丰富经验)、场景碳减排(基于碳阻迹历史上积累的数百个碳减排场景计算)、个人碳账户(基于参与蚂蚁森林、北京少开一天车等的碳账户项目建设经验)、绿色会议(基于联合国环境署与碳阻迹共同发布的绿色会议指南以及中国本地标准)等核心功能模块,并一键实现碳中和。 碳阻迹不做的是红海市场、周期较长以及从终局思考不能产生长期价值的事情。例如政府项目(碳阻迹之前帮内蒙一个当地政府做的一个碳管理平台的项目,拖了4年,尾款还没有收回来,整个过程中与政府官员的沟通也非常不同频)金额一般确实很大,但大多数政府项目周期长,并且需要各种公关手段(与其耗费精力在公关上, 不如踏踏实实把产品和项目做好)。 碳中和可能是一条百年都难遇的黄金赛道,需要所有碳圈从业者的珍惜和共同努力。提前思考终局,以终为始,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的认识当前的状态、方向和节奏,多些时间思考和锻炼身体,为我们打赢碳中和这场仗奠定基础! 碳中和的未来已来,激动人心,让我们一起来迎接碳中和这场波澜壮阔的大潮!

2021-03 08
View 1286
从百度2020年低碳发展专项报告到科技企业如何实现碳中和【碳阻迹原创】

Date:2021-03

View:08

核心结论 1. 百度2019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325798.7tCO2e,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498841.4tCO2e。其中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为15.1tCO2e/人。 2. 2020年,百度的全部自建数据中心年均PUE为1.14,能效最高单体数据中心年均PUE达1.08。 3. 2020年百度共有6项能效技术入选2020年工信部绿色数据中心先进适用技术目录。 4. 2020年百度签约风电达4500万kwh,通过数据中心楼顶光伏发电29.3万kwh,共减少碳排放约4.4万tCO2e。 近日,百度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2020年低碳发展报告,碳阻迹受百度委托,为其提供低碳咨询服务,并对其低碳发展专项报告提供技术支持。 鉴于中国已明确提出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中国已经正式进入碳中和实施时代。那么在全民碳中和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企业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我们希望从百度低碳发展专项报告里找到一些答案。 百度2020年低碳发展报告的主题是“绿水青山,永续发展“,主要从三个方面突出百度在2020年为低碳发展所做的努力与贡献,分别是:倡导绿色生活、打造绿色心脏、迈入绿色旅程。 倡导绿色生活 科技让生活更简单,绿色科技让生活更低碳。百度是以信息和知识为核心的互联网综合服务公司,拥有覆盖95%以上中国网络用户的庞大用户群体。所以百度在承担其绿色低碳的企业责任的同时,也努力将可持续理念融入到产品和服务中。 绿色智能出行 百度Apollo在 2020年4月对外发布了“ACE交通引擎”,集自动驾驶、车路协同、效率于一体,着力推动基础设施智能化和出行服务便捷化。这是一次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技术的研发与变革,改善交通拥堵现状,优化行车路线,同时降低车辆能耗与减少污染排放。 在百度地图方面百度通过提供实时路况预测与智能推荐出行方案,减少车辆在拥堵过程中因频繁起步停车而消耗的大量燃油。根据计算,在拥堵路况下,车辆怠速3分钟与正常行驶1公里所消耗的燃油量相当。百度地图开展的“绿动计划”,鼓励用户改变高碳出行方式,采用碳普惠的方式鼓励市民参与,为中国推广绿色交通出行积累经验,也为个人参与碳交易提供渠道。 绿色信息渠道 百度将低碳环保信息源融入自身产品,借助自身AI技术的优势,开发AI垃圾分类小程序,日均使用人次达50万;百度百科、百度文库、百度知道等知识类平台,作为绿色载体,累计产生超过16亿高质量内容,同时还有6.7亿学术文献供检索,这些信息检索及人与信息的交互减少了相关事物资源的投入与浪费。 打造绿色心脏 绿色数据中心将成为这个时代的热门话题,而事实上,这个时代,也需要绿色数据中心,需要它来实现节能,实现低碳。 使用清洁低碳能源 在2020年,百度签约风电达到4500万kwh;在2015年,百度阳泉云计算数据中心就已经成为中国首个应用太阳能光伏直接并网发电技术的数据中心,实现年发电量120000 kwh。 提高数据中心能效 2020年百度的全部自建数据中心年平均PUE为1.14,能效最高单体数据中心年均PUE为1.08 。发展能效等级更好的数据中心技术是百度数据中心一直坚持的方向,也是科技公司应该共同努力的发展方向。 旧资源利用 百度阳泉数据中心采用了污水回收处理作为冷却水的技术,同时服务器旧零件回收再利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迈入绿色旅程 公开环境数据 接受利益方与社会各界的监督: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这样做不仅可以打造一个更好的品牌价值,同时也会更好的被社会和用户接纳,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价值。 百度在报告中详细的披露了在2019年和2020年两年内的碳排放情况,资源和能源使用情况以及废弃物排放情况。 制定科学低碳行动目标 整体规划,分头出击,从细节开始,挖掘公司的低碳发展潜力。百度通过审查各种设备设施的能耗情况,逐步淘汰高能耗设备,采取行之有效的节能举措,积极开辟可再生能源利用途径。 那么通过借鉴百度的举措,科技行业究竟该如何实现碳中和? 碳阻迹团队最近通过对大多数提出碳中和的企业分析以及近期给企业服务的案例,提炼出了企业碳中和目标的法则:CREO法则 1. Calculating(计算):无论任何行业的企业想要实现碳中和目标,第一步永远都是量化自己的碳排放,摸清家底。只有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碳排放现状以及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之后,才能够有的放矢的采取减排措施,为碳中和打下基础。 2. Reducing(减排):在确定自己碳排放家底之后,企业首先所要做的应该是去思考如何去科学减排,而不是选择抵消碳中和。披露碳排放信息,制定科学碳目标,从企业自身出发,设定符合实际的碳减排道路,例如通过技术革新降低能耗,采用可再生能源,资源回收利用,数据中心选址偏向自然资源丰富区域等等。 3. Engaging(参与):不光要自己减排,更要带动生态伙伴共同减排。科技行业除了技术赋能其它行业帮助其减排,还应该更好发挥平台优势与整合资源,实现全产业链的碳中和。我们看到有不少企业通过微信小程序等方式鼓励员工参与到碳减排行动中,并给表现突出的员工以精神和物质层面的激励;也看到有些企业开始通过碳管理软件平台来帮助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计算、管理和减少碳排放;还有些投资机构也加入其中,不光是管理好自己的碳排放,还会为被投机构提供碳管理的培训和工具,助力Portfolio的碳减排。 4. Offsetting(抵消):这是最后一步了,当企业做了所有可以做的事情之后,那些不可避免的碳排放怎么处理,这时候才是真正的碳抵消了,可以选择种树或者购买碳信用来抵消不可避免的碳排放,实现“零排放”。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那些用于企业碳抵消的减排项目或者碳汇项目原则上本身也会产生碳排放,例如光伏的全生命周期产生的排放,森林碳汇运营过程中也会耗费能源产生排放,建议将来的碳抵消项目本身在全生命周期实现了碳中和,这样用于企业端碳中和才更加科学合理。

2021-03 01
View 2468
中国电商离碳中和还有多远【碳阻迹原创】

Date:2021-03

View:01

核心结论 1.根据碳阻迹详细测算,中国电商2019年的碳排放为5326万吨。未来5年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预计2025年电商碳排放将达到1.16亿吨。 2.中国电商的碳排放来源主要包括:包装,约占18%;物流,约占29%;办公,约占26%;数据中心,约占23%;仓储,约占4%。 3.线上购物的碳排放来源包括:交通-快递运输,约占29.16%;建筑-办公,约占26.12%;建筑-仓储,约占3.88%;信息-数据中心,约占22.78%,信息-消费者终端耗电,约占0.02%;包装-快递包装,约占18.04%。 4.线下购物的碳排放主要来源包括:交通-货物进入门店前运输,约占13.03%,交通-消费者交通排放,约占35.87%,建筑-店铺运营(一般包括办公),约占47.11%,包装-塑料袋,约占1.05%。 5.经碳阻迹研究和计算,线上购物比线下购物更低碳,线上购买一单和线下购买一单相同物品的碳排放分别为1094.92gCO2e和1360.24gCO2e。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其规模不断扩大,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对居民的生活渗透率也越来越高,但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我国宣布将于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为2021年的八大重点任务之一。那么,电商对于碳排放的影响有多少,电商如何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力量?根据碳阻迹团队提出的CREO碳中和路径,首先是要量化自身碳排放,即Calculating(计算)。清楚自身排放现状后,才能采取合适的减排行为,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夯实基础,详见中国碳中和一文。 近日,碳阻迹团队深入研究了电商企业,对电商的碳排放总量进行了评估,并对线上和线下购物的碳排放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发布了《中国电子商务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研究报告》和《中国线上线下温室气体排放对比研究报告》。 壹 电商碳排放总量评估 总量研究主要从包装、物流、数据中心、办公和仓储5个领域来评估电商的碳排放量。研究发现,电商一年产生的碳排放量为5326万吨,占第三产业总排放的2.5%,每年需要约100亿棵树来中和其碳排放。其中,物流1554万吨,占29%;办公1392万吨,占26%;数据中心1214万吨,占23%;包装961万吨,占18%;仓储207万吨,占4%。 包装 研究发现,在包装领域中,对于排放影响最大的为包装箱,为765万吨,约占包装排放的80%。 由于编织袋、快递运单、胶带等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装箱占电商包装的排放逐年上升,由2016年的42%上升到2019年达到80%。 尽管电商和快递企业也做了很多减少包装箱的行动,但是相比其他包装物,收效略小。 物流 在物流领域中,主要考虑了公路和航空运输产生的排放。其中,公路运输排放占78%,航空运输排放占22%。通过与全国交通运输业的排放量相比,发现电商物流产生的排放占交通运输业总排放的1.6%,占货运排放的4%。 在公路运输中,干线,支线和配送的排放占比分别为77%,22%和1%。 研究发现,支线运输中,柴油车和电动车每公里的排放分别为0.49kgCO2/km和0.12kgCO2/km,柴油车每公里的排放是电动车的4倍多。不考虑国际/港澳台的基础上,同城和异地物流产生的排放分别为98%和2%。如何减少干线和异地运输产生的排放是十四五期间电商企业和快递企业的重要工作。 数据中心 2019年,电商数据中心能耗为199亿千瓦时,排放量为1214万吨。2019年,全国数据中心能耗在2000亿千瓦时以上,电商数据中心能耗约占全国数据中心总能耗的10%。 电商各大平台的数据中心排放量如下。 数据来源于公开资料整理和计算 办公 电商办公产生的排放为1392万吨。随着电商的发展,电商从业人员增长迅速,根据商务部数据,2019年电商从业人员达5125.65万人,直接吸纳和就业的人数为3111.05万人。 电商企业多集中在广东、浙江、江苏、山东、上海等沿海城市中,广东省的电商企业最多,约占全国的20%。广东省电商发展最为活跃,其电商包裹数达128.72亿件,占全国电商包裹总数的26%,其次是浙江、江苏,上海和山东,这5个省市的电商包裹总数达320.38件,占全国包裹总数的66%。 仓储 电商仓储产生的排放为207万吨,占全国仓储总排放的2.27%。 电商排放变化 根据2019年的数据,并结合电商包裹数、交易额、从业人员等有关信息,得出2016年到2020年电商企业的排放量变化情况如下。 可以看出,电商企业碳排放量从2016年的3300万吨增加到2020年的6800万吨,不到5年的时间增加了3500万吨,增长了105%,年均增长率为21%。而整个十三五期间,全国的碳排放总量仅增加6%,电商企业碳排放量的增长率是全国碳排放量增长率的18倍之多。 2025年排放量预测 根据预测,2025年我国的快递业务量将达到1500亿件,相比2020年的800多亿件,5年内预计增长80%。若不采取有关措施,预计2025年电商企业碳排放量将达到1.16亿吨以上,占中国2025年总排放量的1.1%,相比2020年,5年时间内将增加约5000万吨的排放量,增长率达到73%,年均增长率达到14.7%。而根据分析,整个十四五期间中国预计的排放量增量仅为2亿吨,电商企业的排放增量将占到中国十四五期间增量的25%。 数据中心排放占比将从2019年的23%(1214万吨)提高到2025年的30%(3477万吨),超过物流成为电商排放最大的领域。 若不采取更具雄心的减排措施,2025年,中国电商产生的碳排放将需要200亿棵树来中和,中国电商离碳中和的距离将为200亿棵树。 贰 线上线下比较分析 在总量研究的基础上,我们也比较了线上线下2种购物渠道的碳排放差异,看看实际生活中,每一笔订单,究竟能对应多少碳排放,距离碳中和还有多大的差距?本次比较基于1个包裹为1个订单进行计算。 主要结论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得出了如下主要结论: 1,基于文章中的基本条件, 线上购物比线下购物更低碳,线上购买一单和线下购买一单相同物品的碳排放分别为1094.92gCO2e和1360.24gCO2e。 2,线上购物的碳排放来源包括:交通-快递运输,约占29.16%,建筑-办公,约占26.12%,建筑-仓储,约占3.88%,信息-数据中心,约占22.78%,信息-消费者终端耗电,约占0.02%,包装-快递包装,约占18.04%。 3,线下购物的碳排放主要来源包括:交通-货物进入门店前运输,约占13.03%,交通-消费者交通排放,约占35.87%,建筑-店铺运营(一般包括办公),约占47.11%,包装-塑料袋,约占1.05%。 4,线上购物和线下购物的碳排放归类为四个主要方面:交通运输、建筑、信息和包装。交通运输部分,线上合计约319.30gCO2e,线下合计约665.14gCO2e。建筑部分,线上合计328.50gCO2e,线下合计684.10gCO2e。信息部分,线上的排放共249.63gCO2e,线下的排放可能包括库存管理系统,均包含在建筑运营的所有能耗计算中。不考虑商品本身的包装,仅考虑购物过程中额外的包装部分,线上的排放共197.49gCO2e,线下的排放约为11.00gCO2e。 5,计算是基于平均的购物情况,具体产品的碳排放会与其实际经历的过程紧密相关。具体的排放值会与产品类型,购物商品发货地,快递运输工具,是否需要冷链,建筑的实际能耗水平,用户出行习惯,用户单次出行购买订单数量等相关。 接下来,会结合购物时一些常见的具体产品和案例进行分析。 01 案例一 手机 案例一,居住在北京大兴的小明打算换一部手机。家附近的商场就能买得到,也可以去市中心的专卖店,网上下单也很便利。 电子产品类:手机 产地/仓库:成都 重量:391g(手机和自带包装)+83g(线上额外包装) 线上A:官网下单,成都仓库-集散中心-北京-大兴-派送 线上B:电商-自建仓储型,有货当日达/次日达,成都仓库-北京仓库-大兴-派送 线下A:官方门店-西单,零售商自身物流,成都仓库-北京门店-消费者交通(地铁或小轿车) 线下B:经销商门店-距消费者1km:成都仓库-北京官方门店-经销商门店-消费者交通(步行) 特点:体积小 价值高 根据计算可以得知,小明购买一部手机在线上线下购物时产生的碳排放没有绝对的结论,按照排放高低排序:线下A-小轿车>线上A-空运>线下A-地铁>线上B-自建仓电商>线下B附近商圈步行购物。 小明开车去西单碳排放最大,其次是小明在官网下单空运至北京送到家,接下来是小明坐地铁去西单门店购买,碳排放位于第四的是通过拥有自建仓储的电商平台下单,例如京东,通过货车收集运至北京附近仓库,下单后从仓库送到家中,排放最小的是去家附近的商场步行去购买。 02 案例二 大闸蟹 案例二,居住在北京海淀的小花准备买点大闸蟹吃。 生鲜产品:大闸蟹 重量:1kg大闸蟹 产地:苏州 收货地:北京海淀 线上:苏州网点-转运中心-北京-海淀-派送 冷链 线下:苏州-北京海淀门店-消费者步行 冷链 特点:需要冷链保持新鲜 碳排放顺序依次为:线上>线下-连锁零售>线下-零售,线下零售指包括所有零售,即菜市场、小商铺等。 小花购买大闸蟹,最低碳的方式是去线下的菜市场或者小商铺,较为低碳的方式是去线下的连锁零售商,比如大型超市,最高碳的方式是通过线上购买。 03 案例三 车厘子 案例三,生活在山西L市的果果小朋友喜欢吃车厘子,果果的妈妈要买些车厘子回家。果果家距离超市很近,就在家门口,步行就能到。 重量:2.5kg 产地:智利/山东 收货地:山西省L市 线上A:产地智利-海运至上海-太原-L市 线上B:产地山东-太原-L市 线下A:产地智利-海运至上海-太原-L市 线下B:产地山东-太原-L市 在整体碳排放情况下排序,线上买进口车厘子>线上买国产车厘子≈线下买进口车厘子>线下买国产车厘子。 对于果果妈妈而言,去实体店买国产车厘子排放最小,在线上下单买进口车厘子的排放最大。 04 案例四 海淘-托特包 案例四,居住在深圳南山区的小美想要买一个托特包犒劳自己,目前电商网站和线下平台都有打折活动,海外官网也在打折,小美想要赶快下单买回家。 重量:1.8597kg 产地:柬埔寨 收货地:深圳南山区 线上A海淘线1:产地柬埔寨-海淘美国官网下单-波特兰转运-飞广州-南山 线上B海淘线2:产地柬埔寨-托好友美国官网下单-好友邮寄选择海运-上海-深圳-南山 线上C国内电商线:产地柬埔寨-苏州-深圳-南山-派送 线下国内实体店:产地柬埔寨-苏州-深圳-消费者交通(平均水平) 碳排放由高至低依次是:线上A>线上B>线上C>线下。 小美想购买这个托特包,最低碳的方式是线下去购买,最高碳的方式是海淘转运回国(空运),海淘因为路程遥远,对比从产地柬埔寨直接到中国,从产地柬埔寨到美国在到中国有更多的交通排放。 另一种计算考虑了中国境内的计算+美国研究的结果,整体趋势类似。 05 案例五 数码配件 案例五,位于江西南昌东湖区的小勇从长三角和珠三角买手机壳,碳排放的差异是多少?作为一个小摊位的老板,他想直接从网上进货,能不能更低碳,这个案例来探究一二。 重量:0.15kg+0.02kg包装气泡袋+0.05kg塑料包装壳;无论线下线上均有塑料包装壳 发货地:长三角(浙江杭州)/珠三角(广东广州) 收货地:江西南昌东湖区 线上A:杭州-南昌中转-东湖区网点 线上B:广州-南昌中转-东湖区网点 线下A:杭州-南昌批发市场-东湖区门店 线下B:广州-南昌批发市场-东湖区门店 本案例中四种情景消费者均位于江西南昌东湖区。线上AB分别从长三角和珠三角购买手机壳,线下A指的是经销商通过网络批发手机壳并在线下售卖,线下B指的是经销商从厂家直接运货且通过最短距离运输至门店。 碳排放的整体情况是:线下B>线下A>线上B>线上A。 对于小勇来说,在网上下单,从更近一点的珠三角发货,碳排放最少。对于从珠三角或长三角发货,除了交通距离外,没有明显差异。线下部分,小商户通过网购集约化的方式进行批发小件商品,能够减少平均到每件商品的包装和信息的消耗有减少,虽然在线下建筑排放的基础上加上了线上平均到每件的建筑排放,但总排放仍比线下去批发造成的排放低。 叁 低碳建议 在研究后,我们也给消费者、电商和传统商业提了一些低碳建议。 消费者 交通排放的距离,不止我看过走过的距离。 线上购物考虑购买商品的原产地;线下购物选择离家近的商店,或选择更低碳的出行方式;尽量选择国内和本地产品,既减少碳排放,又减少疫情的风险。         商家和平台很多,有的高时效不一定绝对高排放,但愿意等一等,有意想不到的低碳效果。 高时效送达有可能源自空运作为干线的运输方式,也有可能源自于提前部署的本地仓。由于使用空运能快速收货和因为商品提前部署到附近仓而能快速收货,结果对消费者而言是相同的,但其排放过程有差异。此外,若消费者愿意等一等,使用陆运代替空运,或等待货车装载率更高再出发,均可有效降低碳排放。         我的选择可以决定商家低碳的努力。 碳排放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品牌或企业环境表现的重要指标,因其可量化的属性能让消费者进行直观的对比。当消费者选择进行碳管理和碳披露的企业时,企业也更可能选择更低碳的供应商,从而让消费者驱动了供应链的低碳转型。 电商 平台有责任也有掌控力,低碳信息更清晰。 拥有自建物流的供应商,应当结合如今的大数据和智能分析,提前部署地区仓库范围内的商品种类数量,在保证高时效的同时,也能节约交通的碳排放。 平台和供应商应联合公开更多产品溯源信息,信息透明助力消费者选择。 平台应积极提高办公和数据中心的能源使用效率和可再生能源使用率。 电商平台应当积极努力披露和管理其碳排放。 商家有选择也能负责,节约成本也能低碳。 专卖商家一方面可以积极选择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为消费者从最近门店或者仓库发货;另一方面可以提供消费者等一等的选择,在国内运输时,航空距离较短的情况下通过选择更低碳排放的陆运货车或陆运铁路方式。 电商平台商家也可以在其包装上进行筛选和升级,减少过度包装,使用最匹配的箱型,使用瘦身胶带等等。选择有碳披露的包装和物流商,可以了解并披露给消费者相关信息。 快递物流更绿色,新能源汽车显露身手。 电商平台和线上商家对其物流有更多的控制权和选择权。自有物流的平台和物流企业可逐渐选择更低碳的电动车。中小型电动货车,可比柴油和汽油车减少碳排放50%以上。 加大对绿色低碳包装的研究和应用,在减少包装材料或提高包装重复利用率层面作出努力。 传统商业 开放态度融合线下线上,为消费者出行减少碳排放。 在线下购物的碳排放组成中,消费者的交通是变化范围较大的部分,传统商业经营者能够提供骑手或店铺自行送货的方式作为消费者可以提供的选项,是在为消费者提供可能低碳的消费选择。骑手送货对比开车出行购物的用户,毎5km就可以减少1.19kgCO2e。 节能升级,减少能耗。 传统商业平台的主要排放来源为建筑能耗排放,因在报告中主要考虑连锁零售行业,包括许多大型超市、商场、便利店、专卖店等实体商店。零售业节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进步,实体商业需要努力降低单位面积的能耗,考虑节能减排技术,例如使用LED照明节能改造,空调变频技术和智能化的控制调节等,使用能效等级更佳的陈列柜冰柜等等。 新店选址,打造低碳优势。 传统商业在选址时也可以考虑尽量设置在与目标消费群体更近的距离范围之内,以减少消费者交通的排放。15分钟生活圈,既可以把商超接近居民,又把绿色低碳的交通渠道引入,公交站点更近更便利。 新门店的选择还可利用一些当地优势,考虑绿色建筑,主动有效利用自然光,考虑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从建筑设计和地址选择上奠定建筑能耗的基础。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我们也做了个小程序,欢迎大家使用,测一测你是否“购”低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