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阻迹
2020-04 07
View 1534
国内外低碳政策梳理【碳阻迹原创】

Date:2020-04

View:07

自英国首先提出“低碳经济”发展目标以来,美国、欧盟各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纷纷响应,积极制定本国、本地区“低碳化”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抢占低碳经济发展先机。 发达国家低碳经济政策建构及经验 尽管“低碳经济”理念的明确提出仅始于 2003 年,但实际上西方发达国家实施低碳实践,自上世纪80 年代后期就已实质性开始。进入 21 世纪以来,世界各国( 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 更是加大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力度,制定并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涉及节能减排、循环发展、低碳技术研发等广泛领域,显示明确的引领性和导向性,包括法律、法规、法令、规章制度、规范性文件等,构成了相对完善并 具有严格约束的制度体系。 1. 英国 在 2003 年英国发布在政府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将实现低碳经济作为英国能源战略的首要目标。 2009年7月15日,英国能源和气候变化部发布《英国低碳转换计划》国家战略白皮书,提出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到2020年和2050年英国将碳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分别减少34%和80%,提高能源效率和发展可再生能源、核能、碳捕捉和储存等清洁能源技术;削减一半天然气进口量;小轿车平均碳排放量比现在降低40%。低碳能源推广是完成此目标的关键,而风能利用则是英国低碳能源利用中的一大重点。到2020年,英国风力发电总量预计将达330亿瓦。英国政府把低碳经济及能源的发展纳入国家宏观发展战略中统筹考虑,并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加以规划和实施,运用多种政策手段进行扶持,使用生物能源、清洁能源或可再生能源则可获得税收减免,以鼓励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 2. 日本 日本是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主要能源资源均匮乏的国家,能源自给率仅4%左右,日本所需石油的99.7%、煤炭的97.7%、天然气的96.6%都依赖进口。在经历了1973年和1978年两次石油危机冲击后,日本政府和企业都认识到开发替代石油等新能源的重要性,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推动新能源的开发和推广利用。早在1980年,日本制定了《石油替代能源开发及引进促进法》,并制定了替代能源的发展目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促进新能源技术开发及推广普及的具体措施。为保证替代能源发展目标的实现,日本于1997年又制定了《新能源利用促进特别措施法》,规定对使用新能源的单位予以金融支援。2006年5月,日本经济产业省编制了以保障能源安全为核心的《新国家能源战略》,其要点中涉及的内容包括:到2030年,将石油依赖率从目前的50%减少到40%或者更低;推广核能;通过扶持实力较为雄厚的能源公司来确保海外的能源供应。日本发展新能源的经验可以概括为把新能源及其开发置于国家安全的高度,立法先行,政府主导进行新能源技术开发研究,凡属于国家推动的新技术研发和提倡推广的项目,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以及使用单位都能得到国家的财政补助,并通过国家的金融支持,以推动新能源技术开发和推广普及,这些做法都值得所有国家学习和借鉴。 3. 美国 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后,在国会发表首次演讲时,就呼吁加强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并重申将在3年内使美国的新能源产量翻一番,并表示将在未来10年投入1500亿美元资助替代能源的研究,以减少50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他还承诺要通过新的立法,使美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到2050年之前比1990年减少40%,并用抵税额度来鼓励消费者购买节能型汽车,这一系列举措被称作应对美国经济衰退、抢占新一轮经济增长战略制高点的“能源新政”。奥巴马政府希望以此实现克服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挑战的双赢。在他就任不久的2009年2月17日,就正式签署了“美国复兴和再投资计划(ARRA)”。这一总值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不仅为推动美国经济走出困境助威,而且还将大力发展一批以绿色能源和创新为核心的新技术。奥巴马明确提出“以寻找新能源作为新经济增长点”,使发展新能源成为ARRA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在3年内让美国再生能源产量倍增,足以供应全美600万户用电,这是过去计划在30年内才能达到的目标。2009年7月以来,美国政府先后出资630万美元支持5个州的生物能源基础研发项目,提供5250万美元用于持续提供低成本电力的聚光太阳能发电系统示范工程的研发。 美国政府发展清洁煤更是不遗余力,在《清洁空气法》、《能源政策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清洁煤计划。其目标是充分利用技术进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减少排放。美国电力目前电力生产的50%来自煤炭,预计到2030年, 这一比例将上升到57%。为了能更加环保,更加高效地利用储量丰富的煤炭资源,自 2001 年以来,布什政府已投入22亿美元,用于将先进清洁煤技术从研发阶段向示范阶段和市场化阶段推进。政府通过“煤研究计划”支持能 源部国家能源技术实验室进行清洁煤技术研发,例如:开 发创新型污染控制技术、煤气化技术、先进燃烧系统、汽轮机及碳收集封存技术等。“清洁煤发电计划”主要支持 企业与政府建立伙伴计划,共同建设示范型清洁煤发电厂,对具有市场化前景的先进技术进行示范验证;通过税 收优惠等政策措施,对经过示范验证可行的先进技术进行 大规模商业化推广,通过税收补贴使新技术的生产成本具 有市场竞争力。随着旧电厂逐步退役,美国决定逐步提高 新建电厂的低碳标准,推动高效清洁煤炭技术的商业化,加速下一代发电技术的研究、开发及示范,计划在2012年 建成世界上第一个零排放煤炭发电厂( 称之为“未来发电”)。 4. 德国 德国政府则提出实施气候保护高技术战略,先后出台 了 5 期能源研究计划,以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为重点,为“高技术战略”提供资金支持。2007 年,德国联邦教育 与研究部又在“高技术战略”框架下制定了气候保护技术战略。该战略确定了未来研究的 4 个重点领域,即气候预测和气候保护的基础研究、气候变化后果、适应气候变化的方法和与气候保护的政策措施研究,同时通过立法和约 束性较强的执行机制制定气候保护与节能减排的具体目标和时间表。 5.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于2008年发布了酝酿已久的《减少碳排放计划》 政策绿皮书,提出了减碳计划的三大目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立即采取措施适应不可避免的气候变化,推动全球 实施减排措施。澳大利亚政府长期减排目标是 2050 年达 到 2000 年气体排放的 40%,并计划于 2009 年出台具体法规,2010 年正式实施。 纵观各发达国家的低碳政策,他们大多把重点放在改造传统高碳产业,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上,但又各具有侧重点。低碳技术的研发中,欧盟的目标是追求国际领先地位,开发出廉价、清洁、高效和低排放的世界级能源技术。英、 德两国将发展低碳发电站技术作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关键。日本政府为了达到低碳社会目标,采取了综合性的措施与长远计划,改革工业结构,资助基础设施以鼓励节能技术与低碳能源技术创新的私人投资。 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启示   1. 节能优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高是以资源的大量浪费和生态的巨大破坏为代价的。研究表明,我国的能源系统效率为33. 4%,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电力、钢铁、有色、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8 种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机动车油耗水平比欧洲高25%,比日本高20%,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2~3倍。这说明我国能源利用比较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潜力是巨大的。因此,提高经济活动过程中能源利用效率是控制碳排放量的重要战略措施。   2. 化石能源低碳化,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我国化石能源的“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结构特征决定了煤炭是能源消费的主体。当前,煤炭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接近70%,比国际平均水平高41个百分点。虽然石油的比重有所上升,但只能以满足国内基本需求为目标,不可能用来替代煤炭。因此,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难以在近10年得到根本改变。这就需要碳中和技术,在消费前对煤炭进行低碳化和无碳化处理,减少燃烧过程中碳的排放。   3. 设立碳基金,激励低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碳基金主要有政府基金和民间基金两种形式,前者主要依靠政府出资,后者主要依靠社会捐赠形式筹集资金。目前中国设立了清洁发展机制基金(政府基金)和中国绿色碳基金(民间基金),满足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需求。但是,现有的这两个基金主要资助碳汇的项目,还未将基金用于低碳技术研发的支持和激励上。碳基金的目标应该除了关注碳汇的增加外,还需要更加关注通过帮助商业和公共部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并从中寻求低碳技术的商业机会,从而帮助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社会。   4. 确立国家碳交易机制   在我国的不同功能区,一些区域是生态屏障区,一些地区是生态受益区,依照国际通用的“碳源——碳汇”平衡规则,生态受益区应当在享受生态效益的同时,拿出享用“外部效益”溢出的合理份额,对于生态保护区实施补偿。补偿原则是碳源大于碳汇的省份按照一定的价格(双方协商或国家定价)向碳源小于碳汇的省份购买碳排放额,以此保证各省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总和的相对平衡。 5. 采取强有力的经济政策手段 研究低碳经济模式下的,财政、税收、产业政策体系。研究与择机推出气候变化税、气候变化协议、排放贸易机制、碳信托基金 等多项经济政策。当前,特别要引导重工业降碳,可以学习英国经验,开征“气候变化税”。这种税是与重工业能 源用户签订自愿协议。如果他们能够通过新的投资实现较 低的排放,则不需要支付全税。这样做的结果是极大地降 低了二氧化碳的排放,而且也增加了工业的能效以及竞争 力,并让他们更有动力实现低碳行业的发展。此外,我国要积极抓住国际碳金融发展契机,建立“碳金融市场”,建 立碳交易市场。推行清洁生产机制。国家应加强财政和金融的政策支持力度,支持建立低碳经济技术体系。 6. 激励企业从事低碳生产与经营 应对气候变化所推 动的低碳技术和产业的新兴与发展,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 的大趋势,企业应预先认识并抓住这一全球趋势带来的重大变革与契机,未来的经济必定是低碳经济,未来的竞争 必定是基于低碳产品与技术的竞争。要赢得未来的竞争,企业应该考虑以下几点: 对低碳技术进行战略投资,发展 低碳技术,尽早实现技术升级;紧密研究和跟踪国际企业 应对气候变化的情势,制定低碳产业与产品的技术标准,超前作出企业的低碳战略部署;在企业中推行低碳标识,规模化应用低碳技术,将企业社会低碳责任与产品质量、 信誉结合起来;抓住国际碳金融的新机遇,发展低碳融资; 利用好国际低碳技术转让,加快实现跨越式技术发展;政府应通过低碳产业规划与财政、税收的扶持、金融融资的支持,引导企业发展低碳产业、低碳产品。

2020-03 30
View 1201
请大家这些日子也别忘了好好过节!【碳阻迹原创】

Date:2020-03

View:30

中国人有多爱过节呢,我们不仅要过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我们还要过圣诞节、感恩节、复活节。还不过瘾?那就再创造一些,光棍节(11.11)、八卦节(8.18)、卖萌节(10.10)、女神节(3.8) 等等,还有致命一击,选对了人,情人节每天都过~~~ 作为一个想要在环保低碳领域大(养)展(家)宏(糊)图(口)的有志青(社)年(畜),小编在此建议大家不要忘了全球变暖形势严峻,也要好好地过这些节呀。 01 2月2日 国际湿地日 在某搜索网站上随意一搜“20200202”竟然看到"2月2日为新人开门,民政局正常上班。"well 新婚快乐。(今天的主题真的不是虐狗么?) 书归正传,1971年2月2日,来自18个国家的代表在伊朗南部海滨小城拉姆萨尔签署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国际湿地组织为了纪念这一创举,并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1996年3月 《湿地公约》 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决定,从1997年起,将每年的2月2日定为国际湿地日。今年的主题:湿地与生物多样性—湿地滋润生命。 02 3月12日 中国植树节 中国植树节定于每年的3月12日,是中国为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促进国土绿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通过立法确定的节日。在当天,全国各地政府、机关、学校、公司会响应造林的号召,集中举行植树节仪式,从事植树活动。 每年植树节碳阻迹都会对公司上个年度的碳排放进行核算并进行碳中和,今年还助力了蚂蚁森林的互联网植树节,详细碳中和报告及相关新闻请见碳阻迹订阅号或碳阻迹官网。(这的确是个软广) 03 3月22日 世界水日 1977年召开的“联合国水事会议”,向全世界发出严重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便是水危机。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2020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Water and climate change”(水与气候变化)。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 一个老生常谈的科普:地球淡水储量占总储量的2.53%。由于开发困难或技术经济的限制,海水、深层地下水、冰雪固态淡水等还很少被直接利用。比较容易开发利用的、与人类生活生产关系最为密切的湖泊、河流和浅层地下淡水资源,只占淡水总储量的0.34%,还不到全球水总储量的万分之一。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并不丰富。 暂且先看自家门前雪,据CNN,联合国数据显示:中国是世界上最缺水的13个国家之一,且污染严重。中国3亿人缺水,每年因缺水死亡7万人,未来饮用水缺口约2000亿立方米。水资源的短缺,早已不是远方的哭声。 时代的一粒尘,落到每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04 每年三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当地时间晚上20:30 地球一小时 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全球性节能活动,提倡于每年三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当地时间20:30(2020年地球一小时时间为3月28日晚上20:30),家庭及商界用户关上不必要的电灯及耗电产品一小时,以此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过量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目前已经极大地威胁到地球上人类的生存。公众只有通过改变全球民众对于二氧化碳排放的态度,才能减轻这一威胁对世界造成的影响。  去年,地球一小时熄灯仪式活动和“与自然共生”图片展在北京奥林匹克塔举行,碳阻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应邀参加活动。当晚,活动使用的宣传T恤全部由盈创提供。宣传T恤由回收材料制造,碳阻迹全程参与其碳减排核算。WWF江豚保护中国推广大使张靓颖、明星志愿者彭于晏、WWF明星志愿者许魏洲和其他明星志愿者穿着了碳阻迹参与核算的宣传T恤。 今年,世界自然基金会(WWF)“2020年地球一小时(中国)”主题熄灯活动以线上形式进行。今年延续了2019年“与自然共生”的主题,口号为“以生命之名,为地球发声”号召公众关注全球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05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 世界地球日是一项世界性的环境保护活动。2009年第63届联合国大会决议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活动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进而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每年都会在4月22日举办世界地球日活动。 06 6月5日 世界环境日 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6月5日,它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它是联合国促进全球环境 意识、提高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并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介之一。 07 6月17日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1994年12月19日第49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大第二委员会的建议,通过了49/115号决议,从 1995年起把每年的6月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旨在进一步提高世界各国人民对防治荒漠化重要性的认识,唤起人们防治荒漠化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08 9月16日 保护臭氧层国际日 1995年1月23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从1995年开始,每年的9月16日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旨在纪念1987年9月16日签署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要求所有缔约国根据“议定书”及其修正案的目标,采取具体行动纪念这一特殊的日子。 为了让大家以多种形式参与到保护地球的行动中来,各组织机构也是煞费苦心啦。斗胆改编爷爷辈的偶像毛泽东同志的名言: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我们还要和全世界走这一条路,我们已经呼吁了成千上万的人低碳生活,践行环保。 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多些,才能取得全世界的胜利。 我们要努力奋斗,我们要好好过节! 祝大家在每一个环保节日里,大有作为。

2020-03 16
View 1656
气候变化与大数据可以擦出怎样的火花【碳阻迹原创】

Date:2020-03

View:16

编者按 目前我们已经可以获取到海量数据了,随着监测手段越来越丰富,包括卫星、传感设备的广泛应用,数据每时每刻都在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山川、不用的设备以及不同的人身上产生。 联合国平台、各国政府、科学部门以及私营部门都采取了大量的措施来获取数据。过多的数据,尤其是过度无序的数据正成为科学界、商界等新的烦扰。 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并不缺少数据,但是如何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并翻译成真实社会中所能理解的语言;如何基于社会和人的基本需求开发数据来解决环境问题,正在成为新的挑战。 “数据固然重要,但我们的目标是解决环境问题,我们需要基于数据采取行动,而不仅仅是对数据进行分析。 ” 气候危机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近些年,众多地区、国家和企业都宣布了其应对气候变化的碳减排甚至碳中和目标,欧盟和英国都宣布2050年达到碳中和,中国也承诺2030年比2005年碳强度减少60%-65%。目标有了,问题也来了,微观层面怎么实施?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实现碳减排的重要工具,而大数据等新技术也正发挥着帮助人类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独特价值。   大数据是指将数量巨大、杂乱无序的数据进行高速、有效加工,形成高质量、有价值的数据信息的技术。其实说大数据是新技术也有些牵强,几十年前就有了数据挖掘这样的技术,而大数据是数据挖掘技术在基础设施(数据处理时间和空间能力等)升级上的产物。   数据量,无论是大还是小,能够服务于社会和人的需求才是有价值的资源。例如疫情期间杭州采用的健康码,通过自我填报结合后台大数据验证的方式,为疫情防控,阻断传播做出了特别贡献。而本次中国三大通讯运营商的短信查找近期访问地以控制疫情扩散的功能,也是把数据充分应用于业务场景发挥到了极致,真正帮助社会系统提升了效率。中国的大数据红利时代也正在到来。 我们此刻的语境是应对气候变化,解决环境问题。我们的目标是减少碳足迹以及提升社会系统的效率。大数据应用于气候变化的领域有很多,比如采集气象数据预测分析气候变化趋势、验证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等。 Google利用卫星图像和数十年的海量数据对乌尔米亚湖的环境损害进行评估和分析,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中国科学院利用大数据对地区环境污染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等;IBM通过大数据帮助Vestas提升风力发电机精准定位、实现最优能源输出的效果。   这些应用都非常有价值,但听起来似乎离我们每个人还稍微有点远,也并不是本文的重点。本文主要目的是希望分享和分析大数据在人们触手可及的生活场景中有哪些成熟或者潜在的应用,让数据助力我们每个人参与应对气候变化以及环境问题。我们并不缺乏数据,而是缺乏利用数据的工具,通过数据建立人与人、人与物就可持续议题的互动,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也是最高效应对气候变化的方式。笔者认为大数据应对气候变化应该朝着这几个方向努力:高频、触手可及、有趣而有意义。   首先分享一个应用案例:高德近期与北京市交通委合作,在高德地图里推出了北京地铁公交拥挤程度的直观展示,这是一个典型的通过数据的共融合作来为民众提供低碳服务的案例。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低碳服务,因为乘客在知道拥挤程度后才可能选择更合适(体验更好)的交通出行方式。数据透明给了乘客乘坐地铁公交的更大可能,这样才更容易推动公众参与低碳环保,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与低碳环保固然是崇高的行为,但首先也需要尊重人性,只有符合人性的方向和行动才是最容易推进的,才能事半功倍。公共服务要努力做到不伤用户体验(当然也不追求奢侈),这才是当下推动低碳环保事业的金钥匙。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宁愿选择公交车而不是地铁出行的原因,因为至少很多时候公交并没有地铁那么拥挤。笔者一直也在思考,要让公众积极参与到低碳环保中,首先是需要让其自发自愿地参与,而不是精神上的被迫行为,不是道德绑架。   这个案例就基本符合上面说的大数据应用于公众低碳环保的几个必要条件:高频、触手可及、有趣而有意义。乘坐地铁公交是每个人几乎每天都要发生的高频行为,手机应用触手可及,通过类似电池电量的展现形式新颖有趣,能引导公众更合理地采取地铁公共交通方式,为低碳环保做出合理的贡献,这个创新意义重大。   另一个将数据应用于低碳领域并且与消费者建立强互动的案例来自于美国家庭能源管理公司Opower。Opower的商业模式是为电力公司进行数据分析,将数据分析结果反馈给终端用户,从而为电力公司赢得市场竞争力。他们最大的一个亮点是为用户提供节约能源的增值服务,他们在给用户发送电力消费账单的时候,会同时提供用户的邻居正在节能减排的信息。   一般而言,人们不会为了公众的利益而主动减少能源消费,这是一个当前无法驳斥的事实。但是为了不在邻里亲朋面前丢面子,他们就会这样做。告诉人们他们的邻居正在节能减排,他们自身就会开始注意节能。通过数据和行为刺激助力于减少用户的能源消费,这比起强制停电等办法更容易被人接受。“高频、触手可及、有趣而有意义”的大数据应用条件同样适用于这个案例,尤其是“有趣而有意义”这一点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利用心理因素的驱动,促使更多人参与到低碳环保行动中。   我们在分析如何利用大数据减少社会的碳排放,而数据因自身的产生、存储以及传输而产生的巨大碳排放也绝不可忽视。要让数据服务于社会,首先就需要让数据本身变得清洁。2009年的时候,Google曾经对外公布,每完成一次搜索操作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0.2克;而美国哈佛大学的物理学家阿历克斯·维兹纳尔·格罗斯则称,每一次搜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高达7克。 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的“Clicking Clean”报告对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的数据中心能源使用情况进行了盘点和排名。 “Clicking Clean”报告对BAT等中国科技巨头的数据中心用能情况进行的排名显示,中国企业在清洁数据中心这个领域都处于相对较低的位置,虽然这与中国的主要电力来源是煤电有直接关系,但走向全球的中国科技企业要参与全球竞争,在节能环保领域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相对来说,数据基本都是被政府和科技巨头们掌控,如何分享数据,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共融合作是下一步各方的主要发力点。美国白宫通过分享政府的气候变化相关数据(https://www.data.gov/climate)鼓励私营部门利用政府公开数据,开发更多的应用于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项目和工具,这是非常值得鼓励的尝试。   当然除了数据本身,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能将数据的价值充分挖掘并发挥出来,这需要我们更多的投入,也需要政府和私营部门更深入的合作,创造更多有价值的工具,通过数据为社会和人类的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

2020-03 09
View 1803
疫情之下,应对气候变化的悖论【碳阻迹原创】

Date:2020-03

View:09

我们做对的事,没有人会知道 我们做错的事,全世界都会知道 ——某地震专家 目前,新冠肺炎已席卷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近100个国家,面对这种山雨欲来风满楼,全球疫情随时可能大爆发的局面,不知道有没有人想过,如果当初湖北早些采取措施,如果国际上早些借鉴中国的疫情防护措施,那么局面会不会要比现在要好的多。 国家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团队的研究表明,若湖北早5天干预,感染人数或减少三分之二,若湖北推迟5天干预,疫情规模会扩大3倍,感染人数将超过35万人。     无知和弱小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2019年3月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SARS样病毒随时可能有,但是SARS事件不会再有。我国传染病监测网络建设得很好,病毒来了我们可以挡住它。”然而仅仅9个月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感染人数、死亡人数远超2003年的非典!一句“可防可控,有限人传人”成为了2020年迄今为止最大的笑柄。 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没有从历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训。据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是非法销售的野生动物,和非典的病毒来源如出一辙。根据《自然》杂志发表于2008年的一篇论文统计,1940-2004年间人类新出现的300多例传染病当中,人畜共患病的比例为60.3%,其中71.8%来自于野生动物。因此,管好嘴就是预防新型传染病的最佳方式。2020年2月2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决定,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希望疫情过后,野生动物能够逐渐从国人的餐桌上消失。 2020年注定是个多事之秋,除新冠疫情外,澳洲大火连烧5个月,12亿生灵惨死,南极出现20℃以上高温,冰川消融,沙漠蝗灾肆虐东非,已蔓延至南亚,气候变化导致的一系列灾难已裹挟了全人类,人类活动导致地球生态系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保护环境,减少排放,刻不容缓。 全球变暖,是一个缓慢的气候变化,在年复一年中逐步积累,在潜移默化中产生深刻影响,最终会在量变后达到质变。而一旦触及临界点,将会对人类造成毁灭性的打击,火山海啸频发,食物供应链中断,冰冻病毒释放等,任何一种情景的爆发,都足以毁灭全人类。   和地震预测一样,全球气候变暖的研究和预测是基于现有事实和理论知识,对未来可能发生事件的预估,两者都带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对了,理所当然,错了,千夫所指。和地震预测不同的是,地震预测终将会被验证,地震造成的损失也是可以估量的。而全球变暖一旦触及临界点,危害之大,规模之广,将难以估量,造成的损失极有可能无法挽救。   如果我们采取行动,控制住了全球变暖,上述严重气候灾害事件就不会发生,而如果这些严重气候灾害事件没有发生的话,那我们怎么证明全球变暖的研究和预测是正确的呢。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全球变暖的研究和预测某种程度上是无法被验证的。以本次疫情为例,如果我们采取措施,控制住了疫情,那我们怎么知道疫情会有如此大的传染力和破坏力,如果我们不知道这些,我们又怎么会重视并在疫情初期就采取防控措施呢。如果武汉在一开始就控制住了疫情,那么滥食野生动物的恶习是不是仍会屡禁不止,国人是不是还会把野生动物当作美食佳肴,未来是不是还会爆发出因食用野生动物导致的传染病。可以说,即使没有COVID-19,也会有COVID-29或其他的类似传染病。 疫情爆发了,我们有几千年来的经验可以借鉴,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进行补救。而全球变暖导致的极端气候灾害事件,在人类有限的文字记载中,基本找不到可以借鉴的内容。“起初,没有人在意这一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但愿流浪地球所描述的情景不会发生,但愿我们可以在地球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 我们无法向那些对全球变暖持怀疑态度的人去验证全球变暖的真伪性,不是不能,而是我们无法承受验证的代价。我们只能尽可能地尽自己的一份力去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家园。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希望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少用一度电,少用一滴水,少用一张纸。

2020-03 02
View 1312
小孩子的世界才做选择题,成年人的世界什么都要?【碳阻迹原创】

Date:2020-03

View:02

今天的主题是气候变化议题下的权衡与选择(trade-off)。 什么是trade-off? 在词典中有这样两种解释: a situation in which you balance two opposing situations or qualities:平衡两种相对的情景或特质时的情况 a situation in which you accept something bad in order to have something good:为了更好而接受一些“缺点”,为了更好的东西可以接受坏的东西。 在中文语境下,权衡、取舍甚至是妥协都是这个词语的表达。环境问题的出生就与这个词语密不可分,环境问题作为经济发展不可避免的负外部性,治理和重视环境问题就意味着需要工业曾经“自由”的发展做出让步和妥协。在气候变化领域也不例外,许多问题和案例值得我们权衡一番。 01 应对气候变化的两大战略:减缓与适应 减缓主要是指减少人类活动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减缓并阻止气候变化的发生。我们所做的核算碳足迹,减少碳排放量就主要属于减缓的主要工作。 适应主要是基于气候变化已经发生,各国社会皆经历其中不可避免,因而需要增强自身的各种能力去更好适应这一变化,从而降低气候变化对生命、财产以及健康带来的各种损失和影响。 用更通俗的例子来理解,假如 气候变化=着火 减缓=减少着火发生的可能条件:妥善存放可燃物、控制温度不要达到着火点、尽可能隔绝氧气 适应=拿起灭火器-喷! 但是气候变化的适应要更困难一些: 天气太热加城市热岛效应【我们有空调】 海平线上升了【我们修海边大坝】 小的海岛国家被淹没了【帮助他们找到新家或者移民】 更严重的气候灾难【超出了目前的适应能力,暂时可能没有好的办法】 但气候变化从来不只是天气太热和海平面上升,各种复杂后续和潜在影响,是否有经济、社会、文化、管理的准备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当你有了减缓气候变化战略却缺乏有效的适应战略时” 应对气候变化该怎么办? A. 减缓 B. 适应 C. 综合考量,减缓和适应都需要 D. 啥都不做 这道题,我可能会选结合各国或各地实际状况,在经济允许的前提下,合理评估减缓和适应的重要性和紧急性,给出合理的分配和优先级。 02 光电和植被 前段时间的新闻曝光,因为在陕西修建光伏,大肆毁林,止沙生绿的辛苦付出即将毁于一旦。大家都在心疼自己辛辛苦苦靠攒能量和偷能量而种下的梭梭、花棒和樟子松,也吐槽种树的速度追不上他们铲得快。 后续的报道公布了调查的结果,21箱前期审批手续齐全,项目用地认定为未利用地、也未实施国防沙绿化项目,采伐符合程序且“砍伐十万棵”不属实,最重要的是,建成后生态恢复有保障,已准备复垦保证金。 那就抛开防治沙漠化和其他生态效应,仅仅从碳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不考虑光伏和其他发电方式的建设方面的碳排放,仅考虑发电期间的排放。每一度光伏发的电,就能减少大约六百多克碳排放,也就是六百多克的能量球。只要光伏能够发电30度,那么一颗梭梭的能量,也就是碳汇量,就够了。项目规划25年运行期内,每年的平均发电量为13154.32万度。因为光伏发电减少的碳排放,每年相当于种了大约440万棵梭梭。 这个时候,你还心疼你的梭梭吗? 光伏发电和植被,你选什么? 这道题,不同行业的从业者,不同角度的思考问题,会有不同的选择,但我选光伏发电。 03 全生命周期&特殊的减碳属性 在计算产品碳足迹时,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生命周期,也就是说,需要涵盖产品从原材料获取、生产制造、分销、使用、废弃等等所有的阶段,才能得出产品完整的碳足迹。计算产品的碳减排量也是同样的道理,完整才能得出最全面的结论。 但是在实际的计算过程中,产品的供应链和价值链往往涉及多方,想要追溯得到清晰的产品全生命周期,是一件耗费时间精力也颇有难度的事情。就算是一颗苹果,农民伯伯施了多少肥、有没有用过需要使用能源的农用机械、物流运输小哥有没有多拐一个弯去另一个产地收苹果我们都很难了解。所以当产品拥有特别清晰的减排属性时,例如本地产品和可回收材料制成的产品,计算这一部分的减排量就会明确一些,所面临的的问题也会少一些。 在这里不得不做的妥协是因为:有限的权力,有限的信息和有限的时间精力。若是这一部分减排特征也能唤醒消费者的低碳意识,那这样的选择也有意义。 全生命周期和特殊的减排属性,你选什么? 这题,我选特殊的减排属性,但我希望有一天,碳足迹的标签足够普及,全生命周期的碳减排量的计算就更完美了。 04 Greta T. & Naomi S. 这两位应该是气候变化圈的老网红和新网红了。 Greta积极参与游行和活动,来抗议政府对于气候变化的不作为,“Friday for future”的抗议获得了世界各地学生的响应。她参加气候大会、气候峰会,甚至还通过帆船漂洋过海来履行零碳行程。在联合国气候行动峰会上向各国领袖强势喊话,指责他们在气候问题上不作为,要求他们马上采取行动。 Naomi似乎是Greta的对手,她不仅否认气候变化,同时还认为当务之急是改变“气候变化会毁灭世界”的主流思想,希望大家停止制造关于气候变化的危言耸听。 虽然两者真的颇有网红的营销行为,也很像是政客的工具人,但既然都说过让大家思考,还是有价值的。 两个气候变化圈的网红,你会支持谁? 这道题我谁都不选,我选择相信证据、科学家、研究人员并且相信做出的行动比动动嘴皮子更实际。 标题党啦,成年人的世界有可能是全都要,也有可能是全都不要,但是更多的是理性的思考和艰难的权衡。希望我们能在这样的权衡中进步,也在这样的选择中发现更多的价值。 原创系列: 1, 2019低碳的困惑【碳阻迹原创】2019-2-18 2,【碳阻迹原创】绿色消费 2019-3-18 3,【碳阻迹原创】低碳社区 2019-4-18 4,【碳阻迹原创】 办一场轰轰烈烈的低碳活动 2019-5-18 5,【碳阻迹原创】碳账户平台搭建清单 2019-6-18 6,【碳阻迹原创】环境伦理学 2019-7-18 7,【碳阻迹原创】中国低碳十大事件 2019-8-18 8,【碳阻迹原创】一个包裹的绿色旅程 2019-9-18 9,【碳阻迹原创】详解碳中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2019-10-18 10,【碳阻迹原创】低碳大数据-得数据者得天下?2019-11-18 11,【碳阻迹原创】浅论联合国气候大会的必要性( 附梅西、戈尔、索尔海姆们个人碳足迹困境的观点) 2019-12-18 12,【碳阻迹原创】让每个产品都有碳足迹(含2019低碳十大事件)2020-1-18 13,【碳阻迹原创】为何动物永远要替人类买单?2020-2-10 14,【碳阻迹原创】新型冠状病毒、“气象病”和碳足迹:人类和自然的对弈 2020-2-17 15,【碳阻迹原创】环保奥斯卡——“地球卫士奖”中国获奖者盘点 202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