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ginal Sharings  /  中国碳交易市场能成功吗?【碳阻迹原创】

中国碳交易市场能成功吗?【碳阻迹原创】

  • Date: 2017-10-09
  • View: 2686

已经进入2017的最后一个季度了,今年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时间所剩不多。中国的碳交易市场迟迟未能启动,而碳交易市场上陆续有人/机构退出,也有新人/机构加入。很长一段时间的沉默,也是很长一段时期的动荡,看到很多微信群里大家在讨论将来的出路。这几天得空在家里休息,做了一些思考,想做一些分享,直率、不迎合并且“倾巢而出”的分享。


笔者计划在未来十周内,每周分享一篇关于低碳和碳市场的原创,为推动行业发展尽我们的微薄之力。下面就是这十篇文章初拟的题目:


   1,中国碳交易市场能成功吗?

  2,个人碳交易

  3,中国的低碳创业

  4,企业社会责任与低碳管理

   5,互联网与低碳:“蚂蚁森林”的未来

  6,中国低碳行业发展:顶层设计和人才储备

  7,低碳大数据

  8,做好产品碳足迹,赢得上亿国际订单,你值得拥有!

  9,碳税就真的不适合了吗?

  10,碳币!区块链在碳圈的应用


今天的这篇文章就讲一个大家最关心的话题,围绕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前景以及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希望它可以成,但前路漫漫,需跨越“十大”鸿沟,才能顺利到达彼岸。


一、政治风险


说到底,碳交易市场本身还是一个政策性市场,受政策的影响非常之大。中国碳交易市场建立已经上升到国务院层面,可见国家对碳交易市场建立的重视,而国家发改委是碳排放权交易的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尽管不会像美国特朗普上台后美国低碳政策发生全盘否决的局面,但即将召开的中国“十九大”肯定也会对中国碳交易市场产生直接的影响,包括国内低碳主要领导的人事任命等。而从历年来的低碳发展经历来看,直接领导人的风格则对碳交易市场的走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中国在全球低碳发展进程中将扮演什么角色,以及是否真正想实现这个目标仍然有待检验。倘若中国确定想承担全球责任,担当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领袖(无疑这是一个绝好的历史机遇,同时这也是中国可以领先全球的一个领域),那么就必须有拿得出手的手段和成果,而目前中国主推的低碳政策-中国碳交易市场无疑可以是我们向全世界展现的重要工作。

说到这个程度,我们更愿意相信趋势不可逆,中国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并且成为全球其它国家效仿的目标,甚至可能是中国“引领”其它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不要忘了,中国正在如火如荼地实施“一带一路”政策,笔者上月初在武汉参加的一个为“一带一路”国家举行的低碳能力建设中也深刻感受到“带路”国家尝试开展碳交易政策的兴趣和决心。


二、主管部门的决策风险


8月底碳道ideacarbon在上海举办了一个碳市场建设的交流会,在圆桌论坛上出现了很有趣的一幕,有人询问坐在圆桌上的各位碳资产管理公司的老总,谁没有在某碳交易试点市场赔钱?现场一片哗然,之所以出现这一幕主要是因为大家认为该试点的政府主管部门出现前后说辞不一的问题。之前向市场发出信号,表示会收紧控排企业的配额,意味着碳价有上升的期望值,市场主要投资机构、碳资产管理机构纷纷参与进来。然而在履约前,控排企业却给政府碳交易主管部门极大压力,要求多发放配额,主管部门“综合考虑”之下增发了许多配额,导致企业配额基本都富余,从而引起价格暴跌,市场参与者的信心丧失。当然这对企业本身是好事,减少了履约带来的成本,但是却造成了市场的混乱以及投资者信心的崩塌。

主管部门领导常常也在各类论坛上发表自己对未来碳市场价格的预期,可以理解其希望给市场以信心,但是这样没有充分依据的断想确实有助于市场的发展吗?诸如此类问题还有很多,主管部门只有言行一致,并且保证足够的透明性和公正性,市场参与者才能有足够的信心,中国碳交易市场才能良性发展。

另外,建议成立碳市场反腐工作组,彻查碳核查市场、低碳课题市场和清单编制等与主管部门极其相关的业务市场,在碳市场建设阶段必须保证市场的干净透明,否则绝对不能保证市场参与者的利益,最终这个市场将很难有所发展。


三、全国碳交易平台启动风险


记得在碳交易试点刚刚启动的时候,说法是2015年中国将启动全国碳交易市场,然而“顺利”拖到2016年,现在到了2017年。 随后又有2017年7月将启动全国碳交易市场,而后是第三季度,现在已经到了第四季度,最新说法是12月6日或者8日将启动全国碳交易市场(而且这次相对是比较高级别的会晤上确定的,希望这一次是真的)。当然笔者愿意相信2017年肯定会启动全国碳交易市场,毕竟习大大在巴黎气候大会上也庄严承诺了。

然而启动时间就算定了,启动的形式至今仍悬而未决。笔者得到的内部消息是碳交易平台和注册登记簿平台分别由两家在试点期间交易较活跃的试点省市承担,主承担方占据24%的股份,剩余的76%的股份由其余几家平分。之间的利益博弈可想而知,能否平稳过度这也是全国碳交易市场存在的潜在风险。

笔者认为中国在2017年度启动全国碳市场问题不大,但问题在于怎么启动,是能开始实质性交易还是说只是走一个形式而已,这将留给时间来检验。


四、数据风险


碳排放权交易,交易的是数据,数据是核心,是重中之重。如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和有效性是碳市场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笔者了解在碳交易试点阶段,部分试点出现碳排放数据操作不规范的现象,有些核查机构或者核查机构的员工不惜以身试法,编造/串改数据,从碳交易中牟取利益。这主要表现在:

  • 核查机构人员的能力及态度。部分核查机构为了减少成本,雇佣缺乏相关经验的人员参与碳核查工作,由于工作能力以及态度等原因,造成核查数据质量低下,无法保证碳交易市场的公平合理性。

  • 核查机构参与咨询。核查机构如果在碳市场中为企业机构提供咨询,这就相当于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笔者最近和一位核查机构负责人聊天(其实他们主营业务是碳资产开发和管理),问起为什么去做核查业务了,Ta的回答也很直接,“我们如果不做核查,当时公司就死掉了,通过核查可以带来直接收益,同时锁定一批控排企业客户,从而好开展碳资产管理的业务”。这是一个普遍现象,但却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核查机构绝对不允许参与碳资产管理咨询以及碳交易相关工作;碳资产管理公司也坚决不能参与到碳核查的工作。尽管国家出了相关的核查机构的管理制度,但是执行层面仍需加强,上述问题仍非常普遍。

  • 核查方法过于复杂,核查员的主观性严重。对大多数控排企业而言,碳排放核查过程过于复杂,而且有很多排放源鉴别以及分配配额的决策在于核查员的主观想法,同时企业很难自行计算重现结果。某非试点发达地区在碳核查时,由于低位热值数据获取困难,跟其它地区核查出来结果有明显差距。最后调查发现是核查员之间沟通好,主观决定使用上海的低位热值,这对控排企业来说就很不透明了,给企业核多核少配额也就在一念之间了。类似现象很普遍,碳排放核算核查过程应该更透明更可追溯。


五、配额分配


之前老汪第一时间发布了国家发改委在四川进行配额分配试算的公式和说明,引起行业极大关注。大家都以为配额分配方法基本确定了,纳入行业也基本确定为电力、水泥和电解铝三大行业了。但目前我们还没有得到一个可以公布的配额分配方法的公式以及相关系数。笔者了解到目前配额分配方法基本确定,但是因为迟迟得不到个别省市地区的数据,致使基准线无法最终确定(尽管影响不大,但也需要拿到全国基础数据后才能确定最终的基准线)。

另外,笔者得到的关于地方配额能否兑换国家配额的说法是:不能。其实也容易理解,各个试点要从地方配额转换成国家碳市场承认的配额,其中涉及到的复杂度以及利益博弈不言而喻,不如干脆不能兑换,但主管部门应给控排企业做好充分的工作才行。

配额分配工作影响碳交易市场的方方面面,工作做扎实是有必要的,同样也需要做到更透明。


六、流动性


首先笔者想说的是,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并不是为了服务于碳市场的服务机构,而是服务于控排企业,帮助他们发现减排成本,以最低成本实现减排,促进整个社会碳减排。然而初期市场的流动性又需要市场的服务机构来保证和促进,才能形成真正的市场,碳市场的服务机构可以起到调节市场的作用。

从政府主管部门的角度来看,也许“碳不是用来炒的”;而从碳交易所和投资机构的角度来看,希望增加流动性,更多机构和个人参与进来。这两种说法都无可厚非,都是站在各自的立场来看待碳市场。

笔者认为在整个试点阶段,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都不能算是一个纯粹的市场,没有足够的流动性,而没有流动性的市场,就很难称之为市场了。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初期,需要在政府管控碳排放以及增加流动性方面取得平衡,否则与碳税这类行政政策相比并无优势可言。


七、价格透明性


碳交易试点期间,尽管大家都在关心碳价的趋势,并且滋生了一些碳价预测等服务,但是圈内人都清楚公开披露出来的价格和实际价格相差甚大。一个朋友前两年在某碳交易市场销售ccer给控排企业,本想着ccer卖10元差不多(根据线上成交价格),结果跟一些企业沟通下来,有人反映实际上线下配额价格都是10多块钱的,而线上价格却显示50多元。线下价格和线上差距巨大,一般人无法知道实际碳价。连交易最基本的要素-价格都存在这么大的潜规则,碳交易市场缺乏足够的公信力。

除了价格本身不透明之外,交易的对手方信息也是不透明的,导致目前主要的交易都是靠碳资产管理机构线下去和控排企业一家一家谈下来的,而单纯靠线上撮合完成交易,一般来说希望渺茫。

全国碳市场启动能否形成透明的价格以及披露机制也是市场能否健康运行的关键因素。

 

八、恶性竞争


碳交易是一个肩负国家实现减碳目标和可持续发展重任的行业,从业者大多学历高、素质高。而在一些细分行业里,比如碳核查领域,有些机构为了获得业绩,不惜以严重低于成本价的方式去投标,争取一些核查资质。这对于单个机构来说是一种赢得市场的战术,本无可厚非,但是却对行业造成了损害。一些核查机构鉴于中标价格极低,采取了临时工以及实习生的方式完成核查任务,其核查质量可想而知。而核查质量不能保证的碳市场又如何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市场。

同样在其它一些细分领域,比如碳管理软件领域,有些机构为了中标(比如市场主流报价大概在300万左右),不惜以其它竞标方的1/3价格竞标,还是那句话,就算拿下这个标,不仅自己无法磨平成本,更致命的是对行业造成了破坏。

一个良性的碳市场,需要参与方共同的呵护,如果都是恶性竞争,这个市场早晚也是不能健康运行的。

好消息是从10月1日开始,低价中标将被摒弃,当然不少机构早就采取了中间价中标等方式杜绝低价中标带来的质量和管理问题。


九、诈骗问题


碳交易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其发展初期阶段,难免会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作为诈骗牟利的工具。相信全中国了解碳汇交易的人肯定比碳交易本身的人多,因为一些传销机构已经将碳汇造林变成了一种新的传销产品,传播给了成千上万的公众。 笔者最近接到最多的电话也是,“我有一片林子,请问可以开发成碳汇交易吗?”看来传销的影响力确实非常大,但须知大多数的林子是不能开发成碳汇的。

碳交易这种对老百姓来说比较遥远的产品似乎正是非法传销最喜欢的,所以在碳交易市场建设初期,做好最基本的能力建设和宣传是每一个碳圈人的义务和责任。


十、负能量过多


碳交易市场曾经确实辉煌过,目前很多碳圈老人都是CDM时代转行来做国内碳市场的(开发CCER,参与碳资产管理或者碳核查等)。正是由于之前CDM时代辉煌过,而目前的处境与之前相比落差甚大,所以碳圈的部分“老人”的负能量有些重。很多次碳圈聚会都变成了吐槽大会,甚至说是散伙饭等等,给行业中的新人带来很多负能量,这不利于一个全新的碳市场的建立。一个市场从无到有,从0到1确实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而碳圈人正处于一个开天辟地的时代,一个全球最有潜力最大的市场环境,而低碳行业本身的正能量也需要更多气场相合的仁人志士,才有可能往正确的方向前进。



以上是笔者这些年碳圈从业的一些感触,以上十个问题如不能得到有效解决,碳市场就很难成功或者短期内难以实现有规模的碳交易市场。


这么说,其实真正要建立一个成功的碳市场确实不是那么乐观,但是对参与的控排企业而言,如果没有这个碳交易市场,是否意味着我们就离低碳很遥远,眼下就毫不相关呢?当然不是!除了碳交易市场,低碳还有非常多的领域值得我们去开垦,以下是几个笔者认为值得控排企业/机构关注的领域或方向:


1,低碳与企业的业务、产品深度结合


其实这些年我们也看到不少企业非常关心自身的碳足迹,主动披露其碳排放信息,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那么他们这样做的动力到底来自于哪里呢?举两个例子说明问题:

1) 某江浙地区制造型企业,受其国外客户(沃尔玛、欧莱雅等国际品牌要求其供应商提供碳排放信息)要求进行碳排放信息披露。他们开始重视这件事情,认为这是赢得客户信任以及战胜市场竞争对手的新机会。通过积极的准备和扎实的,他们的碳信息披露问卷得分成为中国最高等级,这个信息传到客户那里后,他们在新的财年多获得了数亿的订单,并且得到了市场上其它潜在客户的青睐。

2) 因为政府部门应对碳减排的具体工作包括产品碳足迹和碳信息披露等,所以辖区内如有企业完成相关产品碳足迹以及碳信息披露的工作,则政府在这块的工作考核中也能取得好成绩。企业的低碳工作助力了政府的年度工作考核,政府对优秀低碳企业的扶持则会更加有力度。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正能量的事情值得鼓励。

本系列第八篇文章(11月27日发布)将详细分析,敬请期待。


2,个人碳交易


一般意义上都认为低碳主要是政府和企业需要考虑的,而个人与之似乎关系不大。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公众个人开始关心起自己的环境责任以及贡献,低碳普惠也日益盛行。最近也在做一些关于新的碳交易机制的研究,做一些创新,届时欢迎大家留言探讨。

本系列第二篇文章(10月16日发布)将详细分析,敬请期待。


3,低碳互联网


目前,互联网+已经非常普及,很多行业与互联网结合的很完美。低碳这个可以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的行业,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必定也将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目前碳圈不少机构纷纷开发上线其低碳互联网产品,以互联网促低碳发展;同时我们也发现有很多互联网公司也开始在其产品中纳入低碳元素,从我们天天接触的七彩单车、百度地图等。笔者认为低碳必须通过互联网工具才能真正走进千家万户,才能与公众消费者的生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全民低碳,全社会低碳才能最终达到目标。

本系列第五篇文章(11月6日发布)将详细分析,敬请期待。


4,碳税机制


提到税赋,企业一般是比较抵触的。但若将碳减排贡献与减税挂钩,企业是否会比现在的碳交易机制更加有兴趣,更有动力参与呢?

本系列第九篇文章(12月4日发布)将详细分析,敬请期待。


5,区块链


无所不能的区块链与碳结合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尽管目前比特币被限制,但是其底层区块链技术还是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

本系列最后一篇(12月11日发布)将详细分析,敬请期待。


讲完这一系列十篇文章后,笔者猜想全国碳交易市场也该启动了,让我们静待其变。

该系列原创由碳阻迹服务号每周一晚上8点准时发布,欢迎关注。



碳阻迹 带您走近低碳未来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关注碳学堂获得更多低碳知识!

www.tanxuetang.com